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对我国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加强学校卫生机构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至关重要的。结论学校卫生机构在学校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泯灭的,强化学校卫生机构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必要的。

  • 标签: 学校卫生机构 健康教育 学校
  • 简介:摘要偏瘫是病人在患有关脑血管疾病后由于种种原因,遗留下来的症状。病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病情,很多还会有心理上的“病情”,就需要有关人士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本文在分析偏瘫病人的心里特点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几点关于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的经验和有关建议。

  • 标签: 偏瘫病人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一直都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两者之间概念各有不同,却往往被人们模糊混淆,这对相关的研究和科学认知有着一定的阻碍。本研究就从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内涵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心理素质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关系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哭泣。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通过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压抑、郁闷的心里状态,对配合治疗、预防复发都有极大的帮助。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择在我院进行化疗的癌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第二次化疗后、第三次化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化疗前、第一次化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别,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癌症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癌症化疗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灾害救护人员心理反应进行分析,讨论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手段,及时对灾害救护人员进行心理支持,最大程度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救护人员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方法对灾害救护人员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或阴影进行分析,采用劝导、启发、鼓励、支持、说服等支持疗法,帮助灾害救护人员发挥其潜在能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促进心身康复。结果灾害事件对参与救援人员有重要影响,科学的应对手段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救护人员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结论提高灾害救护人员的心理防护能力,要从生理反应、情绪反应等多方面进一步关注参与灾害事件救援人员的心理卫生。

  • 标签: 心理反应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开展已经比较普遍,试图在心理与社会方面更多的帮助患者。方法应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结论决患者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目的地将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压力逐步解决和消除。

  • 标签: 心理支持 心理疏导 语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配合手术及护理。结果随时估计病人的理解力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使病人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期。结论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配合医生顺利手术,并可增加手术成功率和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从心理学交涉力的角度析论丰臣秀吉具备的领导力、心理洞察力,冷静分析的能力,收拾艰难局面的决策力,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深邃的谋略、决断力,甚至忍耐力,都成为他成功的基石,为丰臣秀吉政权的伫立,确立了重要施策。

  • 标签: 丰臣秀吉 决策 心理承受力 心理战术 交涉力
  • 简介:摘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许多求助者而言往往被混为一谈,事实上,二者在本质和内涵上相类似,而在实践中又各有所侧重或区别的两项联系极为密切的助人形式。其相似之处表现在理论依据与影响方式、根本目标、从业者的伦理规范要求甚以及在工作对象的重叠上;而差别则在于服务对象与工作场所、影响的深度与策略、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和耗时和服务人员的专业训练、资质认证和职业称谓方面的不同。

  •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含义 相似性 差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肿瘤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又加强其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皆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这种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在常规治疗时加强其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心理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效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7月所接收的82例产妇,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产妇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下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孕妇及婴儿的健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产前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入伍新兵进行心理干预,探讨干预措施对维护新兵心理健康的效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部队新入伍的400名新兵对其进行常规军政训练科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对新兵心理健康的状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心理干预后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SCL-90各因子包括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等均呈现降低趋势。结论对入伍新兵采用护理干预,对改善新兵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以提高新兵的军队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新兵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5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分组护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观察发现,心理护理组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轻,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减轻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与实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挫伤患者自身存在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肾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与把握,之后,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来为患者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干预,最后统计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心理干预之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说明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患者护理前后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挫伤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值得应用。

  • 标签: 肾挫伤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指导干预对全身麻醉后心理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全身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健康教育,研究组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指导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理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躁动程度0级的比例为50%,1级的比例为38.89%,对照组患者躁动程度0级的比例为27.78%,1级的比例为22.22%,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及苏醒后,两组患者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趋于平稳。结论心里指导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全身麻醉后的心理躁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指导干预 全身麻醉 心理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