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0前言钢铁材料的S-N曲线在以106~107左右循环反复数表示的水平部,即是众所周知的疲劳极限.一般机械构造物都是以此疲劳极限为基准设计的.但是,有报道说近年对于高强度钢及表面硬化钢等,在超过107循环的超高循环区域,S-N曲线呈现再降低,但不能认为这是疲劳极限的现象.

  • 标签: 内部环境 大气高 断裂面的
  • 简介:为预测舰船航空飞行器防护涂层的服役寿命,在现有的老化动力学预测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老化动力学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两种新的预测模型。对基材为AF1410,表面处理依次为喷丸、喷锌、喷底漆、喷磁漆的试样,进行三亚外部环境(紫外、热冲击、低温疲劳、盐雾)的综合加速试验,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测得了试样涂层腐蚀老化过程中的阻抗模值数据,并利用试验数据针对3种预测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老化动力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传统老化动力学模型明显提高,且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提高程度更明显。

  • 标签: 电化学阻抗(EIS) 寿命预测 老化动力学 改进的老化动力学 神经网络
  • 简介:通过建立模型并实际测算城镇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引起的污染物产排放变化量,来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边际环境污染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1996~2009年期间,城镇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COD产生量、NH3-N产生量、NOX排放量、CO2排放量、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仍呈上升趋势。由于近年来城镇污水处理率明显提升,城镇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COD和NH3-N排放量由"十五"的增加逐步转为"十一五"的减少;由于城镇生活用煤的减少,城镇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SO2排放量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都呈减少趋势。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应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合理把握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节奏,促进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

  • 标签: 城镇化发展 环境污染 中国特色 实证分析 污水排放量 NH3-N
  • 简介:基于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和JMatPro软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了具有较低弹性模量和较高强度且含有无毒元素Nb、Mo、Zr和Sn的新型生物医用∥钛合金Ti-35Nb-4Sn-6Mo-9Zr,并对该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35Nb-4Sn-6Mo-9Zr合金在800。C下固溶处理后,由单一的β等轴晶构成。与Ti-6Al-4V相比,该合金具有较优越的力学性能:E=65GPa,σb=834MPa,σ0.2=802MPa,6=11%,有望成为新型种植材料。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实验次数,并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 标签: 钛合金 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 JMatPro软件 弹性模量 强度
  • 简介:9月28日,“2011年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冶金行业工程设计研讨会”在中南大学迎宾楼欧雅大酒店四楼半多功能厅举行,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校长助理李劫、中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伍楚安、总经理唐新孝,科学研究部、“地、采、选、冶、材一等相关学院以及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的20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周科朝副校长作了重要讲话。

  • 标签: 工程设计 冶金行业 设计院 湖南 中南大学 副校长
  • 简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绿色产品的概念被提了出来。本文根据电子产品的一些设计生产特点,在绿色设计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问题。绿色电子产品将成为本世纪世界市场的主导电子产品。如果现在不及时调整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思路,以迎接绿色时代的挑战,

  • 标签: 电子产品 绿色设计 环境污染 市场
  • 简介:环境友好技术是指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预防传染的少度或无度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同时也包括治理污染的末端技术。环境友好技术的特征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污壤排放量少,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采处置残余的废弃物。概括起来,包括减量化技术、再生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降低再利用成本技术、高效治理技术、综合治理及利用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本文以沈阳市浑南新区装奋制造业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具体地区具体行业实施环境友好技术优化措施。

  • 标签: 环境友好技术 生产技术 装备制造业 优化技术 浑南新区 沈阳市
  • 简介:近日,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2018年第68号),将废钢铁、铜废碎料、铝废碎料等8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2017年7月,中国政府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分批分类调整进口固体废物管理目录”“逐步有序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

  • 标签: 废塑料 环境部 进口废物 固体废物管理 废钢铁
  • 简介:建立失效分析数据库系统对快速、准确地分析机械产品的失效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典型失效案例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失效分析案例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提供了失效案例全文检索功能,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失效案例快速、全面地检索,而且还提供了故障信息统计分析功能,便于质量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掌握产品的失效规律和质量状况;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技术特点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失效分析 失效案例 管理系统 数据库
  • 简介:本文从开发背景、导热覆铜板的种类、导热覆铜板的组成与结构、导热覆铜板(树脂基)的性能要求、导热覆铜板的导热机理分析等出发,较深入的探讨了导热覆铜板(树脂基)的设计开发。涉及原材料选择、热导率的计算模型、配方设计、复合树脂胶液的合成、树脂基电绝缘导热复合介质材料(导热粘结片、半固化片、胶膜)的制备、导热覆铜板高温热压成型工艺等。

  • 标签: 导热 覆铜板 填料 体积分数 临界体积浓度
  • 简介:本文从开发背景、导热覆铜板的种类、导热覆铜板的组成与结构、导热覆铜板(树脂基)的性能要求、导热覆铜板的导热机理分析等出发,较深入的探讨了导热覆铜板(树脂基)的设计开发。涉及原材料选择、热导率的计算模型、配方设计、复合树脂胶液的合成、树脂基电绝缘导热复合介质材料(导热粘结片、半固化片、胶膜)的制备、导热覆铜板高温热压成型工艺等。

  • 标签: 导热 覆铜板 填料 体积分数 临界体积浓度
  • 简介:还原造锍熔炼技术是可综合回收利用高铁、含铅固体废物的一种新技术。其主要副产物是炉渣和铁锍。采用浸出毒性实验、BCR三步连续浸提以及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系统地对还原造锍主要副产物和进炉炉料中重金属(Cd、Zn、Pb和As)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还原造锍熔炼后,水淬渣和铁锍中重金属潜在的环境生态风险明显比进炉炉料的低。

  • 标签: 还原造锍熔炼 含铅固体废物 重金属 环境风险
  • 简介: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举办的“绿色化:生态设计论坛”9月12日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召开。论坛的主题是“绿色化从生态设计开始”,聚焦产品生态设计、建筑生态设计、园区生态设计、城镇与乡村生态设计四大领域,并研讨如何通过创新驱动生态设计,旨在推动从设计源头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有利于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 标签: 生态设计 设计论坛 中国职工之家 循环经济 再生循环利用 设计尺寸
  • 简介:脉冲涡流矩形传感器是近年来涡流无损检测的研究热点。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矩形探头有限元仿真模型,以电导率变化为变化因子,使用单因素轮换法对矩形探头的尺寸比例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矩形探头长宽高比例为2∶1∶1.5时,探头的灵敏度、线性度最佳。本仿真优化结论可为使用脉冲涡流进行矩形探头缺陷或应力检测提供参考。

  • 标签: 脉冲涡流 矩形探头 电导率 有限元仿真
  • 简介:超声非线性测试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材料非线性系数测量的可靠性。在非线性系统中,相对于基频信号幅值而言,谐频幅值通常很小,难以观察。本研究对如何在所搭建的测试系统中提取需要的二次谐波信号进行了分析,并研制了相对应的滤波系统,给出高阶有源滤波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实:所研制的滤波系统实现了从大振幅信号中提取小振幅信号的功能,同时抑制了仪器自身所产生的部分非线性因素。

  • 标签: 超声非线性 测试系统因素 滤波系统
  • 简介:微观组织是决定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材料微观组织和断裂特征的有效收集和利用,可以为材料研制、工艺改进以及失效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对各类典型航空材料微观组织和断裂特征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航空材料微观组织数据库系统。系统存储了各种典型航空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的微观组织和断裂特征。本研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航空材料 微观组织 断裂特征 数据库
  • 简介:余热锅炉是现代制铜系统中关键设备之一,锅炉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余热锅炉用来回收熔炼炉排出的高温烟气余热,降低烟气温度,为后部收尘和制酸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回收烟气的余热产生压力为4.2MPa的饱和蒸汽送至汽轮机发电,也可减压后并入厂区热力管网供用户使用。下面谈谈对一台闪速熔炼炉余热锅炉的设计体会。

  • 标签: 闪速熔炼炉 余热锅炉 锅炉设计 铜冶炼 简介 烟气余热
  • 简介:前起收放作动筒接头耳片损伤容限试验45000次疲劳循环后,从预制缺口处第一次检测出裂纹,此时裂纹已接近穿透耳片厚度,未能采集到损伤容限数据。通过外观观察、断口宏微观观察及断口定量分析、金相组织观察、硬度和化学成分检测等手段,对接头耳片进行失效分析,并对检测方案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接头耳片为疲劳开裂,裂纹萌生寿命为11717循环周次,在裂纹萌生之后的扩展阶段至少4次渗透漏检;建议后期增加涡流无损检测配合渗透检测或选择在线检测,可有效地完成接头耳片的损伤容限试验。

  • 标签: 作动筒接头耳片 损伤容限 渗透检测 断口定量分析 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