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有限差分法为基础建立了连续切削和铣削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用于预报切削过程刀具和切屑温度场.连续或稳态切削(如正交切削),可用刀具-前刀面接触区刀具切屑导热(热传导)模型加以研究.该模型考虑了第一变形区剪切能、前刀面-切屑接触区摩擦能、运动刀屑和固定刀具之间热平衡.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温度分布,可将该模型延用到断续切削和切削厚度随时间而变化铣削加工.根据刀具转角,将切屑划分为微元.刀具转角是由工件主轴速度和离散时间所决定.每一个微元温度场可看成是一阶动态系统,它时间常数由刀具和工件材料导热性能和前一个切屑段初始温度所决定.瞬态温度变化估算是依次求解连续切屑单元一阶热传递问题.模型对连续切削稳态温度和切屑、加工过程不连续变化断续切削瞬态进行预报.数值模型和仿真结果与文献报告实验温度相符.

  • 标签: 切削 温度 有限差分
  • 简介:本文阐述了粉体改性技术在覆铜板应用,分析了为什么覆铜板用粉体需要改性,分析了改性粉体与树脂结合机理,对比了非改性粉体与改性产品在覆铜板优劣势,结果表明覆铜板用粉体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对粉体进行表面处理。改性粉体具有明显优势:改性粉体能赋予覆铜板更好耐湿性,耐热性,抗沉降性,性能均一性,流动性,半固化片表观,层间结合力,机械性能等。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在综合成本上,改性粉体较非改性粉体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粉体 覆铜板 耐湿性 耐热性 流动性 层间结合力
  • 简介:研究Al-Mg-Si合金晶界组成相(Al-Mg2Si及Al-Mg2Si-Si)间电化学行为和动态电化学耦合行为,提出Al-Mg-Si合金晶间腐蚀机理。研究表明,晶界Si电位比其边缘Al基体正,在整个腐蚀过程作为阴极导致其边缘Al基体阳极溶解;晶界Mg2Si电位比其边缘Al基体负,在腐蚀初期作为阳极发生阳极溶解,然而由于Mg2Si活性较高元素Mg优先溶解,不活泼元素Si富集,致使Mg2Si电位正移,甚至与其边缘Al基体发生极性转换,导致其边缘Al基体阳极溶解。当n(Mg)/n(Si)〈1.73时,随着腐蚀进行,合金晶界同时会有Mg2Si析出相和Si粒子,腐蚀首先萌生于Mg2Si相和Si边缘无沉淀带,而后,Si粒子一方面导致其边缘无沉淀带严重阳极溶解,另一方面加速Mg2Si和晶界无沉淀带极性转换,从而促使腐蚀沿晶界Si粒子及Mg2Si粒子边缘向无沉淀带发展。

  • 标签: AL-MG-SI合金 晶间腐蚀 腐蚀机理 电化学行为 MG2SI SI
  • 简介:本文论述了废钢资源优势及废钢回收、加工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根源,并针对不同污染要素提出了不同应对防治措施。同时指明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形形色色钢铁制品将报废淘汰,在废钢回收加工处理过程,若处理不当、控制不严,会造成二次污染。如何有效防治废钢回收加工处理过程二次污染,成为废钢产业绿色发展必须认真面对而不容易忽视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废钢基地 加工处理 二次污染 防治
  • 简介:微磁检测技术是通过对试样磁信号检测,对试样应力集中情况和疲劳损伤程度进行早期评估一种新检测手段。该方法使用可以正确反映待测试样应力变化。为了精确测量试样磁信号强度,在研制了高灵敏度磁矢量探头检测试验平台同时,建立了检测信号与磁导率关系算法。试验发现:应力集中区域会导致其与周边区域磁导率发生相应差异,即随着试样中所存在残余应力增加,采集得到磁信号强度增大,且材料微观应变变大,晶粒减小。

  • 标签: 微磁技术 电磁检测 应力集中 磁信号
  • 简介:采用GARCH(1,1).M及EGARCH(1,1)-M模型研究投资基金投机交易、套利交易与国际期铜价格波动关系,并分别给出引入基金投机持仓、套利持仓后期铜价格波动信息冲击曲线,其描述结果与实际研究结论表现一致。结果表明:投资基金不是引起期铜价格波动原因,基金投机交易能够减小期铜价格波动;期铜价格波动对负面消息影响更敏感,基金投机持仓能够减缓期铜价格波动非对称效应,而基金套利持仓对此影响较小。

  • 标签: 商品投资基金 投机 套利 铜价泡沫 GARCH族模型
  • 简介:中子照相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一种射线照相无损检测技术。中子与常规X射线原理相类似,但在穿透物体时吸收特性显著不同,因此两种照相技术在适用范围上有一定互补关系。国外中子照相技术已在航空航天、生物、考古、电子等方面有成功应用,国内由于中子源资源不易获得,应用研究滞后。简要介绍了中子照相技术原理和检测系统构成,其基本构成为中子源、准直器和像探测器。阐述了中子照相技术发展过程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列举了中子照相技术目前国外主要标准和工程应用情况,最后从研制移动式中资源、开展工业应用研究,建立相关标准等方面对我国中子照相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中子照相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 中子源
  • 简介: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是基于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提出。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城镇化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面临着各自不同任务和内容。城镇化在东部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镇化质量历史任务;而中部地区正面临着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工业化带来园区建设以及新城镇构建;而西部地区则处在城镇化初期,需要是项目开发带来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功能建设,区域间不平衡体现了不同需求。中国城镇化发端较早,从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在改革开放得以大面积实践,在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今天得以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不断延伸扩散社会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伴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和产业向内陆地区不断渗透而逐渐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一个不可阻挡社会潮流。本文将以再生金属产业视角,对一些典型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并预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发展走向。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产业升级 梯度转移 再生金属 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为实现对整体壁板压弯成形筋条失稳预测,基于能量法、弹塑性力学和数值解析提出压弯成形过程筋条临界失稳载荷求解方法。在设计压弯模具上进行压弯失稳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提出方法所得理论临界失稳载荷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本文所提出方法可以对铝合金高筋整体壁板压弯成形筋条失稳问题进行合理地预测。

  • 标签: 压弯成形 失稳预测 整体壁板
  • 简介:本文较深入探讨了填料在覆铜板功用及作用机理,填料典型性质及质量控制;填料和(与)被填充材料物理性质;填料和(与)被填充材料化学性质;界面、含有填料基体结构;填料相互间以及与其它助剂间相互影响;填料对覆铜板性能影响以及填料在覆铜板合理使用等问题。

  • 标签: 覆铜板 填料 性能
  • 简介:中国城镇化正在高速推进。2007~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由5.94亿增加到6.91亿,城镇化率由44.94%上升到51.27%。城镇化日益成为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劲动力。但与此同时,高速城镇化也带来了大量环境污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高速推进城镇化:深刻改变环境(一)人口向城镇大规模聚集加重城镇环境污染

  • 标签: 城镇化进程 环境保护 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人口 中国大陆
  • 简介:无铅工艺焊接温度相对提高,高温下焊接时间相对延长以及冷却速率相对增大,使得传统覆铜板材料已没有足够能力保证无铅工艺质量。选用多官能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也存在着较多缺陷,而且高价格也使覆铜板制造商承受巨大压力。研究和开发各种原料来源广泛、价格适宜、分子设计灵活固化剂将是一个有效研究和发展方向,本文就高耐热性环氧树脂体系一些已应用和潜在固化剂做一评述。

  • 标签: 环氧树脂体系 高耐热性 固化剂 无铅工艺 焊接温度 冷却速率
  • 简介:教训之二未选择专业设备制造厂家导致技改工程失败一九九二年本溪铜箔已经全面停产,本溪是中国铜箔诞生地,本溪各级领导谁也不想让本溪铜箔丢在我们手里。在本溪市各方面的努力下,省冶金工业厅给我厂一千万元技改资金,

  • 标签: 电解铜箔 技术改造 技改工程 本溪市 制造厂家 冶金工业
  • 简介:研究纯金和焙烧金矿电极在25°C脱气搅拌氰化物介质活化和钝化行为。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0.04mol/LNaCN溶液得到循环伏安曲线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显示不同峰位置和电流密度。动电位测试表明,峰电流密度随氰化物浓度增加而大幅度增加。pH值从10升高到11导致电流密度大幅度降低,而将搅拌速度从100r/min降低到60r/min导致电流密度明显增大。在有氧条件下,纯金和焙烧金矿电极显示不同峰位置和腐蚀速率。恒电位法研究表明,当pH值为11时,将电位从1V提高到1.4V,电流密度降低80%,而在1V时,将pH值从11降低到10,电流密度增大到1.7倍,这可能是由于形成了更有效钝化层。金极化后,在衰减期间电化学噪声测试(ENM)表明,金在高电位时处于钝化程度更高,呈点状腐蚀特征。ENM结果表明,这项技术有望于更好地应用于金浸出研究。XPS研究证明了钝化氧化物存在。

  • 标签: 纯金 焙烧金矿 氰化物 极化 电化学噪声 XPS
  • 简介:本文论述了纳米材料对印制电路板力学性能、热性能、绿色化影响,重点阐述了纳米材料对基材提高阻燃性、力学性能、耐热性和降低基材热膨胀系数机理和应用。纳米材料由于其奇特效应必将PCB基板材料制造技术推向一个新台阶,实现基材轻、薄、小要求。

  • 标签: 纳米材料 印制电路板 力学性能 耐热性 绿色化
  • 简介:采用计时电流方法和对恒电位电解得到沉积产物进行SEM观察,研究稀溶液铅在铜电极上成核和生长过程。根据电沉积条件不同,铅成核分为连续成核和瞬时成核两种形式。随着溶液Pb(II)浓度和电沉积时超电势增加,成核形式从连续成核转变为瞬时成核。无论是哪种成核形式,在恒电位电解成核和早期生长阶段,生成铅颗粒都是蛛网状。根据蛛网状颗粒形状和导致它们生成电沉积条件,这些颗粒属于海绵状颗粒。对连续成核和瞬时成核条件下铅沉积产物形貌观察表明,存在两种成核极限。

  • 标签: 电沉积 成核 生长 形貌 计时电流法
  • 简介: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几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再生铜产量占铜消费量比例普遍在50%~70%以上,再生铝产量占铝消费量比例普遍在60%~80%以上,而2008年国再生铜、再生铝占铜加工材、铝消费量比例分别仅为24.1%和17.3%,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 标签: 再生有色金属 产业发展 中国 再生铝 消费量 再生铜
  • 简介:前起收放作动筒接头耳片损伤容限试验45000次疲劳循环后,从预制缺口处第一次检测出裂纹,此时裂纹已接近穿透耳片厚度,未能采集到损伤容限数据。通过外观观察、断口宏微观观察及断口定量分析、金相组织观察、硬度和化学成分检测等手段,对接头耳片进行失效分析,并对检测方案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接头耳片为疲劳开裂,裂纹萌生寿命为11717循环周次,在裂纹萌生之后扩展阶段至少4次渗透漏检;建议后期增加涡流无损检测配合渗透检测或选择在线检测,可有效地完成接头耳片损伤容限试验。

  • 标签: 作动筒接头耳片 损伤容限 渗透检测 断口定量分析 漏检
  • 简介:了解物质在形成人类特定服务迁移转化过程功能、形态和位置变化有助于弄清特定服务形成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关系。对比铅元素人为循环与自然循环,关注物质服务目标、归趋路径和这一过程物质形态变化进行分类。追踪铅元素生命周期过程,借助工程技术信息,辨识各阶段铅所发生功能、形态、地理位置变化。结果表明,铅矿和废铅资源是人类活动圈铅元素两种来源。在向人类提供服务,铅元素所具有的主要功能是储存与转移电能、防腐蚀、防辐射,而主要形态则表现为Pb、PbO2和PbSO4等,空间位置呈现为从中国中心区域岩石圈转移到中国东部区域。

  • 标签: 服务型社会 物质流动分析 人为循环 人类活动 生命周期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