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1.清香红枣凉糕(1)原料配制一般大米或糯米800g、红枣550g、干芦苇叶260g、白糖500g。(2)制作方法①将大米洗净后放在清水中浸泡30min,放人锅内加水加温,煮至五成熟时捞起放在盆内待用。

  • 标签: 制作 凉糕 原料配制 芦苇叶 红枣 大米
  • 简介:通过自然分离、人工选育或基因工程构建得到的微生物种系,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以及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保持微生物种系的稳定是保证后续实验和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是微生物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介绍了几种常见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并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

  • 标签: 微生物 菌种 保藏
  • 简介:牛磺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添加剂,已广泛用于药物与食品中,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的前景。文章介绍了目前测定食品中牛磺酸的一些主要方法,包括荧光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法、OPA(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法、DNFB(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法、OPA柱后衍生法、离子交换法等。

  • 标签: 牛磺酸 生理功能 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调查了测定温度方法对切分胡萝卜呼吸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切分方式对胡萝卜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切分胡萝卜的呼吸强度应在贮温下测定,在室温下测定的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贮藏状态下的呼吸强度.切分的大小也影响呼吸强度,切得越小,呼吸越强.

  • 标签: 胡萝卜 呼吸强度 切分方式 冷藏
  • 简介:采前处理草莓是非跃变呼吸型果实.含水楚高、皮薄,极易受损伤而腐烂变质,因此不耐贮臧与运输,通常贮藏期为1~2天,严重地限制了销售和加工。草莓采后的硬度决定了果实贮藏时间的长短。一般草莓采后硬度下降很快,高CO2、低O2和气调均可不同程度地保持硬度一此外,用0.5%乳酸钙或0.5%乳酸钙+1%柠檬酸浸果和脱乙酰甲壳涂膜均可保持果实的硬度。

  • 标签: 草莓 采后 果实 保鲜 浸果 采前处理
  • 简介:1.在种植方式和方法的创意(1)在种植形式上打破传统农业“横平竖直”的一垄一行的传统种植形式,而是耕种成一种有特定含义和艺术图案的形状,如种成迷宫形、地图形等等。

  • 标签: 传统农业 创意 种植形式 种植方式 艺术图案 迷宫形
  • 简介:近年来,由于果品产量的增高和对品质及绿色食品要求的提高,果实套袋技术发展很快.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根据果实周围微环境对果实外观品质形成的调控机理,研制的"绿达”牌系列果实袋(苹果袋、梨袋、葡萄袋、桃袋等),具有抗风雨能力强、透气性能好、疏水度高、防菌等性能.葡萄果实袋为单层袋,它以木浆原纸为载体,添加一定量的高分子吸光物质、高级脂肪醇疏水剂和高效低毒杀菌剂,经先进工艺加工而成.

  • 标签: 绿达牌葡萄果实袋 使用方法 果实套袋
  • 简介:脂质体是磷脂自聚集而形成的双分子层结构,作为一种重要载体,具有保护药物、提高药效、减少制剂对机体的毒性和提高药物的靶向性等方面的优越性。概述了薄膜蒸发法、高压乳匀法、逆向蒸发法、乙醇注入法及改良乙醇注入法、微乳冷却法、冻融法和冷冻干燥法等几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以及脂质体的评价指标。

  • 标签: 脂质体 制备方法 评价指标
  • 简介:近几年,随着红地球葡萄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和产量的逐年增加,如何延长采后供应期并保持其良好的品质,已是当前贮户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介绍一下该品种保鲜剂使用方法.

  • 标签: 红地球葡萄 保鲜剂 用量 果穗 水分 预冷库
  • 简介:百合多糖是百合主要的有效成分,在药用和食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百合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百合 多糖 提取 含量测定
  • 简介:以许昌地区广泛栽培的普通枇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1.0%、1.5%、2.0%)壳聚糖涂膜处理、热激处理(45℃热水浸泡5min、50℃热水浸泡2min)、10%女贞子浸提液处理和0.5%虫蜡涂膜处理对枇杷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壳聚糖和0.5%虫蜡涂膜处理可有效抑制采后普通枇杷果实的失重和腐烂,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激发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上升,抑制纤维素酶活性,延缓果实软化进程,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 标签: 枇杷 壳聚糖 热激 虫蜡 女贞子 贮藏品质
  • 简介: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小麦赤霉病粒的含量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必须严加控制。识别赤霉病粒的方法是一看、二捏、三解剖,处理方法有风除法、水漂法和分离法3种。

  • 标签: 小麦 赤霉病识别 处理方法
  • 简介:该发明属于食品调味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醋的生产方法及其设备,由下列质量配比的原料所制成。以100kg高粱为原料计算,高粱100kg,麦麸80kg-100kg,大曲10kg~15kg,糖化酶1.5kg-1.8kg,干酵母0.5kg~0.8kg,米糠20kg~30kg,醋糟400kg-500kg。

  • 标签: 生产方法 食用醋 设备 质量配比 调味品 糖化酶
  • 简介:2002年4月24日,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SNFA)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某些油炸淀粉类食品中发现有较高含量丙烯酰胺的消息.丙烯酰胺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据SNFA的专家估计,目前瑞典每年有数百例的癌症患者可能与摄入过多的丙烯酰胺有关.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证实了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并认为其可能致癌.

  • 标签: 油炸食品 丙烯酰胺 含量 危害
  • 简介:三角褐指藻是一种含有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洋单胞藻。为了从细胞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采用反复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和匀浆法分别对三角褐指藻细胞进行破碎,并测定油脂提取率。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的最大细胞破碎率分别为91.5%,56.7%和81.2%;油脂提取率分别为18.1%,13%和13.4%。从操作的简捷性和经济效益来看,超声波破碎法优于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

  • 标签: 三角褐指藻 反复冻融法 超声波破碎法 匀浆法 油脂
  • 简介:油条是一种具有一定市场的中国传统食品,其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国家及行业一直没有出台油条的评价标准。应用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方法,选择出9个油条感官品质指标,用于油条品质评价。其中视觉指标4项——表皮颜色、内瓤结构、表皮光滑度、形状;触觉指标3项——硬度、弹性、黏着性;嗅觉指标1项——香气;味觉指标1项——滋味。通过文献调查和专家咨询方法,可以确定"比容"作为油条品质评价的物性指标。研究认为,可选择比容、表皮颜色、表皮光滑度、形状、内瓤结构、硬度、弹性、黏着性、滋味和香气等10项指标,用于建立油条品质评价体系。

  • 标签: 模糊数学 油条 感官评价
  • 简介:马铃薯贮藏库温度受室外温度、室内马铃薯呼吸释放温度、通风降温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预测,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VectorRegression,SVR)的马铃薯贮藏库温度预测方法。该方法针对支持向量回归机参数难以选择、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引入了具有并行性、全局搜索能力强的GA算法,结合局部搜索能力强的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Annealing,SA),实现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自动寻优。以新疆某农产品加工公司马铃薯贮藏库实测温度数据为样本,建立SAGA-SVR马铃薯贮藏库温度预测模型,进行贮藏库温度准确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GA-SVR、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温度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较,SAGASVR预测结果优于GA-SVR、BP预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该预测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系统非线性、小样本等问题,为类似应用场合地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 标签: 马铃薯贮藏库 温度预测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机 模拟退火算法
  • 简介:腌腊制品,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是将畜肉类进行腌制,在寒冬腊月的自然气候条件下风干成熟,形成独特的腌腊风味,具有方便易行、肉质紧密坚实、色泽红白分明、滋味成鲜可口、风味独特、便于携运和耐贮藏的特点,至今仍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 标签: 肉制品 制作 自然气候条件 腌腊制品 耐贮藏 消费者
  • 简介:饲料中有害微生物病原体的污染影响着饲料全球化自由贸易的发展和动物食品的安全,并成为关注的焦点。主要介绍了饲料中有害微生物的危害及其快速检测方法,为了更好地控制饲料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安全,从饲料生产的源头控制有害微生物对动物的危害,进而减少有害微生物通过动物进入人的食物链。

  • 标签: 饲料 有害微生物 危害 传统检测方法 快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