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组标准化护理用于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消化内镜室接诊病患9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标准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诊疗用时等指标。结果:针对诊疗用时,研究组(0.82±0.13)h,比对照组(1.37±0.96)h短,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2.13%,比对照组17.02%低,P<0.05。结论:于消化内镜室中用标准化护理,利于诊疗用时的缩短,及不良反应的预防。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不良反应 消化内镜室 诊疗用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微为置管患者行以 PICC标准护理服务,为患者自护能力、以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 4月 -2016年 3月期间收治的 39例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 (19例患者 )和标准护理组( 2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行基础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组行 PICC标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护能力。 结果:标准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PICC标准护理服务应用在置管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且推广。

  • 标签: PICC标准护理 置管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对于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病情相对复杂,极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包括乙型肝炎感染。此外,肝胆外科护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心俱疲。在护理过程中,标准化护理的质量可能会降低,甚至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错误。在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找出影响规范化护理质量的根本原因,然后通过问题导向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为提高患者规范化护理质量奠定基础。报告如下。

  • 标签: 普外肝胆外科 标准化护理质量 原因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规范化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仍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准护理进行干预,重点深入分析影响标准化护理质量的原因,然后进行精准处理。结果:通过本实验证明,精确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数据统计表明,该实验的P值小于0.05。结论:根据本次针对性实验的统计结果,证明普通外科逐步采用精准护理干预模式来替代原有模式,能够体现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规范化护理的质量。因此,护理模式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普外肝胆外科 标准化护理质量 原因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室质量管理中标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均于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消化内镜诊治,随机分组后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分别为基础化护理、标准化护理,比较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内镜诊治时间参照组短,疼痛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常规组低,不良反应率为3.92%、比常规组的17.65%低,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室运用标准化护理,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让患者受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标准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慢阻肺老年患者8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数表法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评分均提升,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突出,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老年患者 慢阻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研究时间段:2023年03月-2024年03月,选取9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对比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测定值,观察组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测定值,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生存质量 标准化护理 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研究时间段:2023年03月-2024年03月,选取9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对比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测定值,观察组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测定值,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生存质量 标准化护理 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护理服务是医院整个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护理部积极参与了我院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并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设立内审员(包括内审员资格认证、培训及覆行职责);编写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格);全员培训(包括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按标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等。评估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主要从患者满意度、体系过程与护理服务的测量和监控、内部审核与外部检查、不合格控制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体会是: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病患的利益,并对护理工作起到了规范、指导的作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 运行 质量管理 ISO 9001:2000
  • 作者: 邹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句容2124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危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辅以标准化护理,对护理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3.01在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以随机信封法均分为2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与标准化护理,比对护理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标准化护理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在治疗中发生并发症风险,增加其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机械通气;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在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比较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化流程护理在改善腹腔镜器械清洗和灭菌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就2022年6月7月8月我院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腹腔镜器械共120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件)和对照组(60件)。分配在对照组的手术器械应用于常规流程护理,分配在观察组的手术器械应用于标准化流程护理。比较护理方法不同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影响,比较指标包括:清洗及消毒时间,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及器械损坏率。结果: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标准化流程护理的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时间显著缩短(P<0.05),应用于标准化流程护

  • 标签: 标准化流程护理 腹腔镜器械 清洗质量 灭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国际医疗部门诊的预检分诊工作中应用基于JCI标准的护理质量改进,对预检分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我院国际医疗部门诊从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实施基于JCI标准的护理质量改进,以2018年7月至12月标记为实施前,以2019年7月至12月标记为实施后,分别于此时间段选取138例就诊患者以作对照研究,比较实施前后门诊分诊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措施实施后患者正确分诊率94.2%高于实施前81.2%(P

  • 标签: JCI标准 护理质量改进 国际医疗部门诊 预检分诊 分诊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消化内镜室就诊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内容包括:SAS评分、疼痛模拟评分以及内镜诊治时间,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内容包括:恶心、呕吐以及呛咳,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室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重点探究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消化内镜诊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院感染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管理模式有序推进,这样可以呈现出良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成效,为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和护理质量评分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因此这种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推行的价值。

  • 标签: 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5~2023.5期间在我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6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均更高(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此种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护理质量管理 标准化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整体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标准化整体护理,包括病情监测、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及康复训练等。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改善。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在心功能指标、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等方面也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标准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并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将标准化整体护理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标准化整体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质量 并发症发生率
  • 作者: 耿志芸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阿瓦提县人民医院,新疆阿克苏地区843200
  • 简介: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与改善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8月-2022年7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120例,均为住院治疗患者,入组后以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组(共2组,每组患者60例),一组患者在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下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标准下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住院患者护理管理期间,填写内容错误、贴错标签、包内物品错误、手术器械丢失、无有效期等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1.67%(1/60)低于对照组13.33%(8/60),(p<0.05);观察组中患者关于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安全护理,护理管理满意度反馈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微为置管患者行以PICC标准护理服务,为患者自护能力、以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9例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19例患者)和标准护理组(2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行基础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组行PICC标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护能力。结果标准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ICC标准护理服务应用在置管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且推广。

  • 标签: PICC标准护理 置管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腹腔镜器械清洗的时候,用标准化流程护理措施对其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中的100件腹腔镜器械,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50件,用常规手法,观察组,50件,用标准化流程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清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潜血阳性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灭菌合格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化流程护理措施 腹腔镜器械 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