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机械通气中使用标准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2
/ 2

【摘要】目的:探讨在危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辅以标准化护理,对护理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21.012023.01在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以随机信封法均分为2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与标准化护理,比对护理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标准化护理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在治疗中发生并发症风险,增加其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机械通气;护理质量

机械通气属于人工辅助呼吸疗法,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由于其病情较为严重,且变化速度较快,为维持其呼吸处于通畅状态,需以机械通气疗法对其治疗,以此来实现改善其呼吸状况。然而此疗法是一种高风险治疗方式,在治疗期间易增加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风险,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还需重视护理服务的辅助治疗价值,积极向患者提供高质量干预措施,可起到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1-2]。本次试验以分析标准化护理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护理质量为目的,结果呈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对象为2021.012023.01就医的危重症患者,总数为60例,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分组依据是随机信封法,对照组:年龄分界值与均龄20岁至78岁(48.78±7.21岁),男性17例,女性13例;观察组在年龄方面,最高和最低龄分别为80岁、18岁,均龄值为49.24±6.89岁;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的数量各为14例、16例。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符合对照研究要求与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入院后指导患者调整体位为仰卧位,予以吸氧干预,按照医师要求用药治疗;动态化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对呼吸机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其气道处于湿化状态;做好吸痰处理,降低堵管发生率;观察组则提供的是标准化护理,措施内容:(1)标准化宣教,将机械通气流程以及治疗目的告知患者,并向其讲解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以及疼痛感,促使患者心理上有所准备;及时纠正患者不适感,注重提升其耐受度及依从性;(2)标准化饮食及机体护理,因患者机体处在快速代谢状态,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高,需做好营养补充工作,以富含高营养与易消化食物为主,按照医嘱要求输入营养液,确保其体内水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3)标准化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并及时予以有效疏导,可借助给予患者鼓励、积极态度与专业行为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起治疗信心。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并发症,a.呼吸机相关肺炎;b.气管插管导管阻塞;c.气道狭窄;d.脱机困难;

2满意度,包括:a.病房管理;b.护理态度;c.操作水平,d.健康宣教0分至10分为单项指标得分,满意度与得分呈正比

1.4数据处理

对于此试验中的数据,选取统计学软件来分析,软件的版本是22.0,其中对于所得出计数资料,分别以n%表示,所使用的检验方法是卡方值和x2;而对于所得出的计量资料,则以`x±s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检验所使用的方法为t值,经比较数据资料后,若显示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并发症

1知,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例数和低于对照组,P0.05

1并发症差异n%

组别

例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

气管插管导管阻塞

气道狭窄

脱机困难

总发生

对照组

30

3

2

1

2

826.67%

观察

30

1

0

0

1

26.67%

x2

-

-

-

-

-

4.320

P

-

-

-

-

-

0.038

2.2满意度

2知,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2 满意度差异`x±s

组别

例数

病房管理

护理态度

操作水平

健康宣教

对照组

30

7.53±1.09

7.48±1.14

7.45±1.21

7.43±1.14

观察

30

8.57±0.89

8.73±0.82

8.79±1.06

8.76±0.87

t

-

4.048

4.875

4.563

5.080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目前,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机械通气属于挽救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治疗方式,是通过借助呼吸机来维持患者气道通畅以及改善氧合,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进而危及其生命,因此为确保机械通气治疗工作顺利开展以及降低对患者机体所造成损伤,需做好护理管理服务,通过向患者提供优质性护理服务来增加其诊疗舒适度与满意度[3-4]。标准化护理是经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后,从心理、身体以及饮食方面为患者制定出标准化护理流程的一种护理模式,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为目的[5]。本次试验所得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在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26.67%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病房管理、护理态度、操作水平及健康宣教)指标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经护理期间积极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经做好心理、饮食等指导,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利于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将标准化护理应用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中,所得到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适宜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夏爽,贺文静,杨旭红.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701-3704.

[2]王文超,沈菊,沈伟杰.危重症患儿有创机械通气的循证护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07):1038-1043.

[3]张燕华,何松彬,邓莺.专项护理小组护理模式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21):183-184.

[4]张燕华,何松彬,邓莺.专项护理小组护理模式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6):260-261.

[5]汪红辉.护理管理干预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2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