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药联合敏使和单纯敏使治疗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复位成功的150例良发病人,分为3组,空白组、敏使组、中药组,3组均于治疗后3周复查,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3周时对照组有效率为,敏使组有效率为84%,中药组为98%,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敏使比单用敏使治疗复位后残余头晕疗效更突出。

  • 标签: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头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DCA循环管理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取的2015年5月-2016年5月手指的泌尿外科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在未开展PDCA循环管理之前或者开展PDCA循环管理之后在该医院住院,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所有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于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关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人文关怀、操作技能、健康宣传以及专业知识的满意程度情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二者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泌尿科管道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泌尿外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法后的消毒供应室的42例资料作为观察组,抽选实施PDCA循环法前的消毒供应室的42例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清洗灭菌合格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洗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减少医院感染。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在骨科护理带教中采用PDCA循环系统的临床教学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骨科护理学生82例。根据抽签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1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PDCA循环系统法对他们进行带教,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学生的临床带教效果情况。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学生在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执业态度、导师满意度以及总教学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对比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系统进行骨科护理带教,其教学效果良好,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

  • 标签: 骨科护理 带教 PDCA循环系统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基础与具体实施措施,便是根据PDCA循环来展开应用。其主要可被分为计划安排、具体执行、过程检查与最终处理等四个阶段过程。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对各项工作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通过实践执行与检查后留下成功部分,将不成功的遗留问题留到下一循环解决,此为质量管理的基础理念。本文将对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应用中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疗 质量管理 运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获取的60例具有完整治疗信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ACBT干预,对比两种治疗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者的FVC、FEV1以及FEV1/FVC值、动脉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7d内的平均排痰量为34.25±4.78(g),高于对照组的21.51±3.20(g)(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复中,应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能够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增加患者的排痰量,改善患者的氧合及肺功能状况。

  • 标签: COPD 自主呼吸循环技术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混合痔病人10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按照PDCA循环方法,制定疼痛管理方法,评估术后进行疼痛管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且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2.22±0.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89±0.49分。结论对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对疼痛的认知和评估、宣教技巧,加强了护士对疼痛的能动性,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管理问题的认识,且提高了病人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 混合痔术后 疼痛
  • 简介:摘要在国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出入院护理和延续性护理是改善服务的重点,脑梗塞患者出院后的长期照顾和护理是目前延续性照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情况是患者出院的准备服务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所以本文以提高出院准备服务完备率为目标,以PDCA循环为基础,通过寻找问题,制定计划,具体实施和效果反馈,提高出院准备的完备率,达到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目的,最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8例,PDCA循环管理之前与PDCA循环管理之后各24例,对照组实施腹膜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患者入组3个月期间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率、堵管的发生率、心血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内腹膜炎、导管移位以及堵管发生率分别明显为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模式,可有效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导管移位、堵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所接收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以及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其症状以及危险因素。结果后循环脑梗死常出现的症状有眩晕、头晕以及肢体无力,其次是语言不清、行走不稳以及吞咽困难。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以及高血压。不常见因素HCY5、以往卒中病史、酗酒、肿瘤8例和心房颤动。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症状有头晕、眩晕等,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以及高血压。

  • 标签: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特点 相关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灵敏高效的观察指标对皮瓣移植术十分重要。针对护理人员循环观察经验有限的科室,我们设计了“再植肢(指)和组织移植术后循环观察表”,指标全面,内容丰富,实现了循环观察的灵敏性、瞬时性和汇总性。通过对我科106例皮瓣移植手术后的实际运用,能及时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对挽救皮瓣,减少皮瓣局部坏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皮瓣 血管危象 表格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其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2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结果62例患者中,术后治愈24例,恢复良好3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4例。结论加强对患者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能达到预防神经系统及内科并发症的发生的作用,能及时发现病情,有利于减少死亡率和并病残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围手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取体位循环心脏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出现的并发症,并总结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186例患者中共1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急性肾损伤、2例鱼精蛋白过敏、5例消化道出血、3例脑部并发症、3例胃肠道紊乱,采取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均好转,未见死亡病例出现。结论临床上应充分重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针对其并发症采取对应治疗和护理,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体位循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药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4例患者分为两组PDCA循环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22例患者,PDCA循环组采用PDCA循环对医院临床药学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学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药品采购、药物储备、药学服务评分。结果PDCA循环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7.27%,并且药品采购、药物储备、药学服务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医院临床药学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医院临床药学管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PDCA循环 临床药学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用于药剂科药品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药剂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9月—2016年9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于2016年10月—2017年9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均为70例,对比实施前后药学服务质量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施后组药学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后和实施前西药药方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3.33%和11.33%,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对药剂科药品管理实施PDCA循环模式,药学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 药剂科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在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实习的4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实习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名给予传统的教学模式,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20名给予PDCA循环教学模式,命名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抽查成绩和出科室时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应用PDCA循环,取得较好的带教效果,提升了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 耳鼻喉科 临床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PDCA循环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本文将其用于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管理,改善了住院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更加科学有效的规范了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的9341例患者为观察组,将2015年的916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过程中采取PDCA循环法干预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干预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做到了事事有追踪、件件有评价,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感染 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童呼吸内科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以及PDCA循环组,分组n=4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PDCA循环组则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PDCA循环管理,比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质量评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穿刺置管)。结果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18.60%显著高于PDCA循环组6.9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6.04%、平均评分(86.02±3.23)显著低于PDCA循环组95.34%、(98.10±5.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儿童呼吸内科中的价值显著高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家长及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综合质量评分,降低护理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特别在是穿刺置管中可有效缓解家长及患儿的心理障碍,提高病房消毒水平以及提高病房管理效果,比一般的护理干预更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儿童护理内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