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防范对策。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急症儿科发生的护理纠纷案作为本次的研究重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且探讨其应对办法。结果经过分析总结发现,急症儿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素质问题以及沟通技巧的缺乏、护患双方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等造成的。结论儿科的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时有发生,应该对护理工作中的各方面管理工作不断的加强,注重改善护患关系,注意沟通技巧等可以有效的减少纠纷的发生,使得护理氛围可以更加的融洽。

  • 标签: 儿科 护理 纠纷 对策
  • 简介:摘要骨科作为一个亚专科众多、病种繁杂的学科,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目前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带教工作及思考,提出采取有力的待遇保障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完善的规培导师制度、定期的规范化、标准化讲座、严格的带教老师和规培医师考核制度以及个性化的培养措施等举措,希望有助于提高骨科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 标签: 提高 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质量
  • 简介:摘要张继成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卫计委首届技能名师,中医科十大名医,中国针灸学会疼痛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慢病管理专委会理事,四川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四川中医药信息学会慢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勤求古训、立足中医辨证,精于中医调神理论,善于以“神”立论而施针刺之法,其针刺调神坚持心脑同治,诊治体系独树一帜。兹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标签: 名中医张继成 针刺调神 思想初探
  • 简介:摘要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其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作用则常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在临床药物应用中,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常见并且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类药物。使用抗生素合理对疾病的治愈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滥用抗生素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尤其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脏器功能以及酶系统、免疫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与成人不尽同,较成人宜产生不良反应[1-3]。因此,抗生素在儿科中应用须慎重、确切,更要求剂量恰当,并由医生根据病情作出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正确、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本文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不良后果、合理正确使用原则、常见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小儿不宜使用的抗生素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以利于在儿科中规范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对我院2014-2016年460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有27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5.47%,年龄越大越容易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胃肠道占绝大多数。结论通过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等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医院感染 监控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儿科所收治的患儿的年龄普遍较小,病情表现较为多样,护理服务工作相对较为繁重,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相对较高,加之家长过于疼爱孩子,急于求医的心理,使得其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的要求明显增高,导致医患和护患纠纷事件较为频发,儿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明显加大,本文主要从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出现原因、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式等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科 护士 心理压力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儿合作新模式围产医学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儿科合作的新旧模式对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及与围产有关疾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及与围产有关疾病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旧合作模式组是9.3‰新合作模式组是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新生儿窒息旧合作模式组是12.5%,新合作模式组是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E发生率旧合作模式组是1.1%,新合作模式组是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围产儿死亡率及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结论产、儿科合作新模式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窒息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科 儿科 合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24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6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服务,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憋喘缓解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对小儿肺炎护理中的运用,可以显著的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缩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以及憋喘缓解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憋喘缓解时间
  • 简介:摘要发热是儿科疾病最寻常不过临床症状之一,也是自身机体对于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患儿发热一般根据体温的高低通常划分为四种范围,低热(37.4~38℃)、中度发热(38~39℃)、高热(39~40℃)和超热(超过41℃)。由于持续的高烧会直接影响患儿导致心跳速率加快,机体的代谢加快,从而引起大脑皮质的过度兴奋,导致烦躁、惊厥的心情。因发热患儿在这个时期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并不完善,经常容易出现影响患儿的精神和食欲状况,会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收到严重影响。因此做好护理对策和对儿童的发热监护至关重要。

  • 标签: 儿科 发热患儿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有效的沟通能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同时还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需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本文从沟通的必要性、沟通的方式、沟通的技巧、在游戏中沟通的好处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说明在儿科护理中沟通的重要性。

  • 标签: 沟通技巧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优质护理时代的儿科急诊护理安全文化,主要从质量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教育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安全文化
  • 简介:摘要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管理,尤是在儿科这个科室中。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减少护理风险对儿童造成的危害,同时,还能够对医院的声誉以及对相关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提升医务工作者的护理质量。本文通过对2013-2015年之间发生的27件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对护理风险进行鉴别、评估、控制与监督。旨在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次数以及避免对患病儿童及其家长以及对医院带来的巨大经济与精神上的伤害与损失。

  • 标签: 风险事件 护理风险管理 儿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方法选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3月1日来我院新生儿科的治疗的新生儿患儿80例,其中观察组40例子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除了常规护理以外还进行了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讨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满意度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儿科抗菌药物处方1436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处方162张,占抽查处方的11.3%。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不适宜、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不适宜。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总体用药较为合理,但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的水平。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学说在中医儿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风寒感冒患儿,共8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感冒冲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平、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临床症状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儿科临床中通过对体质学说的应用,可以对患儿的疾病类型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中医诊治儿科疾病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体质学说的科学应用。

  • 标签: 体质学说 中医儿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慢性要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李寿庆老师将该病分为胃阴虚、脾气虚、脾胃湿热、气滞血瘀型、肝胃不和、瘀毒互结六型,并依据各证型特点灵活用药,为慢性姜缩性胃炎的论治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经验 李寿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人们的社会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尤其是给予儿童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在农村,一些父母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关注不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是导致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城市地区的家庭,虽然父母大多可以为子女提供宽裕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大,使得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尤为关注,各种补习班占有了原本属于儿童的快乐时光。加之城市子女多为独生,父母溺爱,反而导致了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情绪和心理异常,这个比例数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普通医院还没有有关的儿童心理门诊,不能正确处理儿童心理行为障碍。

  • 标签: 儿科 心理行为 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儿科输液中护理干预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儿科输液患儿3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输液器脱落、输液外渗、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依从率85.0%,对照组依从率77.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6.3%,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6.3%,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17.5%,观察组输液外渗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5.0%,对照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患者针头脱出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输液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依从性,降低输液器脱出率、输液外渗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科 输液 护理干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