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外感发热中药足浴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外感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在对外感发热患儿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有效使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并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外感发热 小儿 中药足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口服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方法应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病例246例,与常规对照组(利巴韦林颗粒口服)行疗效对比。结果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的80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分组,4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儿童感冒灵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远高于对照组的75.2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儿清解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24例(对照组)小儿外感发热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利巴韦林、清解汤治疗,另选取同期38例患儿均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服用退热药次数2.4次,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6.4小时,对照组为4.6次和24.6小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5%和84.2%,两组对比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儿清解汤用于小儿外感发热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作用。

  • 标签: 小儿 外感发热 健儿清解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小儿发热咳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发热咳喘患儿56例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措施,给予试验组患儿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小儿发热咳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麻杏甘石汤 小儿发热咳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诊疗方法,小儿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入院后,及时给子退热治疗,及时预防与控制患儿惊厥的出现,并对患儿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50例热性惊厥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症状典型,临床诊断难度小大,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临床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展开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高热患儿共80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疾病特征,将46例细菌感染患儿设作研究组,同时将34例其他感染患儿设作对照组,均实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结果入选的患儿中,研究组患儿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方案应用于诊断高热患儿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帮助医师准确辨别患儿高热诱因,还能提升诊断结果敏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血沉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发热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本医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将9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儿仅接受降温以及止咳等基础治疗,而治疗组患儿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具体的药物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方法为热毒宁注射液0.5~0.8ml/kg。治疗三天即一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共有45例患儿痊愈,总治愈率为91.83%,而对照组仅有29例患儿获得痊愈,痊愈率为59.18%。将两组患儿的总痊愈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之后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以及毒副作用。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是显著,并且没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毒宁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发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小儿发热很常见,如何正确选用退热药,是十分注意的问题,正确的选用会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使药物安全有效。

  • 标签: 小儿 发热 解热镇痛药 应用
  • 简介:摘要气虚怎可发热?从阴阳学说分析,气属阳,阳虚当生寒,何来生热?中医基础理论论述气虚生热甚少,或述而不详,以至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甚明了。因此,阐明气虚发热的渊源,搞清气虚发热的机理,研讨气虚发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气虚发热 甘温除大热 理论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让患儿及家属正确面对发热。方法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配合冰袋冷敷。结果200例发热患儿体温均较降温前有所下降。结论此方法用于发热患儿的降温效果是肯定的。

  • 标签: 发热 儿科门诊 对乙酰氨基酚 冰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发热患者急救护理。对急诊发热病人,根据发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康复。

  • 标签: 发热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疟疾是一类恶性的虫媒传染病,有典型的周期性发作特征。为了减缓疟疾患者病情发展进程,应对发热疑似疟疾患者尽早进行疟原虫临床检验,以确保抗疟治疗工作开展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疟原虫临床检验方法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发热 疟原虫 临床检验 疟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门诊诊治的10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化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快速缓解发热、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利巴韦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尼美舒利分散片与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10~2010-5在我院就诊的67例患流行性感冒及有发热症状的儿童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与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监测用药前,及用药后0.5小时(h),1h,4h,6h,10h体温变化及不良反应次数和程度。结果尼美舒利分散片比布洛芬更显著降低儿童由流行性感冒而引起的体温升高。结论尼美舒利分散片比布洛芬混悬液在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发热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尼美舒利分散片布洛芬混悬液小儿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