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2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参比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参比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比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尿失禁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盆底肌功能1级-2级低于参比组,3级-5级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尿失禁程度低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减轻尿失禁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防暴技能培训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自2020年1月始,选取我院60名未接受专业防暴技能培训的精神科护士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培训组和未培训组各30名,为培训组护士提供为期6个月的专业防暴技能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工作压力指数。结果:培训组护士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工作压力指数均低于未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暴技能培训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有降低作用,可以改善护士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防暴技能培训 精神科护士 职业压力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盆底肌训练配合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01-2021.12期间我院收治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0例,盆底肌训练),乙组(40例,盆底肌训练配合艾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72h尿失禁次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8周、12周后乙组72h尿失禁次数明显低于甲组(P<0.05);治疗前两组ICI-Q-SF评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乙组ICI-Q-SF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配合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艾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读女研究生在面临即将就业前对于就业形势压力下的态度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女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基本资料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福州市三所高校(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100名在读女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调查显示在读女研究生普遍存在就业竞争就业压力情况,占调查人群的79%。(2)医学院校在读女研究生更赞同就业难的看法,且面临压力时更多采取消极应对(P<0.05)。 结论 就业的压力可能对在读女研究生的心理及行为应对产生消极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 标签: 在读女研究生  就业压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血液病危重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的专科风险管理对其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将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我科室住院的病危、病重的43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皮肤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的专科风险管理),而2021年5月-2021年11月在我科室住院的41例血液病危重患者纳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率为2.32%,常规组为9.76%,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实施皮肤压力性损伤专科风险管理后,血液病危重症患者的皮肤压力性损伤率显著降低。

  • 标签: 皮肤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 血液病危重患者 专科风险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湿润烧伤膏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损伤患者效果观察。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二甲医院就诊的68例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为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银离子敷料治疗,研究组予以湿润烧伤膏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炎性指标改变。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疗效好,炎性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IL-6)水平较低(P<0. 05)。结论:在压力性损伤的治疗工作中,应用湿润烧伤膏联合银离子敷料,可获得较好的治疗疗效,有助于创面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缓解机体炎症,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银离子敷料 压力性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对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生产并于我院进行检查的产后妇女共计120例,根据患者是否在产后接受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将其分为训练组和未训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患病情况,之后再根据患者的患病和治疗情况将判定为存在SUI且自愿接受治疗的患者分组,其中之前进行过相应的康复训练患者视为再治疗组,剩余的患者则随机分为Kegel训练组,康复器组和综合治疗组,比较患者产后3年的疾病情况。结果训练组产妇的发病率要明显低于未训练组产妇,进行Kegel训练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明显差于采用其他康复方式进行康复的患者,而综合治疗具有最好的临床疗效,之前已经进行过康复治疗的患者的再治疗效果要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中,采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疾病的发病率,并且不同的康复方式具有不同的临床效果,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康复治疗。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 Kegel训练 康复器训练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2023年5月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干预能够通过更加系统且规范的护理方式来提高手术的顺利性和高效性,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加速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手术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收费窗口工作人员心理压力原因,分析适当的应对策略。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4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其焦虑程度,以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其抑郁程度。计算并总结43名工作人员的SAS及SDS评分及其心理压力来占比。结果:医院收费窗口工作人员的SAS及SDS评分比国内常模高,P<0.05;经调查发现81.40%的工作人员认为心理压力来源是患者及其家属不理解,次之是劳动强度过大、薪资和晋升。结论:医院收费窗口工作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患者及其家属不理解和劳动强度过大造成,部分是由于薪资及晋升引起,医院要重视相关情况,给予针对性处理对策,及时消除和缓解其心理压力

  • 标签: 医院收费窗口 工作人员 心理压力 原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压疮性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局部振动疗法联合压疮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300例,抽签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压疮护理,实验组给予患者局部振动疗法联合压疮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疮面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疮面愈合情况较好,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振动疗法联合压疮护理在患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中有明显效果,可以加速疮面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局部振动疗法 压疮护理 压疮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无损包扎法应用在压力性损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压力性损伤病患,以随机采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各30例。对研究组病患实施无损包扎法进行包扎治疗;对参照组病患实施常规包扎法进行包扎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包扎治疗后,研究组病患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压疮出现率均低于参照组。结论:对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无损包扎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其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压疮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无损包扎法 压力性损伤 创面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影响相关因素。方法:从2018年12月~2021年1月的产科患者资料中,选择84例孕妇进行研究,主要对其采用了调查问卷表格,分析其基本情况,再结合压力量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妊娠期孕妇心理压力得分为(1.80±0.45),其中,主要压力的来源,是担忧自身及胎儿健康所导致。而计划妊娠,是出现心理压力的最主要因素。(F=2.550;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心理压力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情况,其主要压力来自对于自身健康、胎儿安全的担忧所致,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当做好宣教,为其指导相关孕期健康常识,做好心理疏导,从而起到缓解压力的效果。

  • 标签: 妊娠期 孕妇 压力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方法:选取100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分组比较的方式,依据行手术的先后顺序,将2020年7月-12月期间接受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该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因素进行分析。将2021年1月-5月期间接受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参照组危险因素分析基础上,给予该组患者实施系列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受压状况和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实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皮肤的受压状况包括红斑、水疱、破损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远远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认真分析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找出手术室中引发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压力性损伤 护理干预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行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8例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并行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差异和出院后3个月时的压力性损伤分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压力性损伤治愈及好转占比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病情的改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均较高,且压力性损伤病情也得到了缓解,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家庭联动护理 脑卒中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于ICU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76例ICU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B组38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MDRPI发生率与发生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MDRPI发生率低于B组,发生时间大于B组,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为ICU患者实行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预防MDRPI,延后MDRPI的发生时间。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ICU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于ICU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76例ICU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B组38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MDRPI发生率与发生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MDRPI发生率低于B组,发生时间大于B组,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为ICU患者实行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预防MDRPI,延后MDRPI的发生时间。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ICU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4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开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参照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且两组人员均为7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通过观察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参照组重危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25)35.71%,实验组危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6)8.57%。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实验组所采用的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能有效降低在治疗中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危重症患者 预见性压力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01-0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21年07-12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