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加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以女性患者居多。其病理生理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根据目前的研究,可能与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下降、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功能下降、支配控尿组织结构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系。

  • 标签: 针刺 结点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目的观察温肾固涩贴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凯格尔(Kegel)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贴敷疗法,在神阙穴贴敷具有温肾固涩作用的自拟“固泉脐贴”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问卷评分及尿失禁发作频率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1h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问卷评分及尿失禁发作频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45.45%。结论凯格尔训练联合温肾固涩贴敷疗法疗效优于单纯凯格尔训练,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温肾固涩 贴敷 压力性尿失禁 1 h尿垫试验 尿失禁问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压源,并探讨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重症学科科监护室工作的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工作的压力源情况。结果:工作压力源方面,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的协调问题及护理专业问题是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而患者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资源、科室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来源则较弱;在单项压力源的评分上,频繁的考核、质量问题及检查反馈得分最高,压力最大。结论:重症科由于其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护士的工作压力较为繁重,极易产生负面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正面纠正、积极引导和调整护士的心理状况,减轻其工作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工作压力源 管理干预对策 身心健康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部队医院保健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召集保健病房30名护士进行座谈会,讨论工作中存在的压力及对策。结果护理对象特殊性、患者病情复杂、职业本身压力等成为护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压力源。结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保健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

  • 标签: 部队医院 干部病房 护士 心理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内科收治的共计8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对比两组住院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护理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组住院患者应用了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内科住院患者开展伤口护理小组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适用。

  • 标签: 伤口护理 压力性损伤 疼痛评分 预防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护士工作的压力来源、工作满意度的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56名门诊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压力中,工作环境及资源得分最高。工作满意度中,护士对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最不满意;护理专业,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结论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门诊护士福利待遇与发展机会,改善不良工作环境,合理编设护理人员,优化管理方式,减轻护士职业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护士 职业压力 工作满意度
  • 简介:通过对某中医药大学232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①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来自7个方面,分别是:供需矛盾、求职竞争激烈的压力;时工作功利性要求的压力;对工作一般性要求的压力;专业素质欠缺的压力;综合素质欠缺的压力;职业定位模糊的压力和缺少家庭帮助的压力。②大学毕业生感知到的就业压力处于轻度与中度之间,除供需矛盾、求职竞争激烈的压力在中度以上之外,其余各因素的压力水平均低于中度。③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压力的各因素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中医学民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于中医学公办专业和·心理学专业。④来自乡镇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的各个因素上的得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差异显著。建议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 标签: 中医药大学 本科毕业生 就业压力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