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现代教育中一种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互为补充。在卫生法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卫生法学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懂法的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具有一定启迪作用。但在具体的法学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尚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的多样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方面作深入研究。

  • 标签: 卫生法学 案例教学法 实践探析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提升个案护理查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内科锁定重点个案进行护理查房的6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60例护理人员平均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采用追踪方法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9.25±10.15)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3.02±10.12)分(P〈0.05);实验组的专科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安全护理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在提升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个案护理 查房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FOCUS—PDCA程序预防控制重症监护室(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分析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护理操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明确CRBSI发生的具体原因;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ICU护士进行培训,对操作流程进行改进和监督,形成良性循环。结果运用FOCUS—PDCA程序干预前(2010年1—12月),ICU的CRBSI发病率为8.29‰;经干预后(2011年1月-2012年12月),CRBSI的发病率降至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6,P〈0.001)。结论运用FOCUS-PDCA程序控制CRBSI的发病率是有效的。

  • 标签: FOCUS—PDCA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职护理专业实施追踪方法学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针对76我校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纳入实验资料,201810月至201910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8例。分别予行常规教学管理、追踪方法学管理,比对两组管理前后教学质量分值职业素养情况。结果: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前教学质量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评估、基础护理、清洁消毒、护理配合质量分值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专业能力、护患沟通、护理安全、团队协调、法律素养比例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应用追踪方法学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改善学生专业素养。

  • 标签: 高职护理 教学质量管理 追踪方法学
  • 简介:目的微核胞质分裂阻滞细胞(CB-MNT)实验方法学探讨,对CB-MNT和常规法微核(C-MNT)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5名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外周血标本,分别采用CB-MNT法和常规法两种方法培养微核细胞。通过制片染片及镜下检查,识别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和转化的单核淋巴细胞微核;比较两种方法培养出的淋巴细胞的自发微核细胞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淋巴细胞微核自发率CB法制片的结果是3.85±8.43;采用常规法制片的结果是1.13±1.60。两种方法得到的自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P〈0.01)。采用CB法制片获得的双核淋巴细胞核完整膨大,胞质清晰,微核易识别。结论胞质分裂阻滞法优于常规培养法;胞质分裂阻滞法对毒性损伤反映更加敏感;微核细胞更易识别;能减少阅片误差,结果准确可靠。建议作为职业健康体检对遗传损伤监护中实验室中的优先检查方法。

  • 标签: 微核胞质分裂阻滞细胞法 常规培养法 微核自发率
  • 简介:目的:建立诺氟沙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平皿稀释法、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结果:采用平皿稀释法验证,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回收率均能达到70%以上,联合采用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能达到70%以上,控制菌联合采用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可检出大肠埃希菌。结论:诺氟沙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可联合采用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检查细菌数、常规法检查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联合采用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检查控割菌。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离心沉淀法法 薄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尿液干化学法(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镜检法)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检测结果,以强调其镜检法的重要性。方法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分别对4215例随机尿液标本中的WBC及RB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尿WBC和RBC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化学法检测WBC及RBC时,最好不要省去其显微镜检测。

  • 标签: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电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测TSH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0份血清标本(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门诊接受诊疗的患者所提供)作为本次研究材料,再根据所选血清标本编号的数字奇偶性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分到65份标本材料,均需对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进行测定。其中,对照组所在的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而观察组所在的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连续检测1周,记录检测数据,对比两种不同检测方式的TSH检测效果。结果 (1)就精密度上来看,观察组所用检测方式的低、中、高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值(CV)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数据经对比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2)就准确度上来看,观察组所用检测方式的精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数据经对比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测TSH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检测结果,但就检测的精密性和准确度来看,电化学发光法更具优势,检测价值更高,可以考虑于后期进一步增强对该检测法的推广应用力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以基层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法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法学教育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法律人才。首先,介绍了该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及当前法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接着,阐述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度与职业技能的衔接。最后,总结了该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基层法律服务,法学教育,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探讨这三种方法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对655例患者HBV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结果CLI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64%,TRFIA阳性率分别为16.48%。结论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相对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为定量检测,可为临床用药疗效观察及乙肝病毒感染的转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HBV 化学发光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化学法检测血糖的可行性,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方法用干化学方法检测56例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糖,同时用生化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做这项检测作为对比,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化学法检测的结果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有高度的相关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化学法测定血糖,方便快捷,无需定标,试纸易于保存,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检测,危重病人的床旁检测,以及临床急诊检测。

  • 标签: 干化学 血糖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显微镜镜检红细胞(RBC)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200份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立即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83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2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99例。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潜血反应 镜检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妇炎洗液中该制剂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50.5∶49.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4nm。结果槲皮素的进样量在2.768~27.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9.66%,RSD为2.8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妇炎洗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妇炎洗液 槲皮素 HPLC
  • 简介:摘要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为肠道外营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应用本品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但产品中氨基酸在灭菌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分解产生氨,氨对人体有毒,能影响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测定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中氨的含量对控制该样品的质量意义重大。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广度法对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中氨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了方法学研究。

  • 标签: 紫外-可见分光广度法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危重症病患,进行追踪方法学的护理管理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入院进行治疗的危重症病患,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记录、观察结果;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采用追踪方法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并报告。结果:在无客观因素影响影响的前提下,B组病患各项实验数据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A组病患。结论:在危重症病患的护理中,采用追踪方法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病患的护理效果更有利,且患者满意度上升,方法有效,具备临床护理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危重症病人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在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时结果的符合程度和灵敏度,了解TRFIA法测定HBV-M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得出结论TRFIA法测定HBV-M的灵敏度及结果符合率较ELISA法高,TRFIA作为定量的方法,可为临床疗效的观察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提供依据。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放射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激素的方法学比较。方法对我院2010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收治的100例儿童住院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50例血清标本,试验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儿童甲状腺激素,对照组患儿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观察比较放射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FT3、FT4、TSH)的线性范围、相关性与精密度。结果试验组线性范围宽于对照组,精密度高于对照组,其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且放射免疫法检测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中都有一定的相关性(r=0.988)。结论在临床对儿童甲状腺激素检测中,应用放射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检验效果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的方法更简单,且其线性范围宽,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精密度也高,较放射免疫法更适合在临床中采用,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 标签: 电化学发光法 放射免疫法 方法学比较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色念珠菌快速鉴定培养药敏试剂盒提供的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进行评估。方法选用念珠菌显色平板培养法作为参考方法,日常妇科门诊病例作为标本来源,两方法同时做平行试验加以对照。结果经两法相关联的X2显著性检验显示两方法之间关联非常显著(P<0.01),且同时显示一致性显著(ad>bc),但两法不一致部分也相差非常显著(P<0.01);进一步检验两方法阳性率之间差异显著性,显示两者差异显著(0.05≥P>0.01)。结论当鉴定孔(C+孔)判为阴性(-)、±和+时存在漏诊(5.1%)和误判(14.8%);但当鉴定孔(C+孔)判为++及以上时两种方法有高度的一致性,符合率达97.1%,准确性、可靠性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改进重症监护室输液管理,以提高输液护理水平。方法 成立输液护理评审小组,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对医院 ICU 输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热、液体外渗、针头阻塞、回血严重、敷贴固定不规范等进行追踪并改进,对输液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实施后输液相关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0.05)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输液护理 ICU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