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是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通过分析和比较PISA、TIMSS、NAEP三个大型的国际科学测评项目,基于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型,构建了由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三个能力要素构成的生物学科能力体系模型,并将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表现划分为五个水平。经过实证检验,可见生物学科能力体系模型是成立的。测评结果显示,从7年级到12年级,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由简单到复杂,能力表现逐渐上升。这对科学课程的设计、课堂教学和学科能力评价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生物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学习理解 实践应用 迁移创新 学习表现
  • 作者: 牛新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文章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第一部分分析了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含义及应具备条件,之后从运用分层教学法、运用情境教学法、运用实验教学法、运用开放教学法四方面分析了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 作者: 辜泉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习课程。要开展好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改革创新,探究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与规律。
  • 作者: 罗玉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较原有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最根本的任务是改变了对高中生物课程的价值判定,要将学生生物学素养的能力培养放在了首位,目标的确定对于课程理念的树立、教学目标的阐释和教材内容的编写都明确了方向。为了达成课程标准中的相应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挖掘新的课程理念,这样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 作者: 黄倩倩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时候都会采用自制教具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就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具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期对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 作者: 林惠萍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文以载道,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本文就此进行挖掘,探讨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作者: 邹雪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的课程理念之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 简介:分析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定义及其要素间的关系,然后系统分析2016年全国理综卷生物试题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形式,对今后的生物学课程改革、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和科学高效备考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试题 生物学核心素养 考查
  • 作者: 郭元忠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当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后就会自主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做的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筋探索知识奥妙,从而激发求知欲,对生物学的课程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作者: 董晓翠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最好手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既可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学习生物的乐趣,还可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是值得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开展趣味教学。
  • 作者: 王尚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距目前情形来看,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做出解决对策。
  • 作者: 宋惠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标实施已有较长时间。我们一线的生物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时,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课改虽然已取得成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和困难,总而言之与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加以研究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