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的林端教授于2003年出版的《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一书全面系统地批判了韦伯关于中国法律传统的论断。该书在社会学方法论上指出了韦伯比较社会学里二元对立的理想型比较的局限;在实质社会学分析上则结合学界对清代法律和司法审判的研究成果,说明了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与司法审判的看法存在误解与局限。在此基础上,林端教授认为,若要深刻理解中国法律传统,关键在于把握体现于其中的“多值逻辑”。

  • 标签: 马克斯·韦伯 比较法律社会学 中国法律传统 多值逻辑
  • 简介:<正>风险成因据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每年至少发生几起乃至十几起非法拘留、逮捕律师,把律师推上被告席以及驱逐律师出庭的事件,律师因执行职务受到人身摧残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来,侵犯律师合法权益的事件愈演愈烈,对此,律师界人士奔走疾呼:“谁来保护中国律师?”纵观此类案件,其发生已经具有

  • 标签: 律师执业 辩护律师 责任风险 委托人 被告席 申请回避权
  • 简介:《陕西省公路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省公路工作迈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新台阶,对于提高全省公路工作的依法行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法规只有付诸实践,其作用才能显现.对于《陕西省公路条例》来说,接下来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法规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一、充分认识《条例》重大意义,掀起学习条例的热潮.

  • 标签: 事业发展 依法推进 公路事业
  • 简介: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劝尔民,莫轻讼,乡党都是好亲朋,有甚相争?”——王发越:《劝民歌》一从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沈家本)的清末修律,到民国时期初步实现了法制的现代化[2],其历程不可谓不艰辛。

  • 标签: 民国时期 考察对象 现代制度 文化传统 案卷 自由
  • 简介:简言之,“矜恤”即是同情、怜悯、不忍和予以帮助的愿望及行动。中国传统上的“矜恤”观念有着十分深厚的思想渊源,而儒家思想无疑是其最为主要的支撑。

  • 标签: 赈济 思想渊源 中国传统 儒家思想
  • 简介:在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如何对待法传统,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长期以来,人们为此争论不休。肯定者认为,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不能抛弃法律文化传统,中国法传统可以成为中国法治社会的文化资源;否定者则认为,中国法传统与法治文明格格不入,它不但不能为法治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而且会阻碍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它是必须被抛弃的文化糟粕。

  • 标签: 法律文化传统 中国法 法制现代化 法治社会 法制建设 当代中国
  • 简介: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贯彻反腐倡廉建设部署,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和紧迫任务。党的十七大以来,更加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 标签: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科学发展观 健康 法律监督职能 经济社会发展 检察机关
  • 简介:香港在回归之前沿袭的是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宪法文化。回归之后,宪法成为香港法律领域发展最快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话题。《基本法》是一部成文法律,它使香港的不成文宪法传统转向成文宪法传统;但同时,很多条款亦保留有普通法的特征。《基本法》反映了中国法与普通法的特征,同时亦反映了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共同特性。

  • 标签: 香港基本法 不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 抽象宪法 具体宪法
  • 简介:目前,实务界和学术界对于“律师文化”概念的使用缺乏基本共识,甚至十分混乱,严重影响关于律师文化的学术交流、学术发展以及律师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因此,加强相关学术交流,明晰学术概念,积累学术共识迫在眉睫。律师文化研究不宜仅从主观需要出发,而应从历史与传统的角度出发,把握文化的传承特点,着力于精神内涵的挖掘,着重于律师行业或职业的精神特徵研究。律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取决于学术界的努力,更取决于实务界的思考与实践。

  • 标签: 律师文化 概念分析 职业精神
  • 简介:通过考察中国和英国的古代司法史,可以发现,公开是中英两国司法一以贯之的重要传统之一。这个公开传统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司法的过程公开;民众参与司法活动。由于古代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着异同,因而两国公开传统之表现既有暗合之处,亦有相异之处。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洞见中英传统司法文化,亦有益于中国当代司法建设。

  • 标签: 古代 中国司法 英国司法 公开传统
  • 简介:就一般学理而言,无论在内容上抑或在方法思维上,遗传资源的传统保护与现代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和悖反关系。然而,钭晓东教授等的新作《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遗传资源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却另辟蹊径,完成了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可知识产权性"的有力论证。具体来说,该著作在类型化范畴的解析、民族性遗传资源及其传统知识的世界性即一般性问题、个体主义方法论与集体主义方法论思维的悖论及克服、从遗传资源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的广延等几个核心问题的论证中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 标签: 遗传资源 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西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西方警察亚文化研究主要有归罪文化,惩戒制度和游戏规则;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权威主义和男权主义;共谋文化及团结,忠诚;自己人的观念;悲观主义和犬儒主义;警察餐厅文化和班后的饮酒文化等七个方面。应结合近年来欧美警察亚文化研究的热点和代表成果,对警察亚文化研究的特点、趋势价值进行重新界定。

  • 标签: 警察 亚文化 文化研究 西方
  • 简介:<正>一、法文化即法观念时下热心法文化研究者渐多,但有些论者在解释法文化概念时常有把法律制度本身也列入其中的倾向,并名之为广义的法文化。实则广义的法文化称为法律文明或更确当。法文化即是法观念、法意识,它所涉及的只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法律及司法机构、法律职业家等的态度、对于解决冲突方式的选择、正义标准以及价值尺度等等。将制度本身也纳入法文化范畴似乎是扩大了它的地界,

  • 标签: 随感录 法律文化 法文化 法观念 价值尺度 法律制度
  • 简介:百年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有两个主导性倾向:西方认同压倒民族认同、政治认同代替文化认同。而改革开放50年中国在文化领域最大的变迁是出现了一个新的划时代的概念“中华文化”。

  • 标签: 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 文化概念 中国
  • 简介:中国传统民事契约在形式与内容上虽然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但其成立的要件,仍有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体现了国家的成文法与传统的习惯法对契约成立的双重制约作用。本文通过对契约的初步研究,简略论述了传统民事契约成立的各个要件———立契当事人的确认、成契理由的认定、标的物的界定、立约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保障、第三方“中人”的参与、承诺与交割的认证、立契时间与时效的标注。

  • 标签: 民事契约 立契 当事人 中人
  • 简介:法学的“几何学范式”是指运用演绎方法,从第一原则推导出公理、规则,最终构造出整个法律体系的一种范式。从欧洲大陆到英美国家,相关的学者们以几何学范式为指导,不断追寻法学中的第一原则,论证各自第一原则的正当性,运用演绎方法构建法律体系和得出判决结果。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几何学范式改变了习惯法无序的状态,实现了法律的体系化;英美法系国家则通过知识的融合,将演绎等几何学方法运用到法律推理和法学教学改革中,加快了法律的科学化进程。中国法学界的论述集中在对几何学范式表现形式和该表现形式存在的必要性上,而少有对其历史正当性的论述。中国法学研究者应当加大对第一原则的探寻及其正当性论证的力度。

  • 标签: 几何学范式 法学 自然科学属性 第一原则 演绎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