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案件自重庆"烟灰缸案"以来一直争议不断,虽《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第87条对此类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该规范对此类案件的解决仅提供了原则性的思路,且其在司法适用中仍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对此类案件的争议还未真正平息。在肯定该规范实质贡献的前提下,阐述该规范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并试图从可能侵权人的确定、举证责任和执行问题等角度出发,为破解该规范在司法适用中的难题提出相关具体建议。

  • 标签: 侵权责任法 高空抛物 可能侵权人 司法适用
  • 简介: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一卷第七章第六节中论述"中国的奢侈"问题时,认为中国各个皇帝们所实施的道德性措施实际上具有理性经济考量的特质。对于其中反映出的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的应然关系问题,传统理论的论证虽然有合理之处,但严格来讲也具有极大的不足。法律哲学的历史恰就是以道德哲学为基础的法律观与以经济理性为标准的法律观的互动史,因而通过哲学中介并证成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之间的应然关系极为便利。从法律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来看,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之间可以用一种新型关系来说明,当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化约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作为论证中介的法律哲学可以证明,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完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呈现亲和状态,共生于一定的制度性因素中。

  • 标签: 孟德斯鸠 中国 道德哲学要求 经济理性考量 法哲学
  • 简介:适应公安机关办理现行犯案件的现实需要,我国新《刑事诉讼》第117条增设了对现行犯的口头传唤措施,但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立法的科学性不足,当下实践中,现行犯案件中初查措施的适用乱象纷呈。现行犯案件初查中强制措施的适用既具有现实必要性,也具有理论正当性。应当将现行犯的立案程序独立设置,同时修改拘留制度,以明确被口头传唤或者无证拘留后的现行犯的犯罪嫌疑人身份,解决紧随其后的讯问行为的合法性以及讯问笔录的证据效力,消除“先侦后立”的现象。

  • 标签: 现行犯 初查 强制措施 传唤 立案
  • 简介:《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款(c)项为通过条约解释缓解国际断片化问题提供了依据。但对该条款的适用仍存在许多疑问,其中之一是“当事国”的解释问题。对“当事国”含义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到在条约解释时所考虑的相关国际法规则的范围。本文认为,对“当事国”的解释应在遵循条约解释规则和国际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实现维护国际法体系性的政策目标。一种可行的解释范式是,将“当事国”解释为条约当事国,但对“适用于当事国”进行宽松解释,即只要条约当事国通过明示或暗示同意适用相关规则,即可在务约解释中对这些规则加以考虑。

  • 标签: 国际法断片化 条约当事国 争端当事国
  • 简介:我国2010年公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和2011年8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修正案(草案)》基本确定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此规定与我国司法实践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和西方法治国家的先进制度还有一定差距。如我国法律规定的非法获取言词证据的手段过于简单、缺乏对搜查扣押的司法监督措施、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监督非法取证行为的障碍重重。为构建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中的"强迫"列入非法获取言词证据的手段,由检察机关签发搜查令和扣押令,在易发生非法取证的侦查阶段引入律师介入程序。

  • 标签: 非法证据排除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强迫自证其罪
  • 简介:"检察建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修正案(草案)》中新近确立的一种检察监督方式,从法律规定应当科学、合理,以及适应检察监督实践的角度上看,对于这种新的检察监督方式,立法上除了应当明确其个案监督的性质、基本特征外,还应当从"检察建议"的适用条件与事项、"检察建议"程序上的强制力,以及赋予被建议方异议权等方面做必要的完善。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检察建议 立法完善
  • 简介:<正>引言证据制度乃实现司法公正之出发点和归宿,更是法治建设之基石。证据制度的内容合理和体系完善成为一国法律制度健全与否的标志。在我国,证据制度的构筑与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真正实现一部理性且合乎准确、公正及效率的证据法典,我们就

  • 标签: 公共利益理论 证据法 产品责任 产品生产者 证据制度 证明力
  • 简介:公安信访问题关乎到和谐的警民关系构建,是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公安信访部门要结合“四群工作”、“三访三评”工作,密切与群众关系,体察民情,提高信访事项的预见性,一是发挥信访部门在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信访部门在上下级公安机关之间的“联络站”作用。

  • 标签: 公安信访 和谐社会 工作机制
  • 简介: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卫平、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巡视员扈纪华及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代表等近300名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近140篇。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新《民事诉讼》的理解与适用'。其中许多专家对涉及司法鉴定的规定,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热议。

  • 标签: 中鉴定 中国民事诉讼 会简讯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修正案》第271条至273条专门规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还存在适用案件范围过窄、适用程序条件不明确、考察机制不合理的缺陷。在司法实践中,社会调查报告制度、考察帮教机制、刑事和解制度、监督制约机制对于充分发挥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适用条件 社会调查报告 考察帮教 刑事和解
  • 简介: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确立了“先刑后民”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模式,2012年的《刑事诉讼修正案》对此未作任何变动。此种立法模式不仅在理论上缺乏充分的依据,而且在实践中造成了诸多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从民事赔偿责任优先、人权保障的原则以及与刑事诉讼其他程序的协调出发,有必要对“先刑后民”的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予以改革,在被告人认罪与确定被告人有罪的前提下,明确民事责任优先于刑事责任,构建一种“先民后刑”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 标签: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先刑后民” 民事赔偿责任优先 人权保障 “先民后刑”
  • 简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于10月18日-21日在浙江杭州举办,年会的主题是'新《刑事诉讼》的实施'。来自全国各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共227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110余篇。本次年会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分为开幕式、专题报告、小组讨论、闭幕式等四阶段,代表紧密围绕新《刑事诉讼》实施中的焦点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深入探讨。最高人民法院黄尔梅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孙谦副检察长和公安部法制局李文胜副局长应邀做了专题报告。

  • 标签: 中国刑事诉讼 会简讯 刑事诉讼法学
  • 简介: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修改刑事诉讼法
  • 简介:为解决非讼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多个司法解释。本次《民事诉讼》修改将非讼调解协议纳入司法审查的范畴,不仅是对新形势下解决民事纠纷实践需求的回应,同时也从立法上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确保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实效性。

  • 标签: 民事调解协议 司法确认程序 既判力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九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2年8月31日

  • 标签: 送达人 民事案件 诉讼请求 十六条 七条 执行中止
  • 简介:(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2年8月31日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
  • 简介:中国没有具体的货运代理的法律制度,主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调整货运代理行为,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与争论。从中国海上货运代理行业的特点出发,以发达市场的做法为背景,分析了中国货运代理实行间接代理制度的根据与优势,探讨了货运代理的身份识别、代理权限、转委托、维护货主利益的义务等问题,提出了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第403条为基础构建中国的海上货运代理制度的观点。

  • 标签: 代理 间接代理 货运代理 转委托
  • 简介:高检发刑申字[201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修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已经2011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六十一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

  • 标签: 检察委员会 国家赔偿法 赔偿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 赔偿委员会 申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