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牛津杯法,从250株分离自开菲尔颗粒的乳酸中筛选出1株有较好抑活性的菌株,通过对个体特征、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对比,确定此株为乳酸乳球菌,命名为L11。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抑活性,该菌株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的抑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抑菌物质为非蛋白成分,属于类细菌素,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不敏感,且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 标签: 开菲尔 乳酸乳球菌 分离鉴定 类细菌素
  • 简介:在阐述应用于果蔬生物防治的拮抗酵母的特点与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酵母对果蔬病害的拮抗机理与提高拮抗酵母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抑菌剂商业化应用的局限性与拮抗酵母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果蔬 病害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菌
  • 简介:以微波作为辅助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桦褐孔多酚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桦褐孔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微波功率560W,微波时间180s;在此条件下,桦褐孔多酚提取率可达到3.186%。因此,微波辅助提取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桦褐孔多酚提取方法。

  • 标签: 桦褐孔菌 多酚 微波 提取
  • 简介:对食用中SO2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样品经酸化后,用预经痕量碘蒸气致蓝色的淀粉指示纸检测,样品产生的SO2使其褪色。淀粉指示纸的制备方法、观察时间和测定温度均对检测结果有影响。该测定法对SO2的最小检测限为5mg/L,可用于食用产品中SO2残留量的定性检测和半定量分析,具有快速和简便的特点。

  • 标签: SO2 食用菌 快速测定
  • 简介:以宁夏某设施蔬菜基地的辣椒为研究对象,对在12℃和20℃两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辣椒病害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试验从辣椒的果柄、果蒂和果身部分进行取样,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最终分别从2个不同贮藏温度的辣椒上分离出潜伏9株和8株,并对最典型的4株潜伏侵染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潜伏分别为根霉(Rhizopus),链格孢(Alternaria),根腐霉(Fythium),欧文的胡萝卜软腐欧文(E.carotovora)。

  • 标签: 辣椒 采后贮藏 潜伏菌 分离鉴定
  • 简介:以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为对照,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为总大肠群的代表,通过大量的染色试验,初步探讨菌种龄、涂菌状态、碘液媒染时间和酒精脱色时间4个关键控制点对水质检验中总大肠群革兰氏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龄22-26h,涂菌状态用接种环边缘挑取少量典型分散涂布,碘液媒染时间20-60s,酒精脱色时间30-50s为最优方案。

  • 标签: 总大肠菌群 革兰氏染色 关键控制点
  • 简介:为了解酥梨贮藏后期腐烂严重的病因,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腐烂果实进行病原纯化分离,得到7种不同病原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观察各菌株形态特征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和孢子形态。在健康梨果实上重新接种单菌株,观察其发病特征,并应用ITS通用引物对病原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用MEGA6.0软件构建其中6种不同病原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葡萄座腔(Botryosphaeria)、链格孢(Alternaria)、镰刀(Fusarium)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expansum)。其中扩展青霉菌是生长最快和传染性较强的致病菌;选取4株致病性较强菌株侵染果实,然后使用不同浓度ClO2溶液处理,发现ClO2对各个菌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mg·L^-1的ClO2能基本消除镰刀(Fusarium)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expansum)对果实表面损伤的侵染。

  • 标签: 酥梨 贮藏 病原菌 鉴定 ITS CLO2
  • 简介:对浓缩苹果汁生产车间空气进行采样分析,分离得到了1株污染浓缩苹果汁的嗜酸耐热。在耐热、耐酸性检验中,这株可以较好地生长,符合脂环酸芽孢杆菌嗜酸耐热的特点。再通过与标准A.acidoterrestris进行细胞、菌落形态观察、生长条件、生理生化特征和糖、醇利用等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这株与标准各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故与标准应为同属不同种。

  • 标签: 浓缩苹果汁 嗜酸耐热菌 脂环酸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 简介:添加益生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贮藏于常温及30,40,50,60℃高温培养条件下,以益生菌最佳贮存温度-18℃作对照,分别不同时间测定奶粉中益生菌活数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在(-18±2)℃低温保存下、在常温下30,40,50℃存放,其活数均大于1.0×106CFU/g,均符合国标要求。益生菌奶粉在60℃条件下保存数很快由存放开始的2.4×107CFU/g下降为第3天的3.1×105CFU/g,第5天后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常温试验结果显示,含有益生菌的婴幼儿奶粉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良好储存。

  • 标签: 婴幼儿奶粉 益生菌 常温 活菌数 变化
  • 简介:利用水解圈法和摇瓶发酵法进行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木聚糖酶且酶活力较高的菌株TA8,并初步研究了其粗酶液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TA8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7.0,反应时间为80min。

  • 标签: 木聚糖酶 筛选 菌株 酶学特性
  • 简介:以湛江市售的5种食用(新鲜黑木耳、香菇、茶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食用中锌、镍、铜、铁、锰、砷、铅、镉、钙和镁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消解液选择、消解条件、分析谱线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结合ICP-AES测定食用中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8.7%之间,检出限在0.37~2.55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1.0%~108.5%。该方法快速、稳定、试剂用量少、精确度高,适合食用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 标签: 加热回流消解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食用菌 微量元素 检测
  • 简介:以苹果汁中分离获得的1株嗜酸耐热和标准嗜酸耐热为材料,采用优化的AAM培养基进行培养,用顶空SPME-GC-MS联用技术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嗜酸耐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愈创木酚和2,6-二溴苯酚;②单因素分析发现愈创木酚含量远远高于2,6-二溴苯酚,可以作为整个苹果汁中嗜酸耐热污染程度和风味败坏的衡量指标;③正交试验分析得到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愈创木酚的条件为DVB/CAR/PDMS萃取头,添加1.8gNa2SO4在温度55℃下萃取20min。

  • 标签: 嗜酸耐热菌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