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运用琼脂扩散法、琼脂平板法,比较了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与银中杨(Populusalba×P.berolinensis)叶片的水提液、醇提液、鲜汁液对5种目标菌种的抑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水提液低浓度下即可实现对绿脓杆菌的抑制。62.50mg/mL浓度的银中杨水提液、125mg/mL浓度的兴安落叶松水提液可以有效抑制绿脓杆菌;250mg/mL的银中杨水提液可杀灭木霉,1000mg/mL的银中杨水提液可杀灭黑曲霉。

  • 标签: 园林植物 提取液 抑菌活性
  • 简介:根据笋用丛生竹引种要求,选择生长指标和抗性指标,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了6种丛生竹在浙江温州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黄麻竹的生态适应性最好,其次是勃甜龙竹,中等适应性的竹种为白绿竹、马来甜龙竹、青麻11号,沙罗单竹则较不适应。

  • 标签: 引种 丛生竹 生态适应性 评价 集对分析法 浙江温州
  • 简介:白屈菜、兴安白芷、毛莨、毛穗藜芦4种植物的粗提物对樟子松枯梢病病原的茵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平均抑制率为75.06%;抑制病原茵孢子萌发效果较好的有毒植物是兴安白芷;兴安白芷的抑制浓度值最小,数值为19.00mg/ml。综合抑茵效果来看,筛选出兴安白芷为最优抑制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茵有毒植物。

  • 标签: 有毒植物 粗提物 樟子松枯梢病 抑制作用
  • 简介:前言:“以治虫”是通俗的提法,一个笼统的概念:主要是利用一些能使有害生物致病或抑制其危害的微生物,含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制剂或载体。以益微治理有害生物,是生态治理的重要措施。有诸多独特的优势,占有很大的治理范围(面积)。益微生物制剂的高科技含量和生产工艺,还在不断提高,有的有效基因已引入植物体内用之于生产。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 标签: 生态园林植物 保护 病原微生物 利用 “以菌治虫” 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