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病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方式,治疗3、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評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训练 ASIA FIM BB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斜视术后的治疗对视功能建立的影响。方法:15例斜视术后的儿童接受为期1年的视功能训练,采用戴镜矫正、电脑系统训练以及同视机进行训练,评估训练前后的矫正视力与双眼视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进行视功能训练后,视功能显著改善,知觉眼位显著改善,眼球运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斜视术后一般伴有眼球运动、调节和视功能异常,须进行斜视术后视功能训练,以巩固眼位和重建双眼视功能。

  • 标签: 斜视 弱视 视功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斜视术后的治疗对视功能建立的影响。    方法:15例斜视术后的儿童接受为期1年的视功能训练,采用戴镜矫正、电脑系统训练以及同视机进行训练,评估训练前后的矫正视力与双眼视功能恢复效果。

  • 标签: 斜视 弱视 视功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韵律训练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言语失用症伴口颜面失用的疗效。方法 :将 40例脑卒中言语失用症伴口颜面失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例。观察组采用言语康复训练结合韵律训练治疗 ,对照组给予单纯言语康复训练。运用言语失用评价表评定言语失用评价 ,运用口颜面失用的评定方法评定口颜面失用。评定项目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 2组患者数数、唱歌及口颜面动作检查的变化。结果 :治疗 4周后 ,2组言语失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5),且观察组自数、跟数两项评分更高于对照组 (P<0.05) ,2组自唱、跟唱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4周后 ,2组口面动作评分中执行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模仿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韵律训练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能够明显纠正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失用症和改善口颜面失用。

  • 标签: 言语失用 口颜面失用 韵律训练 言语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融入呼吸训练的音乐节律操在改善偏瘫患者肺功能、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方法60例脑损伤偏瘫患者当坐位平衡达到三级、具有一定运动耐力时为常规康复治疗组(A组)和音乐节律操组(B组),A组继续接受常规康复治疗,B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开始接受自行编排的融入呼吸训练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分别在入组时(M0)、训练后1月(M1)、3月(M3)及6月(M6)时评定肺功能、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M0、M1时两组上述四项评分相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康复治疗时间延长在M3及M6时两组的同前比较四项评分变化明显,但B组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基于神经发育疗法的基本理论,以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理论为指导编排了音乐节律操。在音乐节律操的训练过程中强调呼吸训练训练以集体操的形式进行,融入了韵律和音乐等元素。通过大量的呼吸练习、反射性抑制自我牵伸、节律运动、体式转换等任务的练习,达到了通过改善肺功能而提高肌力、缓解痉挛的目的,从而改善了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引导式教育,音乐节律操,偏瘫,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肌、语言认知训练结合运用在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中的价值。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时段医院接受的智力低下儿童中纳入60例,经抽签法均分,n=30例/组。参照组开展传统训练,研究组以语言认知、口肌两种方式结合训练为主。分析语言功能发育情况(DQ)、S-S语言发育迟缓、格赛尔发育量表GDS等评分。结果:研究组DQ、GD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S-S语言发育迟缓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口肌、语言认知训练全面应用在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中,语言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利于更好的康复。

  • 标签: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智力低下 语言康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口腔肌肉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在临床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过程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优势。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语言康复治疗的智障儿童70例作为对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人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只是干预方式和措施有所不同。对照组采用简单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采用口腔肌肉训练。对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方法中的语言发展商数(DQ)与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发展商数(DQ)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优势。结果 分别比较康复干预的效果,我们发现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观察组患儿在S-S法中的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语言DQ和语言表达DQ有显着提高(P<0.05),但在S-S法中语言理解和操作能力无显着差异DQ(P>0.05),康复干预对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高度相似。结论 临床智力低下儿童在疾病干预和语言康复过程中,在语言认知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后,其语言表达功能普遍得到好转和改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发展得到改善。晋升。 ,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比较突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 标签: 口肌训练 智力低下 发育迟缓 语言认知训练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口腔肌肉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在临床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过程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优势。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语言康复治疗的智障儿童70例作为对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人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只是干预方式和措施有所不同。对照组采用简单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采用口腔肌肉训练。对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方法中的语言发展商数(DQ)与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发展商数(DQ)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优势。结果 分别比较康复干预的效果,我们发现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观察组患儿在S-S法中的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语言DQ和语言表达DQ有显着提高(P<0.05),但在S-S法中语言理解和操作能力无显着差异DQ(P>0.05),康复干预对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高度相似。结论 临床智力低下儿童在疾病干预和语言康复过程中,在语言认知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后,其语言表达功能普遍得到好转和改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发展得到改善。晋升。 ,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比较突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 标签: 口肌训练 智力低下 发育迟缓 语言认知训练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取常规躯干训练及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6MWT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提升。

  • 标签: 本体感觉促进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 脑卒中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身心训练对预防军事训练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0例身心健康的军人,将其分成两组。干预组除常规军事训练外,还进行了机能性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则继续进行常规的军事训练。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对参训人员进行人格分析,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自我效能评价量表以及功能动作筛选(FMS)测试得分系统,对干预组展开训练前后的比较研究,利用训练伤调查问卷和医生诊断,对两组在训练后的受伤情况展开比较研究。结果:干预组的SCL-90各项因素中,焦虑、偏执、恐惧3个因子及自我效能量表测验与训练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50名人员在训练前后进行了功能动作筛选测试,结果显示,除了直线弓箭步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6个测试动作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8周的训练,SCL-90中的焦虑、偏执、恐惧3个因子,自我效能感,FMS评分以及训练伤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身心功能介入训练运用了当前比较先进的培训思想与方式,可以提高参训人员的心理与生理功能的适应能力,进而预防和减少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 标签: []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 军事人员 功能动作筛查 军事训练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患实施行为干预+心理指导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6-2023.6,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30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联合组:行为干预+心理指导,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评估GAS、BPRS、ITAQ评分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良好,GAS、BPRS、ITAQ评分相对更优,结果比较P<0.05。结论: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指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它们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水平。

  • 标签: 行为干预 心理指导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振动排痰联合心理干预对其肺功能、希望水平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振动排痰,对比两种干预措施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测量对焦虑症心理护理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心理状态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盲选的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焦虑症心理护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测量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应用价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结论:护理人员采用心理测量的护理治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和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测量 焦虑症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测量对焦虑症心理护理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心理状态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盲选的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焦虑症心理护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测量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应用价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结论:护理人员采用心理测量的护理治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和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测量 焦虑症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取中医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94例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取自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小组,其中参考组施行常规西医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本组行中医康复训练治疗,每组47例。对两个小组的干预效果予以比较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生活质量对比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中医康复训练能够帮助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升治疗效果,且可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治疗有效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LDH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康复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P<0.05。结论:在LDH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加强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腰部核心肌力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