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术后的训练与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斜视术后的训练与预防

李亚桃

甘肃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  甘肃兰州  7302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斜视术后的治疗对视功能建立的影响。方法:15例斜视术后的儿童接受为期1年的视功能训练,采用戴镜矫正、电脑系统训练以及同视机进行训练,评估训练前后的矫正视力与双眼视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进行视功能训练后,视功能显著改善,知觉眼位显著改善,眼球运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斜视术后一般伴有眼球运动、调节和视功能异常,须进行斜视术后视功能训练,以巩固眼位和重建双眼视功能。

关键词:斜视;弱视;视功能;治疗

斜视是儿童当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双眼支配眼球的肌肉共济失调而导致两只眼睛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从而导致视功能减弱[1]。双眼同时看物体的能力比较差,正视眼看物体影像时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因此,斜视不仅是美观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若不及时治疗,常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视觉功能异常与弱视,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2]。据研究结果表明,斜视的发病率在国外为2.7~7.2%,国内报道为1~1.5%,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儿童斜视治疗期可分为婴幼儿期、学龄前和学龄前。本研究探讨斜视矫正后如何预防斜视复发,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描述  斜视治疗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具体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斜视的程度和双眼视觉功能等来决定手术的最佳时间。如果有斜视导致的弱视,应首先治疗弱视,在矫正偏斜的眼位。治疗方法包括:配镜、遮盖、正位视训练,遮盖法是治疗斜视所引起弱视的主要方法,轻度斜视可带棱镜矫正[4]。正位视训练可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手术治疗目的主要是矫正第一眼位,眼肌手术包括放松或缩短一眼或双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眼外肌,如应考虑斜视度数的大小,斜视出现的频率、时间、集合功能是否良好,患者的年龄,融合控制的状态,双眼视功能状态[5]。斜视手术不仅为了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术后还要进行双眼视功能的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功能[6]。

2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中心就诊15例患儿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年龄3~7岁;其中男6例,女9例;术前诊断斜视伴有屈光不正,斜视度数三棱镜检查≥17度,需要行斜视手术者;斜视矫正术后对部分患儿进行戴镜矫正,眼位为正位,最后用同视机与三棱镜检查,儿童裸眼及戴镜状态下,斜视度数≤7度。

2.2 方法

    所有患儿术后定期复查视力情况以及屈光状态,眼位变化和双眼视单功能,如有的患儿随着外斜的矫正,眼位虽正了,但后面又出现了近视,在没有带矫正眼镜的情况下,眼睛调节力变少,导致斜视的复发。因为斜视手术只是调整了眼外肌的强弱,却没有从根本上恢复大脑的融合功能,也就是双眼视功能,所以斜视术后应采用电脑系统或同视机进行双眼功能训练。           

通过近代心理学和视觉电生理学的研究[7],让人们对这些训练方法有所了解。视网膜感受器对运动视标和亮度的变化的视标非常的敏感,也就是说根据眼位情况设置灯光亮度的变化,刺激画片的亮度存在一定差别,比如:时隐时现或一闪一灭;或者刺激画片不断地上下或左右运动[8],在进行融合训练时通过让双眼看到相似的两张图,利用多种训练运动方式使双眼产生融合及扩大融合范围,有效缓解视疲劳,为立体视的建立创造条件,让我们准确判断视野中的每个物体的方位和距离。

3 结果

3.1 斜视手术疗效   对15例斜视手术的儿童进行随访观察,具体疗效见表1[9]。

表1  15例儿童斜视手术的效果分析(例)

手术效果

内斜

外斜

有效率(例%)

Ⅰ级

7

3

77.9

Ⅱ级

2

1

15.7

Ⅲ级

1

1

6.4

3.2 儿童手术效果与其他因素的关联  对15例儿童进行斜视手术后,年龄、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年龄越小,视力较好,屈光状态较好,斜视手后的预后效果越好,详见表2。

表2  15例患儿手术效果和其他因素的关联

手术

年龄

年龄

视力

视力

屈光状

屈光状

效果

3-5岁

6-7岁

较好

较差

态较好

态较差

Ⅰ级

5

2

8

2

4

4

Ⅱ级

4

1

2

1

3

1

Ⅲ级

2

1

1

1

2

1

4 讨论

斜视手术训练双眼视觉功能的目的不仅仅是恢复美观,更是希望能将眼球位置恢复正常后,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双眼协调使用的能力及具有立体视,改善视觉状况。所以坚持斜视术后的视功能训练以及眼球运动训练、注视稳定性训练等于修复加强融合功能,建立立体功能,降低或消除再次手术的可能性,改善儿童整体视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综上所述,斜视手术只是斜视治疗的第一步,想要持久稳定的保持眼位正位、更好的建立恢复双眼视觉以及纠正小度数的眼位偏差、提高弱视眼的矫正视力,就需要术后有效的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使儿童重新建立双眼视功能。

 参考文献

[1]秦晶晶,伊世情,郑铀,范丽英.视觉功能训练在弱视及斜视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243-245.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20.23.112.

[2]李照明.儿童斜弱视的防治[J].幸福家庭,2020(08):7.

[3]王卉,钱晶,卞兰峥.年龄、斜视类型和斜视度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02):183-185.

[4]李淑琴.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8,37(36):80-82.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6.080.

[5]骆丹丹.不同类型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8):9334-9335.DOI:10DOI:10.16281/j.cnki.jocml.2017.48.020.

[6]郑雨蒙,张黎.斜视手术后立体视功能建立的影响因素[J].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068-2070.

[7]曾素云, 斜视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6): 23-25.

[8]王翠英,陈丽萍与邢华禹.同视机在双眼视功能检查的应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9(11): 107-109.

[9]高峰.影响儿童斜视矫正因素的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0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