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将前瞻性护理和全程安全转运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价值。方法 在 2019.4-2020.1期间选出 72例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将其分成 2组。参照组实施常规转运干预,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和全程安全转运干预。对比各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转运时间、救治等待时间等都要低于参照组,且观察组转运质量、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将前瞻性护理和全程安全转运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全程安全转运 急诊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综合产科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体重增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进行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进行产前综合产科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体重增长情况与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病人孕期体重增幅比对照组小,病人分娩结局改善,具体表现在顺产率比对照组高,胎儿出现窘迫概率、产后大出血概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综合产科护理能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体重增长以及改善病人分娩结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大力推广。

  • 标签: 产前综合产科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体重增加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应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 60例 新入职护士,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 ,实施常规培训)和观察组(30例, 实施教师标准化病人培训)。对比两组护士的应急能力。结果: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应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实施教师标准化病人培训,能够提高其应急能力,该培训方法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 标签: 教师标准化病人 护士规范化培训 应急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夜间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48例,常规组24例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24例患者采用夜间护理方式,比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对,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试验组在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夜间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对家属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符合临床需求。

  • 标签: 夜间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应用循证护理对于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这种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将2020/11-2021/11期间治疗的22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10例和加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110例。探究患者术后出现DVT概率及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24hD-二聚体D-D)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的直肠癌观察组患者比术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出现DVT的概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APTT与PT指标更高、D-D指标较低(P<0.05)。结论: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能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恢复并减低患者患有DVT概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直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晚期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开展纽曼系统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我科住院患者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入组,均接受介入治疗,以动态分组法均分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给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术后给与纽曼系统护理模式,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绪状态。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介入治疗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年轻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人使用不同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19年12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年轻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人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然后对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分为2组,实验组10例,用12mg/(m2·d)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对照组10例用8mg/(m2·d)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消胃肠道反应、感染、肾功能损害、出血和心脏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均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死亡率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

  • 标签: 年轻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死亡率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病人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11 月期间采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 126 例纳入本文实验,将 126 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意义, P 〈 0.05 表示。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具有差异, P 〈 0.05 表示。 结论: 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常见的包括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营养液污染、技术较差、进针角度较大或深,封管方法不正确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AMI患者108例,将其分为常规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单元护理组(B组)给予单元护理,比较其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B组应对方式评分优于A组,且B组自护能力总分为(123.14±4.99)分,与A组(110.74±4.92)分及治疗前(98.14±3.71)分均存在明显差异,满意度也高于A组。结论 心内科采用护理单元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护理,对提高患者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均有明显益处,同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单元 急性心肌梗死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及认知行为疗法对年轻卵巢癌病人治疗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12月为研究时间,选取研究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年轻卵巢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中医护理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护理前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前对比结果表示,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细微(p>0.05),干预后明显提高,但组间相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年轻卵巢癌 中医护理 认知行为疗法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联合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睡眠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9.01至2019.12时段内诊疗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病人,划分为甲组(43例)和乙组(43例)。甲组仅为常规护理,乙组为连续护理联合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估病人睡眠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患者血压水平和睡眠质量均优于第2天,但乙组改善幅度明显超过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病人,连续护理联合24h动态血压监测模式,既可增强病人睡眠质量,还可稳控血压,促进疾病恢复,可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 24h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病人 原发性高血压 睡眠 血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