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学治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新辅助化学治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结果:在临床指标方面,一年内,实验组的复发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在近期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治疗中,行新辅助化学治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新辅助化学治疗 宫颈癌根治术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案例讨论室教学法应用在肾病内科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教学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我院见习的学生9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参照与研究两组(n=49),其中参照组采取传统带教,研究组采取案例讨论式教学,观察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较参照组高(P<0.05)。研究组带教学生满意度(93.88%)明显较参照组(77.55%)高(P<0.05)。结果:将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应用在肾病内科的教学当中,可全面提升见习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与实践操作水平,同时在学习满意度方面也显示出较高水平。

  • 标签: 案例讨论式教学 肾病内科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在胸心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我院胸心外科实习的护生126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人,观察组采用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成绩 以及2组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在理论考试以及操作考试中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2组学生对于教学效果评价中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课程思政 四环五步教学法 胸心外科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现有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双标)的改进,探索一种稳定且易于辨认的显色方法,便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方法改进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分别使用二抗链接的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底物显色酶,底物分别选用固红(AP-Red)和二氨基联苯胺(DAB),在显微镜下次序控制双标显色,观察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中第一标记AP-Red的红色与第二标记DAB的棕黄色反差大,背景低,易于分辨。两种颜色标记的同一部位呈现砖红色,易于表示双标部位。统计显示在肺腺癌组织标本中,以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为主,约占80%。结论改进后的显色系统建立了简便、可靠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新方法。标记结果可以清晰稳定显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腺癌组织中分布情况,便于进一步研究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肺腺癌肿瘤 巨噬细胞 化学双标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当作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诊断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结果和病理学诊断进行比较,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高于放射免疫测定法,P

  • 标签: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甲状腺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显示肿瘤细胞及间质成分中的应用。方法选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已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证实诊断的乳腺、肺、肾、胃、膀胱、淋巴结、软组织等器官肿瘤组织石蜡块共30例,重新包埋,切片厚4μm。进行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结果上皮来源肿瘤主质和间质分界清楚,癌细胞常形成细胞巢,压迫周围网状纤维,癌细胞巢常被网状纤维包裹,形成大小不等的巢状,条索状结构,巢内癌细胞不产生网状纤维。结论肿瘤的间质成分反应程度是随着肿瘤的发展而发展,网状纤维的形态变化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有关。增生的网状纤维对癌巢形成的包裹状态,提示网状纤维增生可能是机体对病灶的防御性免疫反应。

  • 标签: 网状纤维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肿瘤细胞及间质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乙肝病毒血清学的检验效果。方法:以100例乙肝患者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验,给予实验组(5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阳性率为62.00%,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定性、定量检测率分别为60.00%、52.00%、24.00%、42.00%和60.00%,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对于乙肝病毒血清学的检验效果更加显著,更加有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肝病毒血清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经我院检查确诊为乙肝病毒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给予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检测,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血清阳性检出率以及血清定性定量情况。结果化学发光法的血清阳性检出率为97.50%,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样性检出率的81.25%;化学发光法的血清定性定量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将化学发光法应用到乙肝病毒血清检测中的血清阳性检出率更高,且检测结果更具代表性,对临床早期发现乙肝病情表现并实施对应的治疗措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肝病毒血清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科疾病诊断应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组、月经不规则组、闭经组),再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女性为对照组,均进行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子宫异常出血组、月经不规则组、闭经组性激素六项指标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且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诊断应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效果显著,有利于区分子宫异常出血、月经不规则、闭经,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电化学发光 性激素六项 妇科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八年制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CBL教学法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38名正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临床见习的八年制学生,以习见小组为单位,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9名。使用常规教学与CBL教学法,结合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教学方法满意率为94.74%,与对照组的63.15%相比优势明显;对照组各项成绩低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使用CBL教学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八年制 临床见习 CBL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论免疫组织化学(IHC)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应用在淋巴结结核病理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4月到2020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为淋巴结结核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集淋巴结结核病理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并将所有病理组织随机分为2份,分别设为A组(IHC检验)和B组(PCR检验),比较效果。结果 A组检验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和B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IHC和PCR技术均可实现对淋巴结结核的病理学诊断,且操作简单易行,临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 标签: IHC PCR 淋巴结 结核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液检验中干化学分析仪结合尿沉渣分析仪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20年6月到2020年12月接受尿常规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探究。100例患者均认可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检验方法分别涉及到干化学、尿沉渣法以及联合检验方法。对比不同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结果:干化学和尿沉渣法的单独检验结果阳性率差异不明显,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验方法相对于两种独立方式而言均具备明显的检验结果优势,检验结果可靠性更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应用于尿液红细胞检验具备较高的检验可靠性,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尿常规 红细胞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生化免疫检验过程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的指标水平。结果:在血糖水平方面,实验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胰岛素水平方面,实验组在空腹状态、餐后2h上均低于对照组,在餐后1h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生化免疫检验过程中,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进行检验,其效果明显,能有效确保检测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7月份58例住院患者的新鲜中段晨尿标本,均采用显微镜与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1)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的准确率为86.21%,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为82.76%,二者联合检测为96.55%,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的准确率, P<0.05。(2)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二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分别为13.79%,17.24%,和3.45%,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测在尿红细胞筛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准确率 假阴性率 尿液红细胞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