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改进精神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执行合格率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2019年 9月起进行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执行合格率 ”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精神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执行合格 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将活动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的静脉输液执行合格率明显上升 。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输液操作的合格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静脉穿刺的患儿护理干预对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治疗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静脉穿刺的患儿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促进输液顺利完成,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静脉输液 依从性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80例急诊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进行传统的一般护理,实验组则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于此次护理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 标签: 系统化护理干预 急诊静脉输液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PDA输液及采血使用率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620例妇科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10例)与对照组(n=310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护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需要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指标为PDA使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的观察组妇科患者PDA使用率为98.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DA使用率8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升PDA使用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妇科 PDA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流行性感冒患者输液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感冒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环境、自信心、自我认知以及病情控制感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静脉炎、局部渗血的总发生率(43.33%)明显高于观察组(6.66%),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流行性感冒患者输液过程中起到显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流行性感冒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间本院行淋巴瘤化疗患者中挑选76例展开研究,随机分至两组,对照组行PICC置入,观察组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结果:经数据分析,观察组并发症产生率同对照组相较而言,优势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淋巴瘤化疗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血液肿瘤患儿给予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PA)以及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我院血液肿瘤患儿中随机抽取76例,分为2组,均接受TIVP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85.92±5.15)次,满意度(80.45±5.27)分。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96.32±3.84)次,满意度(94.48±6.76)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对照组SF-36(76.54±5.56)分,SAS(38.35±3.20)分。观察组SF-36(87.95±4.20)分,SAS(32.12±2.97)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3)对照组外漏2例(5.26%),阻塞2例(5.26%),血栓2例(5.26%),感染3例(7.89%),合计9例(23.68%)。观察组阻塞1例(2.63%),感染1例(2.63%),未见外漏、血栓0例(0%),合计2例(5.26%)。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儿采取TIVPA以及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从而减轻患儿痛苦,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穿刺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血液肿瘤 儿童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在肿瘤化疗病人中应用广泛的重要设备。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总结了其护理措施,并探讨了其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前景。我们发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感染风险。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护理措施,并对其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肿瘤化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肿瘤化疗 应用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中 PDCA循环干预的 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行全麻术后的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治的时间为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 将每年设为一个轮转周期,每年选取 30 例患者,直至 2019 年 2 月结束 。将三组干预后的管道脱落情况与复苏室停留时间进行对比 。结果:经分析,三组的导管脱落率相比具有差异性 ( P< 0.05); 三组在复苏室停留时间具有差异性 ( P< 0.05)。结论:给予全麻术后的 患者 PDCA循环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管道护理 麻醉复苏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中 PDCA循环干预的 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行全麻术后的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治的时间为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 将每年设为一个轮转周期,每年选取 30 例患者,直至 2019 年 2 月结束 。将三组干预后的管道脱落情况与复苏室停留时间进行对比 。结果:经分析,三组的导管脱落率相比具有差异性 ( P< 0.05); 三组在复苏室停留时间具有差异性 ( P< 0.05)。结论:给予全麻术后的 患者 PDCA循环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管道护理 麻醉复苏室
  • 简介:摘要:在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有许多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管道脱出、管道堵塞等,阻碍神经外科患者的康复,增加他们的痛苦。在神经外科护理领域,需要了解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观察120例神经外科手术、分析风险因素和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下所述:

  • 标签: 神经外科 管道护理分析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胆外科患者,为保证管道使用的质量,提出循证护理措施,就如何提升肝胆外科管道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8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均留置管道,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意外脱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满意率观察组大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外科肠道护理具有显着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适应各种管道的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以外情况的发生,从而改善整体医护品质。

  • 标签: 肝胆外科 管道护理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思维导图式宣教应用于植入式输液港患者护理中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本科室HIS系统中选择2021.01-2021.07期间收治接受植入式输液港患者68例,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34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另外34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常规组主要按照植入式输液港护理要求开展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主要接受思维导图式宣教干预,分析两种不同干预模式分别产生的临床影响。结果:常规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心理弹性评分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式宣教应用于植入式输液港患者护理中,可以促使患者植入式输液港相关知识掌握度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促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愉悦的健康心态,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植入式输液港 思维导图式宣教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肿瘤化疗患者预后状况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8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主体,基于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9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应用下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实验组低于常规组,数据比较,P<0.05,实验组更佳。结论: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肿瘤化疗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合病情特点予以相应的护理管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肿瘤化疗患者 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化疗中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植入输液港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案例分析方法。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中1例出现囊袋缝合处切口裂开。结论乳腺癌化疗中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应用较为方便,在今后的应用中,更要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B超定位 植入 输液港
  • 简介:摘要   目的:在儿童门诊输液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叙事护理教育,使用一些方法降低儿童静脉输液后,拔除针头遗留的皮下淤血导致皮肤青紫的改变。方法 组织输液室护理成员7人成立“拔萝卜”组,成员构成为:护士长任组长指导工作,高年资护士3名低年资护士3名,针对患儿拔针后遗留皮下淤血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数据的收集,分析患儿拔除针头后形成皮下淤血的原因,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措施后,两组穿刺后皮肤皮下淤血率进行对比,拔除针头后的皮下淤血率由原来的%降低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 品管圈活动联合叙事护理教学使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得到了提高,家属能清楚的了解按压的时间和力度,使用卡通人物贴画等措施提高了的患儿的按压时配合度,输液的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的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品管圈;小儿输液;叙事教育;皮下淤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对于肿瘤科静脉输液治疗患者而言,采用环节质量控制护理应用价值。方法:择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静脉输液治疗患者,n=160例,依据奇偶法均分两组,甲组常规静脉输液护理、乙组联合环节质量控制,分析应用效果。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质量较优(P<0.05)。结论:对于肿瘤科静脉输液治疗患者而言,采用环节质量控制护理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风险 静脉输液 环节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