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7月-2014年12月对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根治术患者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观察和护理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中耳乳突炎 乳突根治术 护理
  • 简介:患者1女性,26岁。因“反复耳闷胀感伴耳钝痛半年”于1999年6月就诊于我科。俭查:右外耳道可见大量胆脂瘤样上皮及肉芽组织堆积,鼓膜结构窥视不清。听力检查证实为右耳轻度传导性聋。颞骨CT扫描显示右外耳道骨部软组织团块,伴外耳道后壁骨质破坏。遂行外耳道成形术及耳甲成形术。术中见鼓膜内陷粘连,未见穿孔,去除病灶并磨除破损骨壁,缺损部位以颞筋膜覆盖以达上皮化。术后给予咽鼓管吹张,听力好转。术后病理提示为外耳道胆脂瘤。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

  • 标签: 外耳道胆脂瘤 骨质破坏 乳突 外耳道成形术 听力检查 外耳道后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3例慢性中耳炎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术前的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可保存或提高患耳的听力。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耳炎患者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并分析再根治手术的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5例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详细病史、影像学资料、听力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术腔和听力恢复等情况。结果35例术后不干耳患者全部行术前颞骨CT检查及纯音测听检查。34例患者(97.1%)本次手术行开放式再根治术+鼓室成形术,1例(2.9%)行完壁式再根治术+鼓室成形术,30例(85.7%)行耳甲腔成形术。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前次手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术腔开放不完全、病灶清除不彻底。有25例(71.4%)存在胆脂瘤复发,26例(74.3%)存在面神经嵴偏高。病变残留或复发位置主要位于上鼓室或上鼓室前腔、后鼓室、镫骨底板周围、圆窗膜或圆窗龛周围、中鼓室、鼓窦或鼓窦入口、面后气房、迷路周围气房等部位。所有35例患者术后均达到干耳,未再复发。结论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为:耳甲腔未成形,术腔与外耳道口未形成合适的比例;前次手术为避免手术并发症,重要部位解剖暴露不充分,导致隐匿部位的胆脂瘤残留。再根治手术应首选开放术式,轮廓化形成碟形术腔,彻底清理隐匿部位的病变,磨低面神经嵴。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修正手术 中耳炎 胆脂瘤
  • 简介:摘 要:本文分析了硅外延片量产过程中发现的一种胞状结构微观缺陷——缺陷的测试方法。与外延片常见缺陷不同,作为硅外延晶格体缺陷中的不均一性畸变,该缺陷具有表征检测信号弱和生产环境中不易检测的特点。本文针对缺陷在生产检测阶段极易漏报的特征,通过微缺陷数据分析,结合扫描表面检查法(SSIS),研究通过排除延伸光散射体(XLS)和边缘无效测试区信号干扰的检测方法,使硅外延缺陷的无损批量检测具备了可行性。

  • 标签: 单晶硅 硅外延微缺陷 乳突 无损检测技术 颗粒计数法 直射光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电针组穴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取穴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用组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

  • 标签:   乳突组穴 面神经炎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电针组穴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取穴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用组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

  • 标签:   乳突组穴 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泌性中耳炎中耳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并为医护人员制定护理方案提供支持。方法 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我院选择50名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且接受中耳手术的病人,所有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范围内。对抽签的方法进行利用,以此将病人随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25名病人。将组别作为参考依据,分别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在护理结束后,统计两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明确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手术病人采取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因此应对该种护理方法性正确认知,并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乳突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综合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中耳炎根治术患者进行护理中将全程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选入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进行中耳炎根治术患者56例为对象,随机数表均分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8例,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期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 全程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中耳炎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临床收治的中耳炎患者共计60名,按根治术治疗背景挑选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组,即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0名。常规组提供基础护理,实验组提供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对比患者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的舒适度评分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中耳炎患者行根治术下落实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舒适度提升,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应用。

  • 标签: 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性切除同期行背阔乳房再造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论对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同期行背阔乳房再造术患者加强术后护理是确保乳房再造存活的关键。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乳房再造术 背阔肌皮瓣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度、成活率等方面的影响价值,为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舌癌术患者,总计60例。结合口腔护理方法进行60例舌癌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舌癌术后患者接受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30例舌癌术后患者接受个体化口腔护理。对比2组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度、语言表达效果、成活率、患者满意度评分、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清洁优良率、患者满意度评分、语言表达优良率以及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口腔常规护理,个体化口腔护理的应用可以提高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度、成活率,利于患者语言表达,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舌癌术 口腔清洁度 肌皮瓣成活率 个体化口腔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眼轮匝联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一期修复较大睑黄瘤切除术后上睑前层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上睑较大睑黄瘤患者14例共23只眼,年龄41~68岁,平均52岁。根据睑黄瘤位置和上睑皮肤松弛情况设计2条重睑线,以标记拟切除组织。彻底切除睑黄瘤,根据缺损大小,将拟切除组织设计成以上方眼轮匝为蒂的,推进修复缺损,最后行重睑成形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4例23只眼皮均成活,均获3~24个月随访,见色泽、质地正常,无明显臃肿,术区切口瘢痕不明显,重睑形态自然,效果满意。无一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利用上睑松弛组织设计以上方眼轮匝为蒂的改良联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进行修复,可修复上睑较大睑黄瘤切除后的眼睑前层缺损,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在确切去除病灶、减少复发的同时,改善眼睛形态、避免术后臃肿等并发症。

  • 标签: 外科皮瓣 眼睑肿瘤 上睑皮肤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股前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院2021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股前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30例列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为2组,命为实验组,比对组,一组设定15例,比对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比对组之上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分析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①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情况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股前肌皮瓣移植 修复 口腔癌 手术缺损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8~48岁,平均31岁.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6例,修复部位为跟部、踝周及足背近侧,最大面积8.0cm×10.0cm,其中2例为内踝及跟部肿瘤扩创后有肌腱外露、1例为足背Ⅲ度热压伤、3例为电接触伤致足背肌腱及骨外露.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1例,面积13.0cm×作者单位:750004银川,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15.0cm,带腓肠肌以填充膝部电接触伤去骨后的腔隙.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3例,最大面积10.0cm×12.0cm,其中修复同侧烧伤后胫骨外露1例、以交腿方式修复对侧足贴骨瘢痕1例,电接触伤致髌骨外露1例.逆行前臂外侧神经营养血管4例,最大面积12.0cm×8.0cm,均为电接触伤致手腕屈侧肌腱外露.

  • 标签: 皮瓣修复 皮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四肢创面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背肌腱
  • 简介:自Esser在1931年提出带蒂肋间神经血管束的概念以来,游离和岛状肋间血管穿支陆续用于临床。1994年,Gao等首次报告使用带窄蒂的腹部进行组织修复,该血供来源于肋间后动脉神经血管束发出的外侧支,蒂部包含第4~7肋间穿支。目前,这种肋间穿支带蒂在修复肘关节前部缺损中的应用极少见报道。自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我院收治5例肘前部缺损患者,应用第7~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进行修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带蒂腹部皮瓣 肋间后动脉 皮穿支 神经血管束 创面 组织修复
  • 简介:目的介绍指背神经营养血管辩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皮肤缺损情况,在近节指背切取包含指背神经及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逆行修复创面。结果15例有14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成活无臃肿,质地软,供区无并发症,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结论该辩不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操作简便,手术一次完成,是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背神经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指损伤
  • 简介:我院于2005年4月-2007年2月,应用掌背动脉修复2-5指中近节皮肤软组织3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修复 缺损 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