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的8 005份胎儿的样本,所有样本均经多重缺口-PCRPCR-反向斑点杂交法、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等方法确诊基因型,同时应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作为地中海贫血常见突变位点的验证平台进行平行检测。分析基因检测结果,并比较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与传统方法对于地中海贫血常见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传统方法共检出地中海贫血阴性样本1 939份,阳性样本6 066份,其中包括α-地中海贫血4 513份、β-地中海贫血1 475份以及αβ-地中海贫血78份。经软件首次判读,PCR-流式荧光杂交方法共判读成功7 845份,与传统方法比较,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首次判读失败的160份样本经复检或人工复核数据后均可成功正确判读。结论PCR-流式荧光杂交方法与传统方法对于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常见突变位点的诊断效能无差异。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PCR-流式荧光杂交 液相芯片 产前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细菌性阴道炎使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效果及细菌类型。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10月~2021年2月,共选取12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入选的患者均接受了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分别纳入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比两组的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检出率,以及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检出率。结果 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是90.00%、78.33%,PCR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在PCR检验中,共分离出144株致病菌;在细菌培养检测中,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PCR组中分离出113株革兰氏阳性菌,29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78.47%、20.14%,存在显著差异(x2=98.019,P=0.000)。细菌培养组中分离出67株革兰氏阳性菌,25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69.07%、25.77%,存在显著差异(x2=36.468,P=0.000)。两组检测出的结果中,均显示致病菌占比从高到低排列的前5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PCR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94%、27.78%、15.97%、11.11%、6.94%,细菌培养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9.59%、17.53%、24.74%、12.37%、8.25%。两组对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B群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PCR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结论 检验细菌性阴道炎时,使用PCR检验法比采用细菌培养法的效果更佳,尤其对棒状杆菌和肠球菌的检出率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检验效果 细菌类型
  • 简介:以悬钧子皮下盘菌等总基因组DNA为皮下盘菌属(HypodermadeNot.)及其近似类群RAPD体系优化的模板,对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等反应体系以及退火温度和时间、延伸时间、循环次数等扩增程序条件进行优化,寻找出适合此类菌物RAPD-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和最佳扩增程序.

  • 标签: 皮下盘菌属 齿裂菌属 散斑壳属 RAPD-PCR反应条件 优化
  • 简介: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16、18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对宫颈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确诊的宫颈癌患者140例,癌前病变10例,以及正常对照者35例.采用改良通用引物PGMY和PCR-反向点杂交法对宫颈活检组织进行HPV基因扩增与分型.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血浆HPV16、18DNA水平,观察HPVDNA的感染率和病毒含量,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在宫颈组织HPV16、18阳性患者中,血浆HPV感染率分别为57.9%和23.8%.随着宫颈癌临床病期的发展,血浆HPV16DNA检出率逐渐增加(P〈0.001),但病毒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277).血浆HPV18病毒检出率和病毒拷贝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P=0.609,P=0.512).结论血浆HPVDNA定量检测是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对宫颈癌的诊断和预后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血浆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一步法体外扩增结合Southem杂交检测M53鼠肺支原体标准株,设计一对特异寡核苷酸引物及探针,合成、纯化、建立了特异、敏感、快速的检测手段。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显示鼠肺支原体M53株基因组DNA710bp特异谱带。对50只SD大鼠进行检测,结果PCR方法检出率高于分离培养法,扩增产物行Southemblot杂交验证,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可与膜上特异靶DNA序列杂交,而阴性对照无杂交信号。特异性实验检出10pg的DNA。充分说明一步法PEN,具有高度、特异、灵敏、快速等优势,适应与大、小鼠监测中应用。

  • 标签: 支原体 鼠肺 SD大鼠 检出率 体外扩增 分离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在本院确诊的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细菌培养法和PCR检验法完成阴道细菌检验。对比检出率。结果PCR检验法检出率(85.00%)高于细菌培养法(66.00%)(P值<0.05)。结论PCR检验法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更好。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RT-PCR在流感病毒检测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确诊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咽拭子、相关机构提供的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分析,使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及检测的准确率。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乙型流感病毒呈阳性,且结果与其他病毒未见交叉情况。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不同浓度乙型流感病毒敏感度较高,检测的准确率是86.96%(20/23)。结论:荧光定量RT-PCR检测流感病毒的敏感度、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疾病筛查的依据,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RT-PCR 流感病毒检测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由于多重PCR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新型技术手段合理运用的全新产物,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更是极大层面上地为之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应用效能以及优势体现,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基础引导以及帮助,减少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合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更是从多重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价值、多重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三个角度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主要也是为了能够带动之后相关技术手段的有效与全面发展。

  • 标签: 多重PCR技术 病原微生物检测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肿瘤早期诊断需求,基于高通量DNA甲基化PCR技术开展了肿瘤分子诊断研究。我们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位点,识别出与肿瘤相关的甲基化异常模式。我们采用了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PCR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了对大规模DNA甲基化位点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对一系列肿瘤样本进行了DNA甲基化PCR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这项研究为发展更准确和高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肿瘤早期诊断 甲基化PCR 高通量 甲基化异常 敏感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采用 实时 PCR检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HPV )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 110 例,取样后对患者进行 HCⅡ( 第二代杂交式捕获法)和 实时 PCR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临床选择 实时PCR检验方法和 HCⅡ(第二代杂交式捕获法) 诊断疾病,阳性检出患者分别为 75 例( 68.18% )、 50 例( 45.45% ), 实时PCR检验阳性率明显较高( P < 0.05 )。结论 临床采用 实时 PCR检验方法诊断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准 确度较高,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该方法可行性较高。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 PCR 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R检验法及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与观察。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具有典型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作为试验研究,检验时分别予以PCR检验法以及细菌培养法等检验办法。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检出结果。结果PCR检验法的检出率与细菌培养法相比显著偏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实施PCR,其检出率比较高,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法
  • 简介:目的探讨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与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的交叉反应情况.方法采用PCR法对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阳性粪样、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正常人粪样以及钩虫、蛔虫、鞭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粪样分别进行检测,评价PCR法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与钩虫、鞭虫、蛔虫等肠道常见寄生虫均无交叉反应.结论粪便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交叉反应少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现场查病和临床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日本血吸虫病 聚合酶链式反应 虫卵DNA
  • 简介:目的建立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TLV-I)PCR检测方法。方法采集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LT)病人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并与健康人PBMCs共培养分离HTLV-I;针对HTLV-I的gag和tax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HTLV-I。结果凝胶电泳检测到HTLV-I前病毒DNA的gag和tax片断。结论PCR法可快速、准确检测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

  • 标签: 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 前病毒 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