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病例多种生物样本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发热门诊 2020 年 1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 2 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技术,检测单日采集的咽拭子、血液、粪便、尿液标本的 2019-nCoV核酸。结果 2 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经核酸检测后, 2 例患者在发热后第 3~7天经咽拭子 /痰液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标本 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确诊,其中 1 例在发热后第 3天确诊。经治复查时间分别处于各患者发热后的第 7~15天, 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 1 例患者咽拭子检测阴性,其中 1例处于发热后第 7天; 2 例患者血液、粪便、尿液中均未检测出 2019-nCoV核酸。结论 通过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核算检测,患者在 7~15天期间单日血液、粪便、尿液中未检出 2019-nCoV核酸。

  • 标签: 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窗口,医院门诊的人流量大,患者就医的各种需求多、细、杂,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让患者门诊满意度不断提高,是一个较为负责和系统的难题,某市医院积极探索新型人文门诊建设,不断提高患者门诊满意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新型人文门诊  患者满意度  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长期后遗症负面影响及对策。方法:报告截取的时间区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是我院接收的6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30)和研究组(30),对其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后,前者以常规康复策略为主,后者加入中医康复策略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100.00%),与常规组(73.33%)对比更高,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手段进行治疗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 中医 西医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新型鼻胃管内固定技术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放射治疗第1天开始选取硅胶鼻胃管(建议留置体内小于45d)留置胃内注食流质,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每2周的营养指标情况,急性放射性食管黏膜损伤最早出现时间及治疗的连续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等级评价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的40 Gy与60 Gy时的各项营养指标评分、KPS评分(70~90分)、Ⅱ级以上胸痛发生率、患者6个月及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食管穿孔、食管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待到有进食困难等症状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进入中晚期,放射治疗具有创伤小,受到限制少的优点,现已成为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经过放疗射线照射,食管黏膜会出现水肿、充血和溃疡等现象,患者常常出现进食疼痛、吞咽困难,甚至造成食管穿孔,引发严重的饮食障碍,为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保障顺利完成放疗疗程,目前已经应用新型鼻胃管内固定技术42例,有效解决患者脱管的问题,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满意度。

  • 标签: 插管法,胃肠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食管炎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淋巴细胞(LYM)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2月住院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2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液常规、CRP、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差异。 结果:结果显示CRP的AUC最大为0.950、诊断临界值为10.7、敏感性85.2%、特异性93.5%、阳性预测值92.0%、阴性预测值87.9%、诊断效率89.7%;LYM的AUC为0.887、诊断临界值为1.48、敏感性88.9%、特异性71.0%、阳性预测值72.7%、阴性预测值88.0%、诊断效率79.3%。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CRP显著升高、LYM显著降低,两者均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CRP LYM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筹资水平的不断加大,资金的使用效率及基金的安全性已经越来越成为管理的重点及难点。本文通过对2014年新农合运行状况的分析,对重点及难点问题的监管提出管理的建议。方法通过对伊犁州各县市2014年新农合运行产生的报表资料汇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1、2014年平均参合率99.4%,参合人数为142.49万人。2、住院支出较上年降低2.3%,门诊支出较上年增长18.1%。3、自治区级、州级、乡级住院次均费用均超过自治区规定的增幅标准。4、住院病人流向分布逐步趋于合理。住院补偿基金流向以县级及县外所占比重较大,乡级比重较小。5、州级新农合定点医院住院总人次较上年减少13.6%;平均住院天数10.5天,住院次均费用较上年增长3.2%。结论及分析部分县市新农合住院实际补偿比均未达到自治区规定65%;各级住院次均费用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内部质控,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乡级住院人数和补偿资金占比较少,建议做好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乡村医疗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小病、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

  • 标签: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 医疗运行 分析
  • 简介:研究与探讨护士长在开展整体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护士长是工作在临床护理第一线的最基层管理者,是护理业务质量控制的直接实施者,其工作质量高低关系到整体护理能否切实开展、护理服务能否真正到位。

  • 标签: 整体护理工作 护士长 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全世界超过3.5亿患者共同面临的难题,随着糖尿病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SGLT-2能够重吸收近90%的葡萄糖,在维持血糖稳定环节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选择性SGLT-2抑制剂可以竞争性地与肾脏SGLT-2结合,进而降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增加尿液中糖含量的同时降低体内血糖。本文主要对SGLT-2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药物应用以及临床优势等几方面进行概述。

  • 标签: SGLT-2抑制剂 糖尿病 降糖 靶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特效药物,利巴韦林是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本文以1例使用利巴韦林后导致急性贫血的病例为基础,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利巴韦林导致贫血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和分析,为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利巴韦林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贫血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还面临诸多实际的问题,课程思政所起到的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这就要求我们要对目前的现实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办法及实施举措,真正使中药学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们的心田。本文通过对目前中药学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学课程思政的改革方法,进一步总结分析了中药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及实施途径,以期为提药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思政教育 中药学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治疗对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型毒品滥用者60例(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治疗的观察组(30例)与常规干预的对照组(30例),观察组心理状态及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健康知识认知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新型毒品滥用者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治疗,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健康知识认知,值得借鉴。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治疗 新型毒品滥用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适合内科病房的新型护理晨会交班模式。方法本病区自2014年1月在护理晨会交接班中实施新型交班模式,即夜班护士诵读交班内容责任护士反馈所交内容,经过12个月的试行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书写、护理安全、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等6方面比较护理质量,并在实施前后向科内16名护士发放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护士的自我感受。结果实行新型交班模式后,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护理质量较之前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新型交班模式实施后,使接班者能够提高注意力,明确掌握交班信息,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安全意识,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减轻了夜班护士背诵交班的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新型晨会交接班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也推动我国公共卫生管理水平进步。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具有重要价值。了解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实施公共卫生管理的效果,整合公共卫生管理力量,全面实施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措施,确保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科学以及高效。针对当前存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施公共卫生管理干预,促进疫情的有效管控。

  • 标签: 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公共卫生管理 宣传 行政管理
  • 简介:摘要在甲状腺外科中,以对甲状腺手术理念和最新的手术机械进行研究为目的,做此篇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及仔细从中总结中得出治疗甲状腺分化癌最好的方法目前为全切或甲状腺多发结节,这是目前最有效,也最安全的方法。甲状腺手术应用到了很多的手术器械,比如超声刀,双极电凝等。因为转变了传统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所以这种新型的手术疗法有很多的优势,让更多的患者愿意去接受这样的疗法,也给更多的人带去了健康,这种方法保护全切甲状腺与甲状腺旁腺,因为它的优势,所以被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精细化被膜解剖 超声刀 甲状腺手术 颈淋巴结清除术 双极电凝镊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联合感染防控的应用效果。方法:疫情期间,遴选我院院感科、ICU感染科、护理部中院感经验丰富、综合素养超群的医务工作者组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共 9人,负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联合感染防控管理工作。 结果:疫情期间我院无1例医务人员感染,无院内患者交叉感染。 结论:在面对重大突发新冠疫情的严峻时期,联合感染防控模式的积极应用,可起到最大程度的规避或降低院内感染率的作用,于疫情防控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联合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患者的筛查,探讨胸部 CT 在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 )高危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 统计分析 2020 年 1 月 28 日至 3 月 31 日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共 58 例同时接受胸部 CT 和 NCP 核酸检测两项检查。以核酸检测为金标准,计算 CT 筛查的灵敏度,评价 CT 筛查 NCP 的效果。 结果 58 例患者中, CT 筛查肺炎阳性共 24 例,其中 6 例认为 NCP 可能性很大。 24 例肺炎患者全部进行 NCP 核酸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最后确定 6 例 CT 疑似 NCP 感染患者中有 3 例确诊 NCP 感染,另外 3 例中, 2 例确诊为腺病毒肺炎, 1 例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其余 18 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3 例,支原体肺炎 10 例,过敏性肺泡炎 4 例,机化性肺炎 1 例。值得说明的是, 6 例 CT 疑似新冠肺炎病例首次 NCP 核酸检测只有 2 例呈阳性,另外 4 例隔 3-5 日复检有 1 例转阳性,剩余 3 例一直持续阴性,排除了 NCP 感染。 结论 从统计结果看, CT 检查灵敏度高、漏诊率低,这是其它检查仪器所无法比拟的,缺点是准确率低,特异性不高。虽然核酸检测准确性高,但时间上有延后性,使假阴性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治疗,容易造成病毒的二次传播,不利于疫情防控,给疫情防控带来困难。而 CT 检查虽然特异度不高,但 CT 能早期发现肺炎患者中的 NCP 疑似感染者,有针对性地对疑似 NCP 感染者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并采取隔离治疗。对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FTY720作为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代表,从一问世就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器官移植动物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主要作用机制是将淋巴细胞限制在周围淋巴器官中,以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达到免疫抑制的效果。在临床实验中,FTY720也表现出很好的免疫抑制疗效,与传统免疫抑制剂协同效果好、安全性耐受性好、不影响全身免疫功能等优点。

  • 标签: FTY720 免疫抑制剂 肾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