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分布的一种兴奋性谷氨酸受体,大量的研究表明,该受体对神经发生有重要的作用。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zoon),是成体重要的神经发生区,神经干细胞终身定居于此区。本文将就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况和相互联系做相应的分析总结。

  • 标签: NMDA受体 脑室下区 神经发生 神经干细胞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后实施安全有效的镇痛,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及早期哺乳。本文综合分析了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包括疼痛机制、客观因素、产妇心理素质、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从而探究了术后镇痛护理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疼痛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大黄,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蓼科,大黄属。《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凉血解毒,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可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中药大黄,尤其是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中药药理学 大黄 临床药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医院信息系统一定周期内必将面临进行升级切换的问题,本文从医院基础信息系统的切换原则、切换方式的选择、切换前的准备、切换方案的实施、切换后的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医院基础信息系统的切换。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系统切换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旨在加快患者疾病康复的速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5~2012年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皮肤瘙痒以及肺心病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通过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后,基本上病情能够痊愈,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血府逐瘀汤有着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等效果,主要治疗心悸怔仲、呃逆、头痛、胸痛以及胸中淤血等疾病,本文根据血府逐瘀汤的用药作用,运用在前列腺增生、皮肤瘙痒以及肺心病等方面,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新用 前列腺增生 皮肤瘙痒 肺心病
  • 简介:摘要鸢尾素(Irisin)是运动后从骨骼肌分泌的新型肌动蛋白,其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加能量释放,减轻体重,其在高血压、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总结近期鸢尾素的相关研究进展,希望鸢尾素能在更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突破点。

  • 标签: 鸢尾素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2例健康者和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尿MAlb及β2-MG定量测定。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24h尿MAlb排泄量和24h尿β2-MG排泄量逐渐增高。在糖尿病(DM)患者中24h尿MAlb排泄量与24h尿β2-MG排泄量成正相关(r=0.477,P<0.01)。结论24h尿MAlb排泄量和24h尿β2-MG排泄量联检有助于全面评估DM的肾脏损害,早期诊断DN。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常用诊断方法为B超诊断以及CT诊断,同时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理藜芦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柱层析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等,鉴定所得到化合物的结构。结论从大理藜芦中分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表红介藜芦碱,介藜芦碱,藜芦托素。为大理藜芦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大理藜芦 柱层析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全麻苏醒期躁动在20世纪60年代被Eckenhoff等首次报道出来,它会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并提高了自我损伤的风险。年龄、术前用药、麻醉用药、术后刺激、心理因素、手术等是引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应关注全麻苏醒躁动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并掌握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 标签: 全麻苏醒期躁动 影响因素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以其感染因素及特点为入手点,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围绕2011年至2013年前来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并出现院内感染的75例患者展开,对其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感染情况、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结果通过调查表明,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男性占比较大,男性49例,占比65.33%,女性26例,占比34.67%。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60岁患者、60~70岁患者(不包括60,包括70)、>70岁患者。各组别进行感染率分析,发现存在明显趋势,年龄越高越易出现医院感染。住院1~2个月的患者共29例,1个月以下为25例,2个月以上为21例。结论消化内科中,医院感染对患者临床治疗有严重危害,因此有效的预防十分重要。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大量的研究表明,正确的早期康复护理是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使大部分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进展做了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对骨科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6例患者,按照入院挂号的单双码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自理能力率为94.74%(36/3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骨科患者临床中,促进患肢的及早康复,强化患者的康复意识,使患者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 标签: 骨科 康复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术后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作为有创人工气道,防止气管切开感染的护理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从护理角度出发,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危险因素,预防感染、导管阻塞、气道狭窄、脱管等护理进行全面综述。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跟骨是人体最大的承载性跗骨,很容易受到损伤,多因高处跌落时足部着地,足跟遭受撞击所致。由于跟骨骨折的复杂性,其治疗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跟骨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减轻跟距关节的损伤程度,从而减少因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导致的功能障碍。内、外固定技术和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使跟骨骨折的治疗有了更多选择,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跟骨骨折分型简要分析,并对其骨折后治疗手段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合理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 标签: 跟骨 骨折 治疗 类型
  • 简介:摘要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ionchannels,ASlCs)是一类由细胞外质子(H+)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属于上皮钠通ENaC(epithelialsodiumchannels)/退化因子基因DEG(degenerin)通道家族的成员,广泛分布于神经及神经以外系统。在炎症、脑缺血、肿瘤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SlCs的分子结构与组织细胞分布特点、调控机制以及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部分阐明。本文对ASlCs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增进对ASlCs生物学功能和病理作用的了解。

  • 标签: 组织酸化 酸敏感离子通道 结构 功能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周围性面瘫,应用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罹患周围性面瘫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24例,分为两组,其中的观察组患者经由针灸全期治疗(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而另外的12例患者则使用了针灸的急性期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之于对照组的急性期针灸法,明显较高,因此将组间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对比,有差异性,有意义且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中,使用针灸全期治疗手段,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周围性 面瘫 针灸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弓形虫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欧、美、日等国高发病症。近年来,该病的免疫预防和治疗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其概况进行总结。

  • 标签: 弓形虫 流行病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04例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急腹症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VAS评分、心理焦虑程度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31%vs.71.15%,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和心理焦虑程度评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临床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