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肌骨超声对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展开,在其诊断中应用肌骨超声。结果:经相应检查后,参照手术病理(100%),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各类型形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在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中,肌骨超声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肌骨超声 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超声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8月-2022年08月到本院治疗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患者共10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95(95.00%)、灵敏度90/95(94.74%)、特异度2/5(40.00%);大部分患者肿块形状为椭圆形,肿块与四周皮肤组织间存在清晰界限能够分辨,而低回声合并边缘高回声特征明显,血流分级是I级的占比较多。结论:运用超声诊断模式,分析图像表现可对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实施高准确度鉴别,价值较高。

  • 标签: 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 超声图像 诊断价值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表型与治疗方法。通过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多表现为血压骤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休克症状,且常伴有大量出血。在治疗方面,本文综合分析了输血、液体复苏、止血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并强调了早期识别、快速干预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针对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产科失血性休克 危急重症 临床表型 治疗方法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结核病总体耐药、初始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状况,变化趋势及与耐药有关的因素,为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7两年中所有结核病人耐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7年两年中,住院患者的总耐药率为14%。在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17.2%,获得性耐药率21%;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序为异烟肼(28.1%),链霉素(30.9%),利福平(22.5%),乙胺丁醇(18.6%);各年龄组耐40岁下组耐药率32.8%;40~60岁组耐药率49.1%60岁以上组耐药率16.5%,耐药病人中,耐药率43.0%,多耐药27.2%,耐多药29.4%。结论我国东北地区人群结核耐药趋势总体情况严重,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仍属较高耐药水平,面临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

  • 标签: 结核病 耐药 相关因素 调查
  • 简介:益康唑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4种临床常见真菌存在较高的耐药性,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率分别为8.5%、22.2%、33.3%,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 标签: 临床深部 深部真菌感染 状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丹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致病菌的菌株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各科室送检的标本,采用微量生化管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根据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9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5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39株。结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检测耐药率增高,临床需加强细菌耐性检测。

  • 标签: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
  • 简介:恶性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多药耐药的发生。研究表明,多药耐药的机制十分复杂,P-gp、TopoⅡ、GST-π、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及p53基因突变等是肺癌产生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本文重点介绍非小细胞肺癌耐药因子及耐药逆转的对策,以指导临床化疗药物的筛选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率。

  • 标签: 肺癌 化疗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
  • 简介:自从6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提请与一名患有‘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美国籍男子乘坐同一航班的乘客及时到医疗机构作相关检查”的公告后,耐药结核病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耐药结核病?我国目前的对策是什么?

  • 标签: 耐药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国家质检总局 相关检查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生殖支原体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已出现耐药,且耐药率逐年增加,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的现象。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主要由23S rRNA单碱基突变所致,氟喹诺酮类耐药与parC、gyrA、gyrB、parE突变相关,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尚不明确。生殖支原体耐药发展迅速,如何控制其发展及寻找新药物治疗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文就生殖支原体耐药机制及其耐药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支原体,生殖器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已上市或正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抗菌新药概况,包括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制剂、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喹诺酮类、抗真菌新药、环脂肽类及抗分枝杆菌新药等九类抗耐药菌的新品种,介绍了27种新药的抗菌活性、耐药主要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新进展,为临床应用这些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 β-内酰胺酶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 糖肽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 简介:摘要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往往预后较差。肝癌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消除、平衡、逃逸三个阶段密切相关。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广泛进展和应用,为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带来了明显转机。但同时,药物治疗的耐药性随之而来。肿瘤细胞对药物反应性较差,是严重影响临床预后的一大问题。本文对肝癌免疫治疗中先天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潜在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抗药性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介绍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现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计1 371所医院的监测数据,对纳入统计的3 249 123株细菌的主要分析指标、主要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比较、重要耐药菌的检出进行分析。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他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或持平;耐药菌的检出率存在人群及地域性的差异;重要耐药病原菌检出率的地域分布具有一定规律。结论应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监管,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监测 检出率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已上市或正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抗菌新药概况,包括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制剂、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喹诺酮类、抗真菌新药、环脂肽类及抗分枝杆菌新药等九类抗耐药菌的新品种,介绍了27种新药的抗菌活性、耐药主要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新进展,为临床应用这些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 β-内酰胺酶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 糖肽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 简介:摘要病原体对某种药物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也可显示耐药性,称之为交叉耐药。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菌对一些常用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于那些应用时间越长,使用范围越广的药物,细菌的耐药性往往越严重。所以抗菌药物交叉耐药性应该引起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细菌耐药 交叉耐药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耐药基因突变。方法收集100例接受过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3年后的患者血清,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对扩增产物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100例患者中拉米夫定耐药67例,占67.00%;阿德福韦酯耐药22例,占22.00%;替比夫定耐药10例,占10.00%;恩替卡韦耐药2例,占2.00%,替诺福韦0例,占0.00%。结论慢性乙肝患者接受过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后,替诺福韦、恩替韦卡有较强抗病毒活性。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HBV) 耐药 抗病毒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结核杆菌耐药情况,探讨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1年至2004年在我院就诊的82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36.3%(301/829)。痰培养阳性患者中,初治患者179例。复治患者122例。单药耐药发生率为54.8%(165/301)。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为41.3%,获得性耐药率74.6%:结论抗结核治疗中方案不合理、合用药不规范、过早停药,都是引起耐药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2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集晨痰标本209例次,共分离出合格菌株67株,培养阳性率53.17%。其中13株G+球菌,G-杆菌5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为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主要致病菌。结论临床医生应参照血培养药敏的结果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呼吸内科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啶(LAM)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6例拉米夫啶耐药的CHB患者平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服用拉米夫啶1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连用96周。在治疗12周、48周、96周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V-DNA转阴,HBeAg转阴,HBeAg转换,ALT复常及治疗96周时阿德福韦酯耐药情况。结果治疗96周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DV+LAM治疗拉米夫啶耐药的CHB患者在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且耐药率低,安全性好。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药性 拉米夫啶 阿德福韦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