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XDRKP)耐药表型特点及相关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分离的3 201株肺炎克雷伯菌并根据已有药敏结果筛选116株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纳入研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梅里埃VITEK-compact 2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结果K-B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复核。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联合乙二胺四乙酸协同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eCIM)检测XDRKP碳青霉烯酶表型,并与碳青霉烯酶基因扩增结果比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IMP、blaOXA);氨基糖苷耐药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C、rmtD、rmtG、rmtH、armA、npmA、rmtB、rmtE、rmtF),氨基聚糖苷修饰酶基因变体[aac(6′)-Ib-cr];喹诺酮耐药基因:DNA解旋酶保护蛋白qnr家族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外排泵蛋白基因(oqxAB、qepA),氨基聚糖苷修饰酶基因变体[aac(6′)-Ib-cr];替加环素耐药Tet蛋白基因[外排泵蛋白基因:tet(A)和tet(L)],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tet(M)],替加环素修饰酶基因[tet(X)]。对照分析各XDRKP耐药表型与相应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到XDRKP 116株。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100%(116/116),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99.14%(115/116),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95.69%(111/116)、94.83%(110/116)、88.79%(103/116),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44/116)与替加环素耐药(3/116)检出率较低。mCIM联合eCIM试验结果与碳青霉烯酶基因扩增结果一致率95.65%(110/115)。各耐药基因阳性率:blaKPC 90.52%(105/116),blaNDM 10.34%(12/116),rmtB 81.90%(95/116),armA 2.59%(3/116),oxqAB 65.52%(76/116),qnrB 6.03%(7/116)、qnrS 12.93%(15/116)、aac(6′)-Ib-cr 7.76%(9/116),tet(A)21.55%(25/116)。其余各耐药基因未检出。匹配分析发现,共有65株XDRKP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不匹配,即抗菌药物耐药表型不能用携带相应耐药基因来解释。结论XDRKP中各类耐药基因的广泛分布和某些基因[如aac(6′)-Ib-cr、oqxAB]的多重耐药作用是广泛耐药产生的潜在原因。不同菌株针对同一类抗菌药物可能携带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此外,部分菌株耐药表型耐药基因不匹配,提示耐药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存在其他耐药机制也与XDR的产生有关。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广泛耐药 卡巴配能类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及医院感染控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经验。方法:我院于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集的 MDRKP临床分离株中,从中选择了 50株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用 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建立医院 PFGE指纹图谱库,分析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同源性。结果: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中,呼吸科和ICU占比最高,分别为 30.00%、 32.00%;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 16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除对阿米卡星、多粘菌素的耐药率低外,对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等 14种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 88%;通过 PFGE得到 16个谱型中, K12、 K13、 K4、 K7、 K10、 K16的分型构成比分别为 24.00%、 14.00%、 10.00%、 8.00%、 6.00%、 4.00%相对于其他 12个谱型较高,其中以 K12为优势谱型。结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同病区菌株的分布具有一致性,,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耐药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耐药表型,同时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策略,为后续工作中能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共计收集22株MDRKP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其耐药表型,同时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结果:22株MDRKP对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性,PFGE共分为8个谱型,K3为优势谱型,其次为K4,K5,K7,同源性≥80%中ICU数据为57.14%(4/7),呼吸内科为40%(2/5),总计81.82%(18/22)。

  • 标签: MDRKP 耐药表型 医院感染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耐药表型,同时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策略,为后续工作中能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共计收集22株MDRKP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其耐药表型,同时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结果:22株MDRKP对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性,PFGE共分为8个谱型,K3为优势谱型,其次为K4,K5,K7,同源性≥80%中ICU数据为57.14%(4/7),呼吸内科为40%(2/5),总计81.82%(18/22)。

  • 标签: MDRKP 耐药表型 医院感染 控制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临床分离株红霉素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及和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对住院儿童分离到的43株肺炎链球菌进行红霉素药敏试验,并用PCR法检测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B)、主动外排转运基因(mefA)。结果:43株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药敏试验40株耐药(占93%),3株敏感。红霉素ermB基因总检出率为76.7%(33/43),mefA基因总检出率为23.3%(10/43)。3株红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均未检出ermB基因和mefA基因;40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ermB基因和mefA基因的PCR检出率分别为82.5%(33/40)和25%(10/40)。共有35株肺炎链球菌检出ermB基因或/和mefA基因,其中单独携带ermB基因的耐药表型为25株(占71.4%);单独携带mefA基因的耐药表型2株(占5.7%);同时携带ermB基因和mefA基因的耐药表型8株(占22.9)%。结论:ermB基因和mefA基因同时表达或单独表达均可导致红霉素耐药,ermB基因表达是儿童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主要原因,mefA基因表达是造成对红霉素耐药的次要原因。红霉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基因ermB 基因mefA 红霉素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耐药表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间分离出的4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离出MRSA247株,占49.9%。其中对ERY及CLI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398株和337株。D-试验结果显示,MRSA诱导阳性率为70%、略低于MSSA的78.8%。MRSA的固有耐药率为96.9%,明显高于MSSA的74.4%。对LVX和CIP耐药分别为241株和226株。70株MRSAβ-内酰胺酶检测均为阳性。E-test试验测得24株结果为2μg/ml;11株为2.5μg/ml;6株为3μg/ml;1株为1.5μg/ml;仪器法结果显示,2株为0.5μg/ml,36株为1μg/ml,3株为2μg/ml,1株为4μg/ml。结论MRSA的临床分离率较高,且MSSA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高于MRSA。对喹诺酮类药物CIP及LVX来说,MRSA的耐药率远高于MSSA。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几乎全部产β-内酰胺酶。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经验用药比较局限,应参考实验室监测结果循证用药。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MSSA耐药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不同生物学表型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患者各种感染性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比较不同生物学表型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的差异。结果共分离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1435株,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株316株(22.0%)、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177株(12.3%)、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菌株113株(7.9%);标本来源以痰液标本最多,检出489株,占34.1%,其次为尿液标本,检出220株,占15.3%;科室分布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分别占21.8%、15.4%和10.8%。药敏结果显示:不同生物学表型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别较大,CR-KP的耐药率最高,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其次为ESBLs菌株,而HvKP菌株的耐药率最低,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10%。结论引起医院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较为广泛,可表现为多种生物学表型,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大不相同,因此,临床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重视病原学检查。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表型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3 a中呼吸科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总检出率为36.7%(94/256),2.2 产ESBLs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中介归于耐药) 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研究呼吸科肺炎克雷伯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

  • 标签: 克雷伯菌 内酰胺酶检测 检测相关
  • 简介: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对克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132株SA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了解SA对克林霉素耐药表型及其不同耐药表型菌株对15种药物的耐药情况,质量控制参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结果:132株SA对克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分别为敏感型(53株,占40.15%)、结构耐药型(57例,占43.18%)、诱导耐药型(22株,占16.67%),敏感型、结构耐药型的菌株数显著高于诱导耐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23,P=0.000)。3种耐药表型菌株对莫西沙星、利奈唑烷、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均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和呋喃唑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SA对克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分布不同,不同耐药表型菌株的耐药性不同,结构耐药型菌株的耐药性总体高于敏感型和诱导耐药型。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 大环内酯类 替加环素 诱导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合酶(IN)区主要耐药突变对HIV-1 CRF01_AE毒株耐药的影响,并比较与B亚型毒株的差异。方法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选择7个IN区突变或联合突变(T66K、F121Y、Q148K、N155H、G118R、R263K、Q148K/N155H),通过无缝克隆同源重组及点突变的方法引入到HIV-1 B亚型感染性克隆pNL4-3和CRF01_AE感染性克隆pGX002的IN区,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在MT2细胞上扩大培养并测定感染性滴度。检测4种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拉替拉韦(RAL)、埃替拉韦(EVG)、多替拉韦(DTG)、比昔格韦(BIC)对14株突变病毒的半抑制浓度(IC50)及其与野生型病毒相比提高的倍数。结果成功构建携带7个IN区突变或联合突变的B亚型和CRF01_AE质粒,包装获得14株重组病毒,感染性滴度为104~106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TCID50)/ml,在MT2细胞高效复制,上清液中HIV-1 P24抗原浓度可达830~2 700 ng/ml。5个突变或突变组合(T66K、F121Y、Q148K、N155H、Q148K/N155H)均可导致CRF01_AE和B亚型毒株对RAL和EVG高度耐药,与野生病毒相比IC50分别提高200倍和2 000倍以上,相同突变导致RAL和EVG对CRF01_AE的IC50提高的倍数均显著低于B亚型(P<0.01)。Q148K/N155H突变导致B亚型和CRF01_AE对DTG和BIC高度耐药,IC50提高50倍以上,其他突变对DTG和BIC的药物敏感性几乎无影响。结论构建了基于CRF01_AE和B亚型的14株携带不同INSTI耐药突变的HIV-1毒株,5个突变可导致对RAL和EVG的高水平交叉耐药,同一突变导致B亚型毒株耐药程度显著高于CRF01_AE毒株。Q148K和N155H突变组合可导致DTG和BIC的高度耐药,表明DTG和BIC耐药的遗传屏障高,可有效抑制携带INSTI耐药突变的毒株,且无明显的亚型耐药差异。

  • 标签: HIV-1 耐药突变 表型耐药性 整合酶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和临床表型情况。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并使用韦恩图统计药敏交叉耐药数据结果。结果:156株痤疮丙酸杆菌对四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中,17株对四种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全敏感,余139株对四种抗生素单一或多重耐药。其中二重耐药率为19.4%(27/139),三重耐药率为5.7%(8/139),四重耐药率高达28.1%(39/139)。结论: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存在多重、交叉耐药,可能与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作用机理相似有关。

  • 标签: 痤疮丙酸杆菌 抗生素 交叉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源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抗生素耐药表型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33株非O157 STEC菌株来自2011—2019年7个省份,包括青海、黑龙江(各1例),广西、山东(各2例),广东(4例),河南(11例),上海(12例),均分离自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微量肉汤法对非O157 STEC进行19种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进行O∶H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耐药相关基因预测。结果33株非O157 STEC分为19种O∶H血清型、17种MLST序列型;10株菌对1种或以上抗生素耐药,5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30.3%,10株),并检出阿奇霉素耐药菌株(12.1%,4株),但所有菌株均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共检出22种耐药基因,全部菌株均携带blaEC基因,并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blaCTX-M-15(3.0%,1株),首次检出fosA7基因。结论中国7省份33株人源非O157 STEC中存在多重耐药和阿奇霉素耐药菌株,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型,但均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志贺毒素 耐药表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目的:寻找和鉴定对顺铂耐药胃癌细胞的异常甲基化基因。方法:我们拟胃癌细胞和耐药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DNA甲基化芯片,对比分析两种细胞DNA甲基化表达谱差异,结合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技术验证获得的异常甲基化基因。结果:利用DNA甲基化谱芯片对胃癌细胞和耐药细胞两个细胞系的基因组DNA甲基化谱进行分析,发现1095个甲基化差异位点;并筛选出36个高甲基化,14个低甲基化修饰基因。然后通过MS-PCR方法对这50个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在细胞水平上又进行了验证分析,最终筛选出与甲基化谱芯片结果一致的14种基因,包括11种高甲基化和3种低甲基化修饰基因。结论:胃癌癌细胞发生顺铂耐药时,细胞基因组存在广泛的DNA甲基化修饰改变。

  • 标签: 胃癌 DNA甲基化 顺铂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1(ubiguitin-specific peptidase 41,USP41)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表达情况,及其与TNBC恶性表型及阿霉素敏感性的相关性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qPCR检测USP41在TNBC耐药细胞株及临床组织样本的表达情况。随后确定USP41分子高表达,并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Western blot及CoIP-MS等细胞生物学方法评价USP41在TNBC恶性表型及阿霉素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USP41在TNBC样本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USP41在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DA-MB-231/DXR中表达量高出近40倍,IC50值为6.86 μM。干扰USP41可显著增加MDA-MB-231/DXR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干扰USP41可显著的抑制细胞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克隆数量降低30%~80%,迁移细胞数量降低超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USP41敲低可提高MDA-MB-231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IC50由5.49 μM降低到2.36 μM和2.56 μM。CO-IP结果显示USP41可与活化的蛋白激酶C1受体(receptor of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1,RACK1)直接相互作用,且RACK1在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干扰RACK1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IC50由9.87μM降低到4.67 μM和4.36 μM。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超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USP41敲减使细胞迁移能力下降超过70%。结论USP41高表达与TNBC恶性表型及阿霉素耐药相关,且RACK1可能是USP41发挥作用的关键分子。

  • 标签: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1 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 去泛素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致关节感染的两株皮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2020年1月收集两株导致老年患者膝关节感染的皮疽诺卡菌菌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细菌进行鉴定,根据CLSI M24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ABRicate工具比对获得性耐药和毒力基因,Snippy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同源性等基因特征分析。结果本研究的临床分离株均为皮疽诺卡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TMP/SMX)耐药,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含有酶抑制剂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携带A类β内酰胺酶基因far-1、RNA聚合酶结合蛋白基因RbpA、多耐药外排泵转录激活因子基因MtrA和调节转录因子基因vanR-O,分别介导对β内酰胺抗生素、利福平、大环内酯类药物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不含有获得性TMP/SMX耐药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家族基因存在多个错义突变,均携带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源的icl、mbtH、phoP、relA毒力基因,SNP同源分析表明两株皮疽诺卡菌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两株菌仅存在10个SNP位点、6个复合基因和1段基因缺失变异。结论全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研究诺卡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机制;皮疽诺卡菌对TMP/SMX耐药现象需要重视,参与二氢叶酸代谢途径的酶基因突变有可能是TMP/SMX耐药的原因之一。

  • 标签: 皮疽诺卡菌 耐药 二氢叶酸还原酶 同源分析
  • 简介:目的检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研究并分型其碳青霉烯酶基因。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T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6种碳青霉烯酶特异性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基因型的测序分析,并通过网上GenBank进行比对以确定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5%、5()%和25%。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的耐药率均住90%以上。扩增结果显示17株(85%)细菌携带碳青霉烯酶OXA23基因,16株(80%)携带OXA-51基因,1株(5%)携带OXA58基因。0XA-24、VIM、IMP基因引物PCR扩增均为阴性,随机抽取OXA-23基因阳性株进行双向测序后在网上GenBank比对与OXA-23标准株99%同源,OXA-51基因阳性株与OXA-66标准株99%同源,OXA~58基因阳性株与OXA58标准株99%同源。结论我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最高.OXA-23/OXA-51类基因占60%,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防止在医院内广泛传播。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碳青霉烯酶 基因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内表型多样,明确不同临床表型及内表型的特征,对协助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特应性皮炎不同发病年龄、种族背景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综述其临床表型差异,概述内表型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皮肤表现 临床表型 内表型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目的:比较RhE相同表型输血与不同表型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输注红细胞悬液2个单位,观察2组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变化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结果:输血后相同表型组Hb和HCT均显著高于输血前和不同表型组(P〈0.05),不同表型组输血前后Hb和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表型组输血后仅出现2例发热患者,而不同表型组输血后则以出现血红蛋白尿和腰背痛为主,且两者均显著多于相同表型组(P〈0.05)。结论:针对存在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应该建议供血机构进行RhE血型鉴定和配型,以便更好的提高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RhE 相同表型 不同表型 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