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透析频率每周2~3次)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30例,在饮食管理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西那卡塞25~75mg/d,同时服用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甲状旁腺体积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血磷、iPTH水平、钙磷乘积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钙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治疗1、3、6个月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各治疗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6个月后,14例治疗前确诊甲状旁腺增生患者中9例甲状旁腺体积较前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无明显变化,治疗前未发生甲状旁腺增生的16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新的甲状旁腺增生。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活性维生素D联合西那卡塞治疗MHD的SHPT能有效抑制PTH的分泌,从而改善钙、磷代谢紊乱,抑制或减轻甲状旁腺组织的增生,且不良反应小。仅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肌痛,减少剂量后缓解。总体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活性维生素D 西那卡塞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究肾癌患者术前血清二十二碳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水平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140例肾癌患者,分为高DHA组(n=110,患者DHA水平≥3.81%)和低DHA组(n=30,患者DHA水平〈3.81%),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数据,测定患者术前、术后血清DHA水平,以评估相关性。结果高DHA组患者M1期的比率显著低于低DHA组患者(P〈0.05);Kaplan-Meier分析发现,高DHA组患者的癌症-特异生存率显著高于低DHA组患者(P=0.005);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恶病体质(HR=4.973,95%CI:0.136~7.851,P=0.009)、M1(HR=3.209,95%CI:1.113~4.386,P=0.023)、低DHA(HR=3.891,95%CI:0.360~8.225,P=0.021)是肾癌患者癌症-特异生存率的显著危险因素。术前DHA水平与术后DH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DHA水平可以作为肾癌患者术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二十二碳六烯酸 肾癌 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抑制作用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Westernblot分析细胞蛋白乙酰化水平、细胞信号通路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FK228能够使细胞内蛋白乙酰化水平增高,乙酰化组蛋白H3积累,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如雄激素受体、HER-2、Raf-1、Akt、CDK4等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被清除。结论FK228能够同时阻断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多条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发挥抑制作用。

  • 标签: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 前列腺肿瘤 细胞信号通路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FK228
  • 简介: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的手术入路包括经会阴、经耻骨后、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我们在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手术经验与心得,对手术过程进行简化和调整,将其归纳为三孔步法,本文将简要回顾前列腺癌的外科治疗并对三孔步法的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具体介绍。

  • 标签: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 三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