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培合并丁螺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于利培合并丁螺环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于利培治疗,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合并丁螺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增效作用,安全性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与孕三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0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复发率、阴道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SH、LH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存在复发可能,需配合药物治疗,米非司与孕三烯均能调节雌激素水平,且前者更为安全,推荐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治疗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与普罗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我院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给予胺碘治疗,B组给予普罗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复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心率转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起效慢,但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低,普罗帕起效快,但不良反应多,两者各具优缺点,具体应根据患者自身病情选择用药方案。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炎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住27例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治疗和精心护理是尽早治愈的关键。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结肠腺癌组织细胞中MCM7、p27蛋白的表达,探讨MCM7,p27二者表达异常与人结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结直肠腺癌,30例结肠息肉等非癌病变组织中MCM7、p27蛋白的表达。结果40例结直肠腺癌中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直肠腺癌组中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高分化组均显著低于中、低分化组(P<0.05,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癌组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为72.5%(29/40),P27蛋白表达水平高低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高、中分化组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癌组中MCM7蛋白的表达与P27呈负相关(r=-0.4920,P<0.01)。而MCM7和p27的表达均与结直肠腺癌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无关(P<0.05),p27的表达尚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9319)。结论细胞复制准许因子MCM7蛋白的高表达和细胞周期检测点负调控因子P27蛋白的低表达可能涉及了人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MCM7蛋白的高表达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MCM7和p27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结直肠腺癌细胞的增殖状态、预测结直肠腺癌临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标签: 结直肠腺癌 MCM7 P27 免疫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16蛋白和p27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5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蛋白和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16的阳性表达率(96.72%)明显高于CIN组(43.13%)和正常宫颈组(26.6%),P<0.01;表达水平与间质浸润、组织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无关(P>0.05)。p27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4.59%)明显低于CIN组(65.1%)和正常宫颈组(89.7%),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分级、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16蛋白过表达、p27蛋白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p16与p27蛋白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癌以及判断其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p1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p27蛋白 子宫颈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紫癜性肾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白细胞下降、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观察对象治疗8周和治疗12周后尿蛋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紫癜性肾炎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大剂量 甲泼尼松龙 冲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正交实验法优化提取黄芪中黄芪苷。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黄芪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考察醇浓度,提取时间,次数对黄芪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用8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为最佳工艺。结论本试验优化了黄芪苷的提取工艺,可为含黄芪药材的制剂工艺优化提取提供参考。

  • 标签: 黄芪甲苷 正交实验 优化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强龙属于糖皮质激素的范畴,是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种类。在多种糖皮质激素的药物中,强龙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多种给药方式,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探讨该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其主要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甲强龙 支气管哮喘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碟啶不同的给药方式对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适用于药物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进行连续肌肉注射氨蝶呤法和单次肌肉注射氨蝶呤法治疗,统计其疗效,并分析阐述。结果单次肌肉注射氨蝶呤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短,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氨碟啶 异位妊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嵌手术矫形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0—2013年门诊就诊的278例嵌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术后3个月—6年随访观察治疗护理效果。结果278例拆线后全部愈合,术后3个月—6年时间的随访,复发甲沟炎4例,嵌复发3例,嵌根治率为97.5%。结论加强嵌手术矫形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提高嵌根治率。

  • 标签: 嵌甲 手术矫形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嵌切除3种手术方式优缺点,探讨嵌切除的最佳方法。方法对嵌趾甲患者262例共312趾分为3组,其中第一组146趾,采用趾甲、床部分切除的方式;第二组69趾采用趾甲、床部分切除加患侧皮肤楔形切除方式;第三组97趾采用趾甲、床部分切除加缘与皮肤缝合的方式。术后均施以相同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观察患趾愈合情况,比较3种手术方法对治疗嵌症的优劣性。结果第一、二、三组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26d、15.68d、14.56d,按手术效果评分,优劣依次为术式(1),术式(3),术式(2),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对嵌症的治疗,其中第一种方式(趾甲、床部分切除的方式)在三种方法中,其操作方法简单,创面损伤小,愈合时间均少于另两种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嵌甲切除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舌下含服卡前列酯栓配合缩宫素宫肌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无并发症剖宫产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缩宫素组;B组为卡前列酯栓加缩宫素组。A组100例,术中胎儿娩出,羊水吸尽后宫肌注射缩宫素10U。B组100例,术中胎儿娩出,羊水吸尽后宫肌注射缩宫素并取卡前列酯栓1mg舌下含服。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出血量,卡前列酯栓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卡前列酯栓舌下含服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前列酯栓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未使用卡前列酯栓及2012年使用卡前列酯栓产妇产后出血的统计,了解卡前列酯栓对产后出血是否有影响结果未使用卡前列酯栓产妇890例中产后出血41例,占4.6%,使用卡前列酯栓产妇1354例中产后出血51例,占3.7%,用t检验来判定结果,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卡前列酯栓能迅速引起子宫强直收缩,压迫子宫肌壁间血管而达到止血目的,从而减少产后出血。

  • 标签: ? 卡前列甲酯栓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前列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2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18例,观察组在胎儿出生后立即向产妇肛内塞入卡前列酯栓1mg;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予产妇臀部肌注缩宫素针20u。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前列酯栓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缩宫素,不良反应少,给药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泼尼龙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4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泼尼龙及地塞米松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为75.0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泼尼龙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应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哮喘 甲泼尼龙 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66例发病后果4小时内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能用去纤维蛋白酶(DF—521)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冲击组和常规组,不能用者为对照组,三组各个22例。冲击组按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给予纤维蛋白酶20—30BU连用3日,常规组按纤维蛋白酶常规方法应用,继之用维脑路通至3周末。对照组以维脑路通治疗3周。三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来诊时间分布相同,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统计处理,结果冲击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大剂量应用去纤维蛋白酶有溶栓及脑保护作用。应用去纤维蛋白酶的44例无出血副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去纤维蛋白酶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后腹腔镜下肾囊肿顶减压术的应用于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0例肾囊肿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囊肿位置和大小确定腹腔镜途径,统计疗效。结果在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顶减压术之后,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40~13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1±12)min,随访12个月,4例患者复发。结论对于肾囊肿患者,后腹腔镜下肾囊肿顶减压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后腹腔镜 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