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患者的管理。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控制管理、针对性预防控制管理,观察患者的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管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控制管理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指标 胰岛素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X线检查质量控制对乳腺癌的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诊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X线检查,按照检查过程中有无实施质量控制将患者分为质控组与常规组,每组均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影片质量。结果质控组不同病理分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0.6%,常规组为71.9%,质控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质控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75.0%,常规组为50.0%,质控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质控组的甲级片率为96.9%,常规组为84.4%,质控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X线检查质量控制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也可提升甲级片率,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乳腺X线检查 质量控制 乳腺癌 诊断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强化血糖控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肺结核并2型糖尿病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每组48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抗结核治疗,以及常规干预,包括生活方式改善、饮食控制等。在此基础上,行二甲双胍治疗参照组;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达到理想指标时间情况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肺结核并糖尿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进行严格控制,有助于结核病灶的改善,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强化血糖控制
  • 作者: 田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6-08
  • 出处:《当代介入医学》2021年 第9期
  • 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19.10~2020.10,抽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血样进行血液细胞检查,分析并对比不同样本量、不同抗凝剂、不同静置时间的检查结果。结果:样本量2ml时的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样本量1ml(P<0.05)。抗凝剂1:10000时的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抗凝剂1:15000(P<0.05)。静置6h时的PLT水平与静置3h比较无差异(P>0.05),静置6h、静置3h的PLT水平大于静置30min(P<0.05);静置6h、静置3h、静置30min的WBC、RBC、HGB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明确血液细胞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可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血液细胞检验;抗凝剂;样本量;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医院消毒供医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情况,进而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各类医疗器械应用质量控制管理前后的清洗质量。结果质量控制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各类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使用满意率均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强化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能够进一步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对于院内感染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控制管理分析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各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渐暴露,人们在医疗方面暴露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控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的常规干预,预防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预防控制。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效果评定情况。结果预防组患者中临床控制共41例,预防组总有效率为83.37%。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控制共4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3%。预防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控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预防控制 支气管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划免疫对相关性传染病发病的控制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地区相关单位的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传染病年报资料,对计划免疫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计划免疫前本地区6种流行传染病的发病数为78224例,年均发病率为567.2/10万,死亡率为6.78/10万,而计划免疫后分别为3566人、16.3/10万与0.07/10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免疫能有效控制相关性传染病的发病,促进发病数、年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但是还需要加强免疫管理工作。

  • 标签: 计划免疫 传染病 死亡率 免疫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投诉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投诉事件发生比例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更高,组间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模式能够改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与投诉发生比例,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前馈控制 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控制要点。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临床申请输血的128例患者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后试验组采取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和输血安全质量控制,对照组不开展上述管理措施,评估两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职业暴露、输血前后消毒、配血问题以及溶血性贫血等输血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6.942,P=0.008)。结论输血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临床用血的重要安全屏障,血型实验室应对输血质量检验工作予以严格控制,遵循检验规范完成交叉配血试验等输血检验,减少输血不良事件,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11月130例我院收治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与实验组(n=65),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施以基础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且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基础护理 医院感染控制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控制ICU感染,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的68名ICU患者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感染概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感染的比例(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ICU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ICU感染 规范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4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疼痛控制的护理方法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康复情况良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该护理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控制 创伤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7年6月)收集的1800例血液样本,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方法,900例)与对照组(应用非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法,900例),两组血液标本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以检验。分析两组血液标本检验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误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液标本检验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误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细胞检验全程中采用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检验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误差发生率,可以推广。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感染的现状及控制与护理管理。方法通过有效的强化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上的意识度,建立起感染管理的规章与制度,并且采取手术室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结果在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以及护理管理等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建立并健全一套整体且科学有效的手术室管理系统以及对策,并且采取手术室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这样可以使得手术室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使医院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的预防。

  • 标签: 手术室感染 现状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身特点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效果,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人体化护理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理念在重症高处坠落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重症高处坠落伤病患5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实验组急诊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分析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体温、狼疮抗凝物质和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为(11.3±0.3)s,明显比对照组的(16.1±1.5)s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重症高处坠落伤病患的急诊救治工作当中合理运用损伤控制理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促进生命体征改善。

  • 标签: 重症高处坠落伤 应用价值 损伤控制理念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对其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在孕前期经过了系统的检查并给予早期血糖控制,血糖控制较好者为治疗组;13例患者孕期确诊了糖尿病并给予血糖控制,但控制效果不理想,15例患者在妊娠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筛查和血糖控制,而是在分娩时发现糖尿病,一共2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新生儿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死亡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血糖控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血糖控制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眼科在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1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9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90例实验组(实施前馈控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为0.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1.25%、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及感染率为7.50%;参照组患者投诉率为10.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11.25%、并发症发生率为23.75%及感染率为21.2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馈控制 眼科 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疾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份我院干部科接诊的70例呼吸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为2.86%,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呼吸疾病的患者,通过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有积极意义,需引起重视。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临床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