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症、重症病采取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手术对照组28例,采取损伤控制手术的研究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表现及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26%,对照组为7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均并发症次数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的体温、氧饱和度、pH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而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性外科理念在胃肠科急、重病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损伤性控制理念 胃肠外科 临床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外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脑外伤5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法分成采取传统控制理念的对照组、应用损伤控制理念的观察组,对两组脑外伤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身体指标恢复情况,组建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外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联合高渗盐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救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外伤救治 损伤控制理念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处理。结果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地提高。结论“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不仅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DCS)理念在伴多发伤连枷胸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按照DCS理念救治的和按照常规方法救治的危重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CS组、非DCS组和非DCS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分别为3.03%、6.12%和18%;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18%、42.85%和44%;住院天数分别为16.61天、28.60天和36.80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CS理念处理伴多发伤连枷胸损伤能明显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损伤控制理念 危重损伤 伴多发伤连枷胸损伤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控制损伤理念在肝硬化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在医院进行肝硬化手术的 92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46 )在控制损伤理念下进行护理,对照组( n=46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控制损伤理念在肝硬化手术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控制损伤 肝硬化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损伤控制理念在肝胆胰器官急性发作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采用损伤控制理念诊治的86例肝胆胰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5例,急性胆囊炎伴急性胆囊炎(结石嵌于胆囊颈部)1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8例。结果86例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损伤控制手术的理念进行治疗。手术方法为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胰管引流,内镜下胆管引流加塑料支架。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急性危险期,并在后期采取“个体化”治疗,包括:腹腔镜辅助胆囊切除术和胆管探查术;经皮胆道镜和等离子碎石术;ERCP取石术。治愈80例(93.02%),好转6例(6.98%)。结论在肝胆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运用损伤控制理念,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从而达到缓解或治愈疾病的目的。

  • 标签: 损伤控制理念 肝胆胰疾病 临床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损伤理念在肝硬化手术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控制损伤理念应用于肝硬化手术护理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病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死亡1例,观察组没有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病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有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液化,2例中度腹水,观察组只有1例切口液化。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硬化手术患者将控制损伤理念应用其中,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控制损伤理念 肝硬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理念在重症高处坠落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重症高处坠落伤病患5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实验组急诊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分析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体温、狼疮抗凝物质和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为(11.3±0.3)s,明显比对照组的(16.1±1.5)s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重症高处坠落伤病患的急诊救治工作当中合理运用损伤控制理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促进生命体征改善。

  • 标签: 重症高处坠落伤 应用价值 损伤控制理念 急诊救治
  • 简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来院时即已处于脑疝期,病情危重,往往存在血凝、生化等多项指标异常,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对手术耐受性差,因此手术死亡率高,术后并发症多,术后部分患者死于严重并发症。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理念1983年由Stone^[1]首先提出,主要针对严重创伤患者,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损伤控制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CO)理念在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采用自行研制的骨盆允气式固定止血兜、心用DCO理念进行院前急救及治疗的85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并以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末应用DCO理念进行院前急救及治疗的82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对照。治疗组男48例,女37例;年龄19~67岁,平均34.7岁;骨折按Tile分型:A型18例,B型33例,C型34例。对照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18~69岁,平均35.3岁;骨折按Tile分型:A型18例,B型32例,C型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死亡3例(3.5%),对照组死亡10例(12.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6,P=0.037)。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72例)患告术后分别获平均18.3、18.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3.1±0.7)、(3.3±0.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0.P=0.062)。临床疗效根据刘利民等的评价标准评定:治疗组优49例,良27例,可6例,优良率为89.4%;对照组优40例,良23例,可9例,优良率为7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30)。结论应用DCO理念并按照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及治疗的规范化流程对骨盆骨折进行院前急救及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骨盆 骨折 急救医疗服务 损伤控制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骨科下肢创伤患者通过以损伤控制理念为指导进行急救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的急救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7%、对照组86.84%,P<0.05;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63%,对照组为15.79%,P<0.05。结论:对于骨科下肢创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理念为指导的急救治疗方案更有利于提升救治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下肢创伤 损伤控制理念 急救 骨科
  • 简介: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controlsurgery,DCS)主要是指在救治严重创伤病人时改变以往早期进行复杂、完整手术的策略,而采用快捷、简单的操作,及时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保留进一步处理的条件,使病人获得复苏的时间,有机会再进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术。其病理生理基础在于病人出现"致死三联征",即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时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正确且熟练掌握DCS适应证是成功应用这项技术的关键。DCS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初步复苏的同时进行止血和污染控制手术、在ICU继续复苏以及计划性再手术。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临床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6到2022年6月的6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不同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创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损伤控制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损伤控制理念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骨科下肢创伤 损伤控制理念 临床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腿开放性骨折采取损伤控制理念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54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研究,均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入院就诊,按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等分为2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损伤控制理念护理),比较效果。结果:①损伤程度与疼痛程度:研究组损伤程度、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表现出更低水平(P<0.05);②并发症:研究组出现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腿开放性骨折采取损伤控制理念护理效果确切,有益于减轻损伤程度,降低疼痛,且在并发症预防方面具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小腿开放性骨折 损伤控制理念护理 VAS 损伤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实施外伤控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腹部损伤患者术后在TCU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同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经细致观察和护理,复苏后46例患者均于48一72h顺利地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结沦腹部损伤术后病情复杂、变化快,全面掌握病情动态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 标签: 腹部损伤 损伤控制 外科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结合损伤控制理念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对象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共选取100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提供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提供外固定支架联合损伤控制理念治疗,各组有50例患者,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过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损伤控制理念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方式结合到一起使用,会提高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值得运用。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结合 损伤控制理念治疗 四肢开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