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7月~2015年1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奇偶将患者分为护1组(37例)和护2组(38例)。护1组住院期间开展常规护理;护2组住院期间给予全面优质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2)住院时间、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3)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结果(1)护2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比护1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护2组住院时间更短,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显著比护1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3)护2组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显著比护1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给予住院期间全面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配合度,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患者家属满意,可有效规避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 临床护理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专护生的压力情况,找出可行性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护生的压力适应能力,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通过对上海市某中专卫校190名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用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中学生压力来源及舒缓方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压力来源和应对方式,然后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压力对中专护生心理、生理方面和日常生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减压方式不少以唱歌为首要的减压方法。结论中专护生不仅需要舒缓心理压力,更加需要具有舒缓心理压力技能的专业人员帮助指导,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中专护生 压力源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外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外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护理投诉率为2.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外科门诊患者,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外科门诊 优质护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在产程中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顺产的基本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在接受上述不同护理的方式后,观察组顺产的基本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是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顺产产程中应用干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产程的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生产的时间,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 标签: 顺产 产程 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对初产产妇生产过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即将要分娩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这组孕妇不进行产前的教育,产科护士对观察组进行有效的产前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满意度、分娩方式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有效的产前教育,观察组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要比对照组的产程短,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有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并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几率,使母婴的身体素质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优化。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 产前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进行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轻度子痫前期孕妇66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统计两组患者分娩后产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比剖宫产组发生HELLP综合征比例、产后出血量大于500ml比例和产后贫血比例显著下降(P<0.05)。阴道分娩组比剖宫产组发生早产儿、胎儿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轻度子痫前期孕妇采取经阴道分娩孕妇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

  • 标签: 轻度子痫前期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孕妇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采用应对量表测评两组产妇产后应对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措施及得分均高于常规组,而观察组消极应对措施及消极应对得分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可以让产妇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解决处理问题,并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心理干预 产妇 应对方式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习护生的心理护理以及对相关带教方式的分析。方法选取本科接收的11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名,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的临床护理带教干预,而对观察组除实施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带教干预外,加强了对护生的心理护理以及带教方式的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实习生操作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习生实施全面、细节、系统、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及带教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适应能力、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操守。对实习生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及带教方式,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借鉴推广。

  • 标签: 实习护生 心理护理 带教方式 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手术和内固定方式治疗髋部骨折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髋部骨折的患者50例(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将其命名为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17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16例)以及髓内钉治疗组(17例),其中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患者采取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而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而髓内钉治疗组患者采取髓内钉治疗,随后观察这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5.0%,而髓内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4%。结论对于转子下和转子问骨折的患者,采取髓内钉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对于股骨颈头下骨折以及股骨颈骨骨折的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不同手术 内固定方式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正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一大公害。因此,要加强护理人员对肥胖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与管理。本文介绍了肥胖的定义及其危害性;介绍了肥胖的治疗;着重描述了护理人员对肥胖患者生活方式管理及教育。

  • 标签: 肥胖 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建档的80例高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总产程。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2.5%,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6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为(641.7±48.9)min,对照组为(845.1±51.9)min,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高龄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总产程。

  • 标签: 孕期健康教育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剖宫产率 总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前心理指导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产前心理指导,比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较多,且SAS评分、SDS评分较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入适当的产前心理指导,能够平缓产妇心情,提升自然分娩率,可推广。

  • 标签: 产前 心理指导 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114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定期孕期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收我院孕妇学校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7.93±1.24)h,第二产程时间为(0.43±0.11)h,比较对照组的(10.62±1.61)h、(1.23±0.16)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4.56%,对照组为43.8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学校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妇产程,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初生婴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选定本院出生的初生婴儿90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甲组(30例,采纳母乳与配方奶联合)、乙组(30例,采纳纯母乳喂养)、丙组(30例,采纳配方奶喂养),比较睡眠质量优良率。结果甲组睡眠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乙组、丙组的,P<0.05。结论母乳与配方奶联合喂养可有效改善初生婴儿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喂养方式 初生婴儿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内,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妇女行剖宫产20例定义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内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妇女经阴道自然分娩20例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24h出血量、住院时间长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24h出血量、生儿窒息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短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妇女来说,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更具安全性,可行性更高。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安全性 可靠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各健康行为所占比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健康知识认知评分、健康生活方式得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干预,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着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高抑郁组与低抑郁组被试在各应付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责、解决问题、退避二因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封抑郁有较高的预测性;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合理化因子和抑郁量表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在退避因子上,理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结论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关系密切。学校教育应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来缓解抑郁情绪,增进健康。

  • 标签: 大学生 应付方式 抑郁症状 心理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门诊预约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于本院口腔专科接受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预约规程,观察组对于门诊预约的服务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行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并将2组经相应方案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的就诊时间为(10.25±1.63)min,门诊管理质量评分为(90.14±6.19)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67±7.2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门诊预约的服务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行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医院门诊 口腔 预约护理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心理门诊收治的50例心理障碍青少年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心理健康正常的某中学5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因子评分皆高于对照组,除了躯体化、恐怖、偏执外,其余项目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阳性项目数及SCL-9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青少年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惩罚严厉,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保护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惩罚严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在父亲的过分干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影响,对其健康的心理发展及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父母养育方式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