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化疗的80例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SAS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两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焦虑评分更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化疗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 常规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内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选104例,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52例接受中医护理,对比临床膝关节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常规护理 中医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乳腺增生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66例。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乳房肿块直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乳腺增生症 护理效果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在中耳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92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及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中耳炎患者护理中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其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也会予以更高评价,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人性化护理 中耳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妇科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规范化心理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调研时间节点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在筛查患者资料信息后,共选定院内接受诊疗的80位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利用随机形式,对其划分为以40人为一组的对照组、研究组两组,为其采用不同的护理,后对比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接受常规及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疏解负性情绪,并实现预后的有效改善。具备确切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常规护理 规范化心理护理 妇科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治疗配合个体化护理方案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干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50例RE患者随机性划分至2组(对照组25例,服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并配合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25例,用药方案同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个体化护理方案),并分析对比组间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用药方案对RE干预成效已获得临床肯定,而在此基础上配合个体化护理方案,则有助于对患者身心状态起到更有利的正面影响,进而使临床疗效提升。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RE) 个体化护理方案 临床治疗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ICU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出现。

  • 标签: ICU 风险管理护理 不良反应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收集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70例病例患者数据。通过回顾性研究设计,我们统计和分析了分泌物种类、尿常规指标及其之间的关联性。

  • 标签: 分泌物 尿常规 临床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效果中的效果。方法: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样本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法进行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分类,对照组4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进行干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对临床护理效果有所保障。

  • 标签: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修订版社会影响量表、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对方式量表和一般调查表,对592例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应对方式量表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治疗性应对(3.61±0.47)分,预防性应对(2.08±0.68)分,掩饰性应对(1.73±0.56)分。文化程度、既往病史、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病耻感可解释预防性应对总变异的44.0%;年龄、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社会隔离可解释掩饰性应对总变异的41.5%;医疗付费方式、求医经历、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社会排斥、病耻感可解释治疗性应对总变异的22.6%。结论尿失禁患者较少采用治疗性应对,应对方式较消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应对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意识到尽早就医的益处,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尿失禁 女性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自由体位待产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传统方法待产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产程管理 自由体位方式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丰富护理经验。方法:将医院治疗的9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模式,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达标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率。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和有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提升患者自身对疾病的管理能力。

  • 标签: 高血压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有效性,为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有 75名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中有 75名患者进行性常规护理,比较了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 SAS、 SDS评分)。记录两组的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专业技能,语言沟通,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SAS、 SDS评分无显著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服务态度,专业技能,语言交际能力和健康教育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循证护理显著改善了白内障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 标签: 白内障手术患者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在280例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中随机抽样140例.给予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为实验组,另140例仍维持原有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对照组,进行发病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0;其对照组为:34.3%;P<0.01.高血压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5.7%;其对照组为:40.0%;P<0.01.结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与健康成正相关.即健康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能降低发病率.

  • 标签: 饮食结构 生活方式 发病率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展孕妇学校课程对孕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价值。方法 随机挑选在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分娩的 106例孕妇,按是否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平均分配为对照组( n=53,未参与孕妇学校课程)和参与组( n=53,参与孕妇学校课程),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等指标。结果 据统计,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参与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喂养方式的选择上,对照组孕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参与组孕妇,数据验证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开展孕妇学校课程对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具有十分良好的干预价值,可以有效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提高孕妇产后的母乳喂养率,对孕妇及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临床应用价值重大并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孕妇学校课程 分娩方式 喂养方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方式,总结护理经验,为后续开展老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参考以及方法的指导。方法:截取时间在2015年11月到2017年8月份在我院的老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60例,将6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不同,按照单双数的划分标准划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为30例临床资料,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都会进行常规的治疗之后对于对照组的成员按照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成员按照综合护理的方式,之后对于两组成员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之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从统计结果当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护理效率为73.3%,而观察组按照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为93.3%,通过分析明显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从而得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之后则会有所改善,而且,观察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针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则更为理想(p

  • 标签: 老年 脑血栓后遗症患者 护理方式 临床探讨
  • 简介:目的比较音乐干预与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合用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胎龄≥28周的7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及对照组,观察足跟采血时3组新生儿啼哭和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采血结束后90s内的啼哭例数。结果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的新生儿疼痛面容和啼哭的持续时间、HR和SpO2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HR、SpO2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的啼哭、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HR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音乐组的新生儿。结论足跟采血时音乐干预或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均能减轻新生儿疼痛。音乐干预+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对音乐干预的止痛效果有加强作用。

  • 标签: 音乐 非营养性吸吮 足跟采血 疼痛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非现役文职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了解其身心状态,促进非现役文职护士维护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73名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性研究。结果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80±0.45)分,高于军人护士但低于常模(P〈0.05);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高于女军人常模,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低于女军人常模(P〈0.01);非现役文职护士主要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因子呈正相关(r=0.382,P〈0.05)。结论非现役文职护士自我效能感较强,应对方式积极,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积极引导和组织.提升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非现役文职护士 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 简介:通过分析患者健康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提出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5项原则:阅读载体资源多元化发展原则、成本与效益原则、个性化与共享性原则、合理合法与循证实践原则、整体优化与动态调节原则;提出正确评估患者阅读能力与阅读需求、注重健康教育阅读资源的易读性等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策略,为患者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作了方向性探索.

  • 标签: 阅读 健康教育 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
  • 简介:分娩产痛普遍存在。产痛不但给分娩妇女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使部分产妇感到恐惧与忧虑,丧失了分娩的信心,这已成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提倡自然分娩,无痛分娩越来越受到重视。拉美兹(Lamaze)分娩镇痛法是法国医师FemandLamaze在1952年运用“心里预防”和“反射-制约”原理结合自然分娩法与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而提出的有利于自然分娩的方法。

  • 标签: 分娩 镇痛 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