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艾滋病患者98例,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9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比参照组存在优势,差异显著(P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诊治的 大面积烧伤患者 24 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2 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疼痛症状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相似,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显著好转,疼痛评分低,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负面情绪,降低应激反应,促进疾病好转,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大面积烧伤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此次将我院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78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然后以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39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39例采取心理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射频消融术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本院2020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心理失衡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收治的 72 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分作常规组以及心理组,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而心理组患者则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接受心理失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之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出现的不良症状情况。结果 心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常规组,且出现不良症状的例数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结论 在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当中,心理失衡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关键词:心理失衡;乙型肝炎;慢性;焦虑;抑郁;不良症状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由嗜肝病毒所引发,在我国,约有超过 1 亿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当中,会有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发展为肝硬化、肝脏功能衰竭甚至肝癌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且病情很容易出现复发等,在此背景下,患有该病的患者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比如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再加上社会对于慢性乙肝患者仍然存在歧视等,造成患者的心理失衡情况表现十分突出 [2] 。我院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失衡情况选择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式,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传染病患者当中选择 72 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开展此次分析,本次研究得到了我院相关部门的审批,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为自愿入组接受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在此次研究当中,将以下患者排除:已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意识模糊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表达功能缺失患者、无法配合研究患者。我院根据其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与心理组,每组各 36 例。常规组男性患者 20 例,女性患者 16 例,年龄为 21—61 岁,病程为 2—16 年;心理组患者中男性 22 例,女性 14 例,年龄 22—62 岁,病程 1—17 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 P > 0.05 )。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性质护理干预,包括生活基础护理、健康知识的宣教、饮食护理等,心理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心理失衡护理,主要方式如下:   我院护理人员会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让患者可以信任自己,并且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存在的心理失衡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分析,发现患者的心理失衡情况主要因为个人、社会以及家庭三方面压力所造成。对于患者个人心理压力,护理人员会主动向患者讲解一些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利用图文、视频等进行宣传,让其掌握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培养患者的正确认知。护理人员也会让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与患者进行交流,不断提高患者的信心,让其可以积极面对疾病。此外,护理人员也需要提醒患者养成科学、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患者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等。   对于患者存在的家庭压力,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当中,将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家属,消除患者家属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错误认知以及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爱护,不要歧视患者,更不让责备患者等,要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针对患者的社会压力心理,护理人员可以选择深入社区的形式,利用不同方式向社区民众宣传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与防治措施等,帮助社会群众广泛了解该病,消除社会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恐惧感等 [3] 。 1.3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此次研究的数据处理当中选择 SPSS21.0 软件包进行计算分析,若两组患者的数据在比较后显示结果为 P < 0.05 ,则可视为差异存在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心理状况    2.2 患者不良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接治的 80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 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且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慢阻肺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年官兵抑郁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3月某院收治的有抑郁障碍的某部队青年官兵8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应用于青年官兵抑郁障碍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

  • 标签: 集体心理治疗 青年 官兵 抑郁障碍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接收并治疗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 100 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SDS 、 SAS 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 SDS 、 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体验,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慢阻肺 心理情绪变化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精神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接治的 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 25例和对照组 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施行精神心理护理。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评分要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予以精神心理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心理护理 老年抑郁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于乳腺癌手术治疗期间辅以心理支持对策,分析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方法:纳入平行分析对象均为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计66例,自拟电脑随机抓阄分组法均分小组,33例行传统围术期护理,33例行心理支持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于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抑郁等量化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预测值表意义(P

  • 标签: 心理支持护理 乳腺癌 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研究将其应用于癌症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例癌症患者,实验组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介入治疗+基础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后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组HAD评分明显更低,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HAD评分,P>0.05;本组探究中,实验组介入治疗导致恶心、呕吐疗效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应用于癌症患者介入治疗中,意义重大,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性心理护理 癌症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实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随机挑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共80例,对其中40例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组),另外40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临床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术中麻醉用药剂量偏少,苏醒时间偏短,无RAAS发生,且护理满意评分更高(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应用搭配心理护理对其麻醉安全性更有保障,可减少临床麻醉用药的剂量,促进患者术后快速苏醒,同时也减少了RAAS的发生几率,在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上作用显著。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麻醉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随机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 6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病患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血浆脑型利钠( BNP)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力衰竭 心功能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早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早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以任意编号的模式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症状控制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数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的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与参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是97.22%,参照组护理满意率是83.33%,研究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缓解早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早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行苄星青霉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行卞星青霉素的患者 40 例,将随机分为 2 组,各 2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率,血压、疼痛程度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率、血压等比较差异不显著,而护理后观察组心率、血压波动情况、疼痛程度等较对照组显著较小。经护理后,观察组出现 1 例晕厥,而对照组出现 2 例晕厥, 2 例心慌,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较低。 结论: 对行苄星青霉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有效维持其心率、血压稳定,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等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 方法:抽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10 月间我院收治的 62 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的是硬币法,病例数 31 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各进行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项则是护理前后两组负性情绪的变化。 结果:加以比较护理前后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两组护理后降低明显,且试验组降低比对照组明显,有着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和缓解偏头痛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具有在临床中应用和普及的价值。

  • 标签: 偏头痛 负性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模式在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9.3-2020.4,本院收治82例高危妊娠孕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心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入院时的负面情绪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7d后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入院时,观察组护理7d后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高危妊娠孕产妇 常规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模式 负面情绪评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就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明确我院眼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入的50例眼底病患者为目标,以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25例,对比组、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深化细节护理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下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在焦虑、抑郁程度方面,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低,指标对比差异强烈(P

  • 标签: 深化细节护理 眼底病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出血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9月至我院治疗的 15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方案,护理前后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记录止血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较优,且止血时间明显较短,均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方案,能够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同时可以尽快止血,促进其转归康复。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出血 心理护理 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