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赵小乐 冠蕊

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宁安东巷心脑血管病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接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且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效果

慢阻肺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以及咳痰、呼吸困难等[1]。该病不仅在生理上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导致其心理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患者的生活与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本次对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接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为21例,女性为19例;年龄为58至81岁,平均年龄为(65.65±7.83)岁。研究组男性为22例,女性为18例;年龄为59至84岁,平均年龄为(66.28±7.8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资料之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其护理详情如下:

①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成出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使患者拥有归属感,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要将患者作为自己长辈对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解,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内心,可向其提供舒缓的音乐、视频等,来消除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况。③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并给予尊重,对一些治疗和护理上的常识要采取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告知,同时要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若出现不良情况,要给予及时应对处理。

1.3 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均采取自评量表,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5f178ea84addb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6.42±5.23)分;抑郁评分为(39.47±7.83)分。其中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9.32±6.73)分;抑郁评分为(49.87±8.37)分。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分别为:焦虑评分(t=9.572,P=0.001);抑郁评分(t=5.739,P=0.001)。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45±3.21)天,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9.32±4.32)天。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为:(t=9.248,P=0.001)

3讨论

由于老年人群的体质以及自身免疫力普遍较差,并且自身患有基础类疾病,因此较容易引发慢阻肺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该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主要对患者的肺部功能予以改善,其目的是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控制,大部分的者因长期病痛的折磨使其较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例如愤怒、不安、烦躁等负面心理反应,其对治疗上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该护理方法是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且对患者的依从性予以提高,促使患者拥有治疗该疾病的信心,该方法对其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给予患者社会、家庭支持以及关爱,可对患者的自卑、焦虑、不安等进行有效缓解,使其积极的进行相关治疗,能较好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该护理方法对老年慢阻肺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4]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通过结果比较可以证明,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且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雪梅, 孙志华, 王凤芹.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5):622-624.

[2]郑德芳.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41):124-125.

[3]来春艳, 张少茹. 论述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21(4):357-358.

[4]陈玉宇, 尤智英. 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19):2672-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