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感染的相关因素、特点分析;早期急性胰腺炎感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高度怀疑为胰腺发生感染①病人出现持续或反复发热。②外周血WBC数明显增高或低于正常范围并可伴有血小板数下降,CRP进行性升高。④病人可出现腰背部肿痛,③CT动态监测可见胰周坏死范围扩大,界限模糊。⑤腹水培养阳性,腹部二个以上部位腹膜刺激征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急性胰腺炎早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感染组无死亡病例,早期感染组死亡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感染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早期感染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急性腺炎感染将是导致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早期感染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目的为实际工作中制定相关治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23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感染率为6.47%,其中高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尿路感染等。结论神经内科感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预防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措施要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差异。

  • 标签: 医院感染 神经内科 易感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对病患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此类感染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它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对医院进行质量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此类感染就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前工作重点。在对医院感染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强化护理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方法回顾108例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并发术后颅内或腹腔感染病例14例进行分析。结果5例抗感染保守治疗治愈,9例手术治疗取出或更换分流管,其中7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应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严格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重在预防。

  • 标签: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居各种急腹症发病的首位,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因易与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右侧输尿管结石及妇科宫外孕破裂、急性附件炎等疾病相混淆而误诊,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阑尾化脓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如果处理不当,其术后并发症如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的机会将明显增加,出现切口感染势必加重病人的身体及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治疗增加一定的难度.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师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对2007年6月至2012年2月68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切口感染,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对68例患者在术中,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阑尾炎 穿孔 切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对医疗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是评价医疗管理水平及医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部门,主要负责整个医院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是临床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对控制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控制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医院内感染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分离出281株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较高的分别是亚胺培南(89.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6.5%)、头孢他啶(86.1%)和头孢吡肟(82.8%),亚胺培南有耐药增加的趋势。其来源主要是痰液和创面分泌物(脓液)标本,科室分布主要以骨科、内科和脑外科为主。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较严重的交叉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早进行菌株培养和药敏,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上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寻找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最佳护理措施,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结果脑卒中患者发生肺感染得到了明显控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结论循证护理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预防 肺感染
  • 简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医院感染的流行[1]。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病人安全,我院对2011年1月-12月检出的16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体系,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督,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疗废物 规范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医学课程整合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界线,加强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适应医学科学新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近年来本校开展了整合课程改革探索,现将《感染与免疫》整合课程教学实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 标签: 微生物学 寄生虫学 传染病学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目的是将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病员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 标签: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炎虎宁与利巴韦林剂量个体化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的74例小儿流行性感冒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在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严重程度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应用剂量个体化治疗的方法,针对观察组选取炎虎宁,进行注射。针对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进行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比轻症与重症病患的病情变化,评价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轻症病患的康复情况上,无显著不同。针对重症患者,对照组的平均发热持续时间为109.3小时,观察组则为67.4小时,两组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同时,在症状消失耗时上,对照组的平均值为173.8小时,观察组为121.6小时,两组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综合考虑,观察组重症病患的康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小儿流行性感冒,轻症患者应用利巴韦林或者炎虎宁,疗效无显著差别。重症患者应用炎虎宁进行剂量个体化治疗时,发热时间能够得到显著缩短,症状消失得更快,可以收到十分良好的预后效果,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炎虎宁利巴韦林小儿流行性感冒
  • 简介:目的了解杭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并对感染者的社会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高危行为干预计划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杭州市614名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和危险行为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本组在614名MSM人群中共检出HIV感染者65例,HIV抗体阳性率为10.59%;HIV感染者以未婚、低龄化、高学历为主,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4.13%。65例HIV感染者均在最近半年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与男性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2.17%;最近半年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者20人,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33.25%。结论杭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HIV感染者存在认知与行为分离、无保护男男性行为现象,应加强对MSM人群及其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 男男性接触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在泌尿外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230例患者进行尿培养并鉴定细菌,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生多重耐药的相关因素。结果230例发生多重耐药菌48例,发生率20.8%,发生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因素有1.易感因素糖尿病、老年病人、艾滋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2.泌尿系统侵袭性操作。3.抗生素滥用。结论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得护理对策,从而降低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的86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或口服液序贯治疗,400mg/d,疗程4-6周,79例治愈无其他系统的真菌感染,5例复发后治愈,2例并发真菌性肺炎者死亡,真菌清除平均天数为6.8天。结论伊曲康唑是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配合其他药物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白色假丝酵母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