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选取51例难治性GERD患者,分析合并食管外症状和典型反流症状的难治性GERD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24 h pH-阻抗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合并食管外症状组弱酸反流事件发生率(41.0%,16/39)高于典型反流症状组(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40);而两组酸反流、长反流、非酸反流和食管动力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弱酸反流可能是合并食管外症状难治性GERD的重要发病机制。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食管pH监测 酸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外症状的临床特点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9例GERD食管外症状患者。将其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及PPI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ERD食管外症状以心绞痛、慢性咽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较为常见,临床误诊率高,PPI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临床上以食管外症状就诊于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GERD的可能,应及时行胃镜检查和PPI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症状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开展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2例,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作为开胸组;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作为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主要指标以评估手术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均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开胸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开胸组(P<0.05)。术后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随着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成熟,在治疗食管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相较开放手术创伤更少,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 开胸手术 淋巴结清扫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食管外症状的GER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食管动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1日至10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180例伴食管外症状的GERD住院患者,分为咽喉症状组(65例)、气道症状组(58例)和混合症状组(57例)。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胃镜下表现,以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24 h食管pH联合多通道阻抗监测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40、40~60和>60岁的患者分别占12.8%(23/180)、53.3%(96/180)和33.9%(61/18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0,P=0.017)。有18.9%(34/180)的患者不伴典型的反流症状。咽喉症状组、气道症状组和混合症状组胃镜下食管胃黏膜异位或巴雷特食管发生率[分别为21.5%(14/65)、5.2%(3/58)、8.8%(5/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8,P=0.014)。咽喉症状组、气道症状组和混合症状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和远端收缩积分[分别为(8.57±0.76)、(8.87±0.79)、(10.51±0.97) mmHg(1 mmHg=0.133 kPa),(44.75±2.86)、(42.81±4.06)、(39.14±3.20) mmHg,(506.13±64.30)、(432.59±78.10)、(682.99±82.28) mmHg·s·c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咽喉症状组、混合症状组和气道症状组的DeMeester评分分别为(14.33±2.09)、(21.94±5.30)、(30.47±5.85)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6,P=0.043)。多通道阻抗监测结果显示,患者反流物以酸反流和弱酸反流为主,分别占55.5%(76/137)和34.3%(47/137),87.6%(120/137)的患者以立位时段反流为主,12.4%(17/137)的患者以平卧位时段反流为主。结论伴食管外症状GERD的发病与年龄有关。食管胃黏膜异位或巴雷特食管更多见于以咽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气道症状为主的GERD存在更多的酸暴露和病理性酸反流,立位弱酸反流在伴食管外症状GERD的反流机制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症状 反流性咳嗽 反流性哮喘 喉咽反流 食管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区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小切口组与传统组,各43例。小切口组患者采用肩胛下角后外侧小切口入路,传统组采用第5肋间前侧常规切口入路。切除癌变食管,清扫淋巴结并术后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上肢恢复功能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小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传统组46.5%(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有助于减少术损伤,加快术后恢复,同时减少术对肺组织及喉返神经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胸段食管癌 喉返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17-5p(miR-17-5p)在食管鳞癌(ESCC)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ESCC组织和细胞miR-17-5p的表达。将miR-17-5p抑制剂和阴性对照转染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和TE1,RT-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17-5p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和EdU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7-5p与成视网膜细胞瘤样蛋白2(RBL2)直接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RBL2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RBL2在ESCC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miR-17-5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SCC组织miR-17-5p的相对表达水平为4.222±0.39,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1.081±0.046,P<0.001)。ESCC细胞EC9706、Eca109、TE1、KYSE450、KYSE70和KYSE520miR-17-5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84±1.266、6.453±0.293、11.41±0.520、2.613±0.548、5.251±0.239和4.251±0.195,均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1.007±0.079,均P<0.05)。Ⅲ+Ⅳ期ESCC组织miR-17-5p的表达水平(5.094±0.562)高于Ⅰ+Ⅱ期患者(2.934±0.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miR-17-5p的表达水平(5.523±0.634)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533±0.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7-5p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miR-17-5p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7-5p抑制剂能下调EC9706和TE1细胞miR-17-5p的表达,其表达下调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无论是EC9706细胞还是TE1细胞,在RBL2 3′UTR-WT载体和miR-17-5p mimic共转染后,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RBL2是miR-17-5p的直接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iR-17-5p抑制剂组EC9706和TE1细胞RBL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936±0.055和0.923±0.048,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87±0.019和0.102±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ESCC组织RBL2的表达水平为0.219±0.510,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0.983±0.324,P<0.001)。ESCC组织miR-17-5p的表达水平与RBL2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62, P<0.001)。RBL2表达下调能逆转miR-17-5p抑制剂引发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结论miR-17-5p参与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ESCC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

  • 标签: 微小RNA-17-5p 食管鳞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成视网膜细胞瘤样蛋白2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05年4月到2008年5月间收治的48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采用置入食管支架1的方法进行治疗;医师使用x线对患者的气管进行透视,然后给予患者食管支架置入,以上48例患者的食管支架置入方法包括有1例患者因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医师先行给予气管支架置人,隔日后再对他们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结果所有患者体内的食管支架都释放成功,出现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有所缓解,出现吞咽困难以及进食呛咳症状的患者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置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这种方法安全可靠,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操作较为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推广使用。

  • 标签: 食管癌 置入 内支架 介入放射学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2岁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早餐前30 min饮足量水顿服,服用时及服用后均保持立位)。用药3次后出现吞咽时胸骨后刺痛,偶有反酸及上腹部隐痛。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20~37 cm处可见多发浅溃疡,表面覆黄白苔。考虑为食管炎,可能与阿仑膦酸钠有关。停用该药,给予抑酸、修复黏膜和适当补液治疗,并予全流食。2 d后胸骨后刺痛减轻;7 d后胸骨后刺痛较前明显减轻,反酸及上腹部隐痛消失;1个月后吞咽时胸骨后刺痛消失。

  • 标签: 溃疡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阿仑膦酸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间断进食困难30年,加重伴恶心、呕吐2个月于2008年11月12日入院,2月前在外院行胃镜检查示贲门伤3cm食管狭窄伴潴留、贲门炎、胆汁返流性胃炎,上消化道造影显示符合贲门失弛缓症,在当地保守治疗不见好转,为近一步诊治来我院,

  • 标签: 食管破裂 医源性 胆汁返流性胃炎 贲门失弛缓症 临床资料 进食困难
  • 简介:柿石是最常见的植物性类石,多形成于胃内,并可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而食管柿石症较少见,我院在胃镜检查中发现2例,并成功地经胃镜取出,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78岁,因吞咽困难10天于1996年3月4日入院。入院前15天患者食柿子2个后逐渐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当地地区医院拟诊“食道癌”遂来我院。体检无阳性发现。纤维胃镜插入35cm见4.0cm×3.5cm×3.5cm大小褐

  • 标签: 柿石 食管中段 吞咽困难 地区医院 经胃镜 胃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管癌(carcinomaofthe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多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华北地区为食管癌的高发区,发病率可达180/10万。

  • 标签: 食管癌 肿瘤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