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对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应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辅助治疗的6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出生后行胃造瘘手术并完善食管造影及支气管镜检查诊断Ⅰ型食管闭锁,检查3月龄以上患儿上、下食管盲端相距仍大于4个椎体间隙,分别于上、下两盲端食管内行张力延长。结果6例患儿分别给予36d、42d、69d、28d、55d、64d食管内张力延长后顺利完成胸腔镜下食管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17d愈合,全部患儿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1年11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行1~5次食管扩张。结论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在Ⅰ型食管闭锁的治疗疗效确切,能避免食管吻合前胸腔内手术操作,达到依靠本身食管完成食管端端吻合的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闭锁 延长 吻合口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食管高分辨率测压观察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食管蠕动障碍的特点,探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作用。方法收集42例RGERD患者,全部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manometry,HRM)和24h食管动态pH阻抗监测,根据HRM结果,将RGERD组患者分为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正常蠕动收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反流差异。结果42例典型RGERD症状患者中正常蠕动收缩组11例(26.2%),失蠕动收缩组12例(28.6%),弱蠕动收缩组19例(45.2%)。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患者弱酸反流高于正常组及对照组(97.8±37.6、92.8±36.3vs44.4±31.3、32.3±36.1,P<0.05),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患者混合反流高于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61.2±20.4、52.6±19.7Vs28.2±15.5、21.6±15.1,P<0.05),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之间及正常蠕动收缩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统计无明显差异。结论RGERD患者存在食管动力障碍,食管收缩力差的RGERD患者有更多的反流次数,且以弱酸反流、混合反流为主。

  • 标签: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动力学障碍 高分辨率测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47例患者均采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方案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均予以常规开胸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7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清扫淋巴结相应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方案,可切实降低患者机体伤害,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强化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腔镜手术 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食管支架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食管支架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情况、肺功能与气促指数指标做观察比较。结果吞咽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食管支架的应用,对改善患者吞咽情况以及其他肺功能指标等,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食管支架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胸部CT三维重建与食管吞钡在食管异物诊治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食管异物102患者,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吞钡方法进行诊治,而观察组采用胸部CT与三维重建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方法诊断差异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发现食管异物的发现率为94.12%,对照组成功发现食管异物的发现率为82.35%,观察组的成功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胸部CT三维重建可以有效发现食管异物,其诊断成功率相对较高,但是临床诊治还应根据患者情况作出相应判断,选择合理诊断方法,以实现快速诊治。

  • 标签: 胸部CT 三维重建 吞钡 食管异物诊治 差异
  • 作者: 解维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实施全面护理前的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原因,比较两组患者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2例食管气管瘘,占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6例食管气管瘘,占15.%;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气管瘘的发生原因与术中操作和吻合技术、吻合区局部条件、术后处理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结论: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简介:总结1例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行胃造瘘患儿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术后常规护理,加强创口及胃造瘘管的护理、肠内营养的护理,对家长做好出院指导。经近5个月的治疗和护理,本例患儿食管穿孔愈合良好,顺利关瘘,各项营养指标及发育正常。

  • 标签: 食管异物 食管穿孔 胃造瘘术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影像检查对新生儿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诊断应用分析。方法选择58名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哮喘的婴儿进行研究。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等分成两组,分别为对比组29人,采用X线照射进行诊断;研究组29人,采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并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无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都能获得不错的诊断效果,但在诊断结果的准确度上,研究组要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来诊断新生儿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得到的准确度有所不同,其中螺旋CT检查比X线照射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应用前景可观。

  • 标签: 影像检查 食管闭锁 食管气管瘘
  • 简介:目的研究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后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管状胃组,各3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检测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24hpH值,记录接受检查的时间以及Demeester评分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查总时间、立位时间及卧位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的DeMeester总评分(22.68±32.25)分、24h酸反流次数(17.22±24.14)次、〉5min的反流持续时间(2.62±3.72)min、最长反流持续时间(24.01±33.8)min、pH〈4.00的总时间(82.11±119.17)min,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3.31±52.45)分、(66.35±87.23)次、(5.76±7.58)min、(35.51±38.02)min、(164.87±201.53)min,高于对照组的(22.68±32.25)分、(17.22±24.14)次、(2.62±3.72)min、(24.01±33.85)min、(82.11±119.17)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能够使食管癌患者在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程度减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胃食管反流
  • 简介:食管癌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首选方法为食管切除后使用管形胃重建食管。本研究对象均为高龄残胃食管癌接受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患者,残胃是指患者过往存在胃部手术史,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大,机体健康状态一般,手术风险较大,且高龄患者心理脆弱,容易产生围手术期生理应激反应,患者担忧手术结果产生术前焦虑表现。

  • 标签: 残胃食管癌 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切除 胃部手术 生理应激反应 代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反流性食管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消化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7.5%,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整体护理方法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可改善患者医护依从性,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性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的新生儿手术配合方法进行总结,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4月份以来接受治疗的先天性食管闭锁或具有气管瘘的4例新生儿进行本次医学探究,对手术配合方式进行总结;结果4例新生儿的手术治疗全部获得成功,术后恢复效果良好,以此对手术配合的方式进行总结;结论在新生儿术前要对相关准备工作进行充足,深入了解手术步骤,按手术步骤进行准备,并做好交叉感染的预防措施,这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先天性食管闭锁 气管瘘 新生儿 手术配合
  • 简介:患者男,53岁,因“进食哽噎2月余”入院。上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黏膜欠光整,上段平T4椎体水平局限性狭窄,其上段扩张,食管下段见一线样充盈缺损(图1A),诊断为食管憩室、双食管畸形。胸部CT:食管内可见一纤细管状结构影,强化程度类似于食管壁(图1B),上段平T2椎体水平处与食管共壁,下段近贲门处与食管共壁,CT诊断为双食管畸形(管状型)。

  • 标签: 成年人 双食管畸形 管状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因进食有哽噎感半月余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因吃鱼后出现进食有哽噎感,后在当地卫生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仍觉咽喉部有异物感,进食时有异物阻塞感伴放射至右侧胸背部疼痛,于近10天来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伴咳黄色脓痰,有臭味,每日痰大约20ml,近3天来患者每日下午出现发热,最高温度38.2℃,持续数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遂来我院就诊,被收至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既往患者有血吸虫病史30余年,

  • 标签: 食管异物 穿孔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有效的饮食管理对于延缓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病人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不合理的水、盐摄入是导致营养不良,心衰、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腹膜透析病人由于尿毒症味觉的变化,透析不充分,腹透液影响胃排空以及活动量的改变等因素均影响患者食欲,导致饮食摄入不合理,从而使腹透病人饮食依从性大大降低。所以腹膜透析患者通过科学规范的饮食与营养护理,营养状况稳定,生活质量高,有很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腹透饮食管理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其发病因及机制也有了较为广泛的认识。现归纳如下,以期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不显著,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开放手术更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管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收治了232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将2015年1月—12月就诊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共111例,均给予常规管道护理措施,将2016年1月—12月就诊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共121例,均在常规管道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参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8.11%,实验组发生率为1.6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管道护理可帮助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规避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从而使其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风险管理 食管癌根治术后 管道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