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MCSM)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8例,按照所给予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颈前路组和颈后组,各49例,颈前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后组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CL)。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NDI指数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颈前组术后6个月NDI指数显著优于颈后组,术后2年NDI指数显著劣于颈后组(P<0.05)。结论ACDF和PCL治疗MCSM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ACDF在初期颈椎功能改善方面要优于PCL,PCL在近期颈椎功能改善方面要优于ACDF。

  • 标签: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0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实验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少。结论采用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 颈椎后路单开门
  • 简介:目的总结采用单节段前路颈椎间盘摘除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7例采用单节段前路颈椎间盘摘除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有效地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结果57例患者术后7d颈部切口拆线,12d取髂骨处拆线,住院7~14d,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和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满意。结论对于采用单节段前路颈椎间盘摘除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单节段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病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双嵌式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器对21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应用JOA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常规X线正侧位片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及椎间高度,并记录每例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随时间顺序逐渐升高,6个月内所有病例椎间全部融合,椎间高度在术后3d即显著恢复,3个月内下降,术后6个月趋于稳定。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双嵌式颈椎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可在早中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双嵌式颈椎融合器(ROI-C)
  • 简介:[目的]评估颈椎压力固定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器对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应用JOA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行X正侧位片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并记录每例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随时间顺序逐渐升高,6个月内所有病例椎间全部融合,椎间高度在术后即显著恢复,3月内下降,术后6月趋于稳定,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器治疗早中期脊髓型颈椎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效果.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椎压力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颈椎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被治愈,并进行1~36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患者术后总有效率100%。结论护理是一项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熟悉解剖结构和了解整个手术过程,是护理人员正确护理病人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把护理工作做好。

  • 标签: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 体位训练 脊髄型颈椎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入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行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评价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及VAS评分。结果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评分分别为7.41±1.78分、12.64±2.31分及14.31±1.98分,VAS评分分别为3.98±1.62分、1.64±0.45分及1.41±0.52分,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及术后12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术,外科 前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群体手术治疗后应用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参与者均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入院时间最早为2022年2月,入院时间最晚为2023年7月,参与者数量为84例,通过电脑随机分组划分为不同组别,其中通过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42例患者定为对照组,通过全程疼痛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定为研究组,分析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群体手术治疗后应用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天、7天以及30天时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大(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大(P<0.05)。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术期实施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体验,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疼痛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 术后疼痛
  • 简介:2100多年前,汉朝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开辟了丝绸之路。此后,这条经贸走廊成为了中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临亚太经济圈,西临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大走廊"。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港的渝新欧国际铁路线被认为是横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大动脉"。

  • 标签: 丝绸之路 经济带 动脉 亚太经济圈 欧洲经济圈 中西方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方法.方法127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经MRI确诊,采用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并脊髓中央管开口隔膜切开术.结果术中发现脊髓中央管开口隔膜形成;术后随访89例,MRI检查示,所有患者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均消失,并存脊髓空洞明显缩小和消失.结论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中央管开口隔膜形成是造成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原因之一;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脊髓中央管隔膜切开术是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 扁桃体切除 隔膜
  • 简介:目的采用人胚雪旺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并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方法显微镜下切除脊髓损伤节段增厚的瘢痕组织,松解粘连,切开囊腔或空洞。取人胚胎背根神经节,培养成雪旺细胞并贴附于可吸收薇乔3-0紫色线及薇乔网的载体上,然后将其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本组共治疗53例,其中男42例,女11例,年龄2~58岁,伤后时间为4个月~19年。结果雪旺细胞移植后2~8w时随访,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国际标准评价,53例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部分恢复,其中运动功能由术前(41.49±15.83)分提高到术后(44.62±15.39)分,轻触觉由(57.89±22.87)分提高到(63.94±23.67)分,针刺觉由(55.96±20.99)分提高到(59.68±20.57)分。患者术后无脊髓感染、功能损伤加重及死亡等并发症。术后复查MRI示脊髓无瘤样增生及空洞扩大。结论人胚雪旺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安全可行,能促进晚期脊髓损伤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部分恢复。

  • 标签: 雪旺细胞 移植 晚期脊髓损伤
  • 简介:糖尿胃肠是糖尿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有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亦会增高。糖尿胃肠发病率为30%~76%.但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者仅占糖尿病患者的20%~40%。由于以往人们认识不足或受检测方法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

  • 标签: 糖尿病性胃肠病 2型糖尿病患者 胃肠道功能紊乱 慢性并发症 胃肠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系统产前超声检查中定位脊髓圆锥末端对提高胎儿闭合脊柱裂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行中孕系统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63432例,利用PACS系统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系统产前超声检查中增加对胎儿脊髓圆锥末端的定位;对照组行规范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分析两组胎儿闭合脊柱裂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闭合脊柱裂15例,孕妇引产后或生后随访证实有闭合脊柱裂18例,检出率83.3%;对照组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闭合脊柱裂6例,孕妇引产后或生后随访证实有闭合脊柱裂16例,检出率37.5%。结论在系统产前超声检查中定位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可明显提高胎儿闭合脊柱裂的诊断率。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 脊髓圆锥 闭合性脊柱裂
  • 简介:摘要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旧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遗传异质神经退行性疾病,包含多种亚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3型属于其中一型,致病基因为突变的前强啡肽原(PDYN)基因。现报道1例22岁的散发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3型患者,经基因检测发现PDYN基因的一种新型突变,为c.647C>T(p.P216L)。该突变位于PDYN基因的强啡肽A编码区,其致病机制可能与突变体所导致的功能异常相关。该患者经过平衡和言语的功能锻炼后,症状稍有好转。

  • 标签: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脑啡肽类 突变 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本文特指5q-SMA,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特征为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和神经肌肉接头发育异常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SMA常累及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导致低通气、咳嗽减弱、痰液堵塞等一系列呼吸问题。呼吸衰竭是SMA患儿最常见的致死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内外SMA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的相继发表和新药上市,SMA呼吸管理策略将会转变。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学组组织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总结国内外指南/共识和相关临床研究,结合中国人群实际临床情况,最终达成共识,以促进SMA患儿规范呼吸管理。

  • 标签: 脊髓性肌萎缩症 呼吸问题 呼吸管理 共识
  • 简介:摘要某区报告1例流脑实验室确诊死亡病例,实验室诊断血培养脑膜炎奈瑟球菌阳性,细菌培养分群,结果显示为B群脑膜炎奈瑟球菌。死者未满6月龄,无流脑疫苗接种史,密切接触者鼻咽试子标本结果阴性。我市流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20年,监测显示流脑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率维持在0.1/10万以下.该病例报告后,开展了病例主动搜索工作,未发现流脑漏报病例,同时加强医疗机构人员培训,提高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及大众健康宣教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死亡病例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术(spinalcordstimulation,SCS)治疗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RPS)的有效。方法回顾分析4例CRPS病例,其均经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疼痛转归。结果病人术后VAS评分平均降低5.4,3例病人疼痛缓解大于5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SCS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CRPS。、

  • 标签: 疼痛 神经病理性 脊髓电刺激术 疼痛综合征 复杂性区域性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