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定期对同位分离企业安全审查时发现,地震后,厂房支柱不符合烈度地震的抗震要求,需要采取加固措施进行处理。通过对加固方法进行了调研讨论,生产场地对防震和清洁度的要求高,目前尚未找到可行的加固方法,作者对发生设计基准级别地震后导致工程建筑物破坏、系统破坏、物料泄漏、对公众及工作人员造成的后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物料 系统 泄露 地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D对母儿25羟维生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16例)和对照组(337例)。干预组<35岁269例,≥35岁47例;对照组<35岁283例,≥35岁54例。干预组自妊娠28周至分娩每日补充维生D≥600 IU,对照组每日补充维生D <600 IU。检测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统计分娩方式、早产比例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分别为(27.91±7.56)μg/L、(16.24±4.31)μg/L,均高于对照组(24.65±6.83)μg/L、(12.60±3.9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维生D缺乏率分别为19.62%(62/316)、17.09%(54/316),均低于对照组47.18%(159/337)、49.26%(166/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4/316)、2.53%(8/316),均低于对照组4.15%(14/337)、6.23%(2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晚期每日补充维生D≥600 IU可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期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但对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 标签: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体格发育 新生儿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58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29)和研究组(n=29),常规组利用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研究组利用垂体后叶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第三产程时长、母婴结局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为(224.57±30.20)ml、产后24h出血量为(358.44±38.01)ml、止血时间为(16.40±3.15)min、第三产程时长为(5.11±0.98)min,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中有1例新生儿窒息,1例产后出血,1例输血,1例子宫切除,母婴结局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治疗中利用垂体后叶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缩短患者止血时间、第三产程时长,还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抗生使用和不使用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筛选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200例,按照术后是否使用抗生将其分为参考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参考组不使用抗生,术后常规实施术后管理,研究组使用甲硝唑行抗生治疗。通过两组盆腔炎等不良事件例数比较应用抗生和不使用抗生的效果,统计两组术后用药花费并比较。结果 相较于参考组,研究组术后宫颈管,宫腔粘连,分泌物增多等不良事件例数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后使用抗生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且不会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安全可行。

  • 标签: 人工流产手术 抗生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2DM患者胰岛强化治疗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清胱抑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名)、对照组(60名)。在此期间,对照组采取口服降糖方式治疗,观察组采取强化治疗。而后对比两种治疗模式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胱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强化治疗,其在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胱抑指标对比中,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采取胰岛强化治疗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清胱抑C水平上治疗效果显著,对临床指标改善效果突出、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化专项护理 心力衰竭患者 出入量记录 准确性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既往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司美格鲁肽联合基础胰岛序贯治疗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57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9年,血糖波动15 d”入院,患者体形偏胖、血糖较高、依从性较差,既往已胰岛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入院测糖化血红蛋白9.10%。给予胰岛泵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司美格鲁肽联合德谷胰岛,二甲双胍0.5 g、3次/d,卡格列净100 mg、1次/d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出院。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可与胰岛及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具有降糖、减重作用的新型胰高糖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强化治疗后的序贯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司美格鲁肽 胰岛素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资料全面分析,探究其治疗过程中短期胰岛强化干预疗效及对不同时相胰岛分泌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为抽取此次研究对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在2021年8月,具体构成为:44例患者,经临床检查发现,以上对象均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而后提供具体治疗,干预方案为:短期胰岛强化治疗,分析其最终效果,内容包括: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不同时相胰岛分泌量(第一时相、第二时相,最大胰岛分泌量)。结果:(1)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予以评测,治疗后相较治疗前,数据低,P<0.05;(2)胰岛分泌量方面,和治疗前比较,第一时相、第二时相数据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高,改善效果明显,P<0.05;最大胰岛分泌量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区别小,P>0.05。结论:短期胰岛强化治疗,既可对其血糖水平进行较好控制,又能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第二时相胰岛分泌量方面进行有效改善,可推行、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不同时相 胰岛素分泌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垂体后叶加卡前列氨丁三醇共同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共76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命名为2组(每组均为38例),一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药物治疗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垂体后叶加卡前列氨丁三醇共同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止血时间、不同时间点(分娩后10min、分娩后1h、分娩后2h、分娩后24h)的出血量、产后输血率、不良事件(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死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止血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更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后输血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垂体后叶加卡前列氨丁三醇共同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联合生长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特利加压联合生长抑干预,比对两组的输血量与再出血率。结果 治疗组再出血率、输血量改善情况,较参照组优(P

  • 标签: 特利加压素 生长抑素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手术结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月在荣成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5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D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缩短患者下床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手术结局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是一组由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合成同路各阶段各类催化酶的缺陷,引起以皮质类固醇合成障碍为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最常见。新生儿高钾血症(neonatal hyperkalemia)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清钾浓度>5.5mmol/L,主要是由于钾摄入过多、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影响钾的排泄、钾从细胞内释放或移到细胞外液或使用保钾利尿剂等使血清钾浓度增加所致。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是肾脏替代疗法的一种,其利用腹膜半透膜性能,使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通过腹膜透析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患者体内正常生化成分的目的。通过本例病例的治疗经验的分享,了解CAH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方法 回顾分析本例患儿资料并引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儿定期随访目前发育良好。结论 腹膜透析针对严重高钾血症,较常规降血钾治疗方法疗效更明显,特别是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尤其是盐皮质激素没有获得或起效慢,可考虑腹膜透析,方法简易可行,操作简单,创伤小。值得在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腹膜透析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高钾血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腔两种途径的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采用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采用不同的手术法,随机均分为经腹膜后腔组和经腹腔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经腹腔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与经腹膜后腔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组和经腹膜后腔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8,P=0.016)。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腹膜后腔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腹腔 经腹膜后腔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
  • 作者: 罗美珍1   钟华2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05
  • 出处:《健康女性》2021年51期
  • 机构:(1、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徐家渡中心卫生院  江西上高  336400;2、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塔下卫生院  江西上高  3364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均行胰岛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各30例,对比分析血糖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含量均比对照组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量减少、肌力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营养干预是肌少症防治的基石之一。目前研究重点多关注蛋白质能量代谢和必需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对肌少症的防治作用,而作为一类重要的营养,维生对肌少症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文对维生D、B、C、E、类胡萝卜与肌少症的相关性进行了全面综述,基于观察性研究的间接证据显示多种维生与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这提示老年人群(尤其是维生缺乏者)补充维生可能有助于防治肌少症。然而,目前考察维生对肌少症防治作用的干预性研究甚少,维生防治肌少症的确切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肌少症 维生素 营养疗法
  • 简介:摘要抗生相关性腹泻是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与继发性肠道菌群紊乱所致肠道碳水化合物和胆汁酸代谢降低及条件致病菌感染等机制相关,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和危重症住院患儿是高危人群。本文着重介绍抗生相关性腹泻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儿科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和防治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12例新生儿荧光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明确FFA在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发现视网膜病变的12例新生儿,其中男8例、女4例,出生胎龄27~40周。采用Retcam Ⅲ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FFA检查,观察并分析造影结果。结果4例患儿FFA示视网膜血管充盈良好,考虑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活动期,予双眼玻璃体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4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退行期。结论FFA检查可早期明确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更清晰显示病变分期,对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 新生儿视网膜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黏膜免疫综合了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覆盖全身,是占比最大的免疫系统。近年研究认为黏膜免疫细胞具有维生D代谢酶和受体的靶点,参与维生D的代谢和生物效应,提示维生D代谢、活化场所不仅局限于肝、肾,还有更为广泛的免疫系统。维生D对黏膜免疫具有不同维度的调控机制。本综述重点复习近几年维生D在影响黏膜免疫的调控机制的新进展及应用。

  • 标签: 维生素D 免疫,黏膜 黏膜屏障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且预后极差的疾病。目前具有适应证的药物可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但无法治愈,探讨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当前PAH研究热点。维生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体内活性形式为1,25-二羟维生D3。近年来维生D缺乏已被证明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有关。维生D缺乏可影响PAH的发生,本综述探讨维生D缺乏在PA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讨论维生D补充对PAH的治疗意义,旨在为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维生素D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天麻应用到耳石症患者眩晕治疗中,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耳石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天麻注射治疗方法,实验组加用手法复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高出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发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P>0.05)。结论:在耳石症患者眩晕治疗中合理采用手法复位与天麻联合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后更加良好,并且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耳石症 手法复位 天麻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剂量虾青银杏叶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经口灌胃方式给予小鼠不同剂量虾青银杏叶胶囊30天,进行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试验、血清溶血素试验(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碳粒廓清试验、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NK细胞活性试验。结果:虾青银杏叶胶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NK细胞活性三个方面结果为阳性。结论:虾青银杏叶胶囊能够提高小鼠免疫功能。

  • 标签: 虾青素 银杏叶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