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泛亚医药)是由上海泛亚生物医药集团于2011年发起设立、以虫草类真菌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应用开发为主营业务,重点推动包括蝉花虫草、蛹虫草、球孢虫草及冬虫夏草发酵产品等在内的传统中医药虫草类真菌的传承、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是目前虫草类真菌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全链覆盖的生物技术和医药健康国家高科技企业。

  • 标签: 生物医药 股份 浙江 产业现代化 蛹虫草 传统中医药
  • 简介:中药酊剂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溶解或用流浸膏稀释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可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或渗漉法制备。《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标准规定:(不含药材原粉的)其他局部给药制剂,每1g、1mL或每10cm^2中的细菌数、霉菌数(和酵母菌)均不得超过100个,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钢绿假单胞菌。较前版药典对细菌数的限度提高了要求。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标准 中药酊剂 乙醇提取 《中国药典》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液体制剂
  • 简介: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生物药剂学一直在本专业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其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生物药剂学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现阶段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加快;同时社会不断进步也对生物药剂学这门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对生物药剂学进行教学改革,该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 标签: 生物药剂学 教学改革 交叉学科 教学模式
  • 简介:目的深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传播率与HBV–DNA定量拷贝值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HBV感染的男性及其子女(母亲为非HBV携带者)的HB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学五项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1)根据父亲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分别向下和向上累计进行分析,HBV–DNA含量累计后,在≤4.0与〉4.0、≤5.0与〉5.0、≤6.0与〉6.0、≤7.0与〉7.0copies/ml四个界面显示HBV父婴传播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差值分别为29.9%,30.2%,46.0%,32.2%。(2)患者感染模式对子女HBV感染率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1、3、5”〉“1、5”〉“1、4、5”〉其它模式。结论HBVDNA定量拷贝值与HBV父婴传播密切相关,随携带者血清HBV–DNA含量增加而上升,并存在影响传播的浓度界面;血清HBVDNA阳性和“1、3、5”模式是HBV感染家庭聚集性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造成HBV父婴传播的因素之一。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父婴传播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美洛昔康咀嚼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12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采用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分别口服测试片剂和参比片剂2mg,用RP-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美洛昔康的浓度,应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测试片剂和参比片剂的AUC_(0~96)h分别为(2.85±0.64)和(2.79±0.48)μg/mL·h,T_(max)分别为(4.33±0.65)和(4.16±0.71)h,C_(max)分别为(0.091±0.017)和(0.086±0.021)μg/mL,t_(1/2)分别为(26.08±3.64)和(26.94±4.21)h,两者的lnAUC和lnC_(max)经双单侧t检验证明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测试片剂与国外上市的参比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其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9.76)%。

  • 标签: 美洛昔康 生物等效性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建立3种中药成方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样品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3种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建立了3种中药成方制剂(杏菀止咳颗粒、荆防颗粒和千柏鼻炎片)的微生物限度验证方法。结论杏菀止咳颗粒和千柏鼻炎片细菌数采用薄膜过滤法,荆防颗粒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5ml);杏菀止咳颗粒霉菌及酵母菌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5ml)检测,荆防颗粒与千柏鼻炎片采用常规法。

  • 标签: 杏菀止咳颗粒 荆防颗粒 千柏鼻炎片 微生物限度验证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选用最佳树脂,确定纯化两面针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对比不同型号的树脂,对两面针总生物碱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及其洗脱率进行考察,筛选出合适的树脂;通过考察树脂的动态吸附量、泄漏曲线、洗脱曲线等,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纯化工艺条件。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两面针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为上柱药液浓度为9.6361mg·mL-1总生物碱,洗脱流速为3BV·min-1,树脂柱径高比为1∶7,药液过柱2次,以5BV水洗脱。纯化物中总生物碱的纯度可达40%。结论采用该方法纯化两面针总生物碱简单、可行。

  • 标签: 大孔吸附树脂 两面针 生物碱
  • 简介:异维A酸(isotretinoin)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的囊肿型痤疮、银屑病、尖锐湿疣及某些角质化性皮肤病。有关异维A酸浓度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本实验采用一步液液萃取法简化了血浆前处理步骤,并采用RP-HPLC法测定两种异维A酸胶丸在血浆中的浓度;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对两种胶丸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异维A酸 生物等效性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简介:消毒剂使用范围广而且用量大,除对食品餐饮环境消毒外,在医院临床治疗中更是不可缺少的,而且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率的高低,目前使用的消毒剂一部分是由厂家供给,大部分是由医院制剂室配制,而我国现行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规定暂不检验.为此我们对医院配制的消毒剂进行了抽验,为我国制定消毒剂微生物限度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调查 消毒剂 微生物限度标准
  • 简介:腹膜新生物表现比较多的是起自不同器官的恶性转移性肿瘤,特别是胃肠道和卵巢,虽然,起自腹膜和腹膜下的原发性肿瘤较转移性病变要少得多,但是,前者又常在CT检查时首先被发现。通常,腹膜和腹膜下肿瘤的CT影像表现主要为肿瘤性或浸润性的软组织肿块(可伴有或无腹水),其他征象则可包括囊性成分或囊性坏死、钙化、显著强化或脂肪密度,然而,大多数的征象是非特异性的,虽然起源自腹膜和腹膜下的原发性新生物相对较少,但其中大多数是恶性的而且预后较差。本文着重讨论了该部位的CT检查技术和相关病变的影像征象。

  • 标签: 原发性腹膜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自旋标记的鬼臼糖甙衍生物,经元素分析、IR、MS和ESR分析确证了它的结构,并对它进行了抑制L1210细胞的体外实验,发现其抗肿瘤活性和VP-16-213相近。

  • 标签: 鬼臼毒素 抗癌活性 氮氧自由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生物流体敷料膜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试验组应用生物流体敷料膜,对照组应用传统消毒纱布。对每组病例进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细菌检出率和瘢痕形成率明显降低,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生物流体敷料膜能抑制创面细菌的生长,促进创面愈合,而且减少病理性瘢痕的发生率。

  • 标签: 烧伤 创面愈合 生物流体敷料膜
  • 简介: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及方法适用性试验,加强对方法适用性试验的重视。方法通过对检验方法的选择、建立和确认等方面对检查方法的适用性展开研究。结果药品微生物计数方法的适用性试验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结论相关部门应重视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质量控制。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检查 方法适用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12年研发支出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将汇率因素计算在内,2012年这些公司的总研发费用达703.7亿美元,同比前一年的703.8亿美元有稍有下降。但是大多数公司,比如诺华,默克,强生,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礼来,阿斯利康和雅培的研发支出基本持平,只有辉瑞公司的支出大幅下降,而罗氏的一部分支出用在了大规模一次性重组上。AbbVie公司现在已经从雅培公司中拆分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物制药企业。

  • 标签: 生物制药 药品研发 制药公司
  • 简介:从国产蔓生百部(StemonajaponicaMiq.)的根部分得三种微量百部生物碱成份,经波谱分析,确定为脱氢百部碱(didehydrostemonine1),百部碱(stemonine2),脱氢原百部碱(didehydroprotostemonine3)。其中脱氢百部碱为一新生物碱并首次归属了百部碱的波谱数据。

  • 标签: 蔓生百部 脱氢百部碱 波谱分析
  • 简介:随着我国生物科技水平发展的不断推进,人们愈发的重视到了在实际医药领域中有关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尤其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壳聚糖不仅仅具备较好的抗菌特性同时还能够相对不传统的生物制剂具备更好的相容性和无毒性,从而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了实际的医学材料、口服药品的生产环节。由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通过对现阶段医药生产领域中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后续壳聚糖更好的应用在实际的医药生产领域同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 标签: 壳聚糖 衍生物 医药领域 应用
  • 简介:生物制药技术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有必要有效地改进生物制药技术,深层过滤技术是其必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深层过滤在生物制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强发酵液澄清、除热原、小分子精制等技术,以促进深层过过滤介质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

  • 标签: 深层过滤技术 生物制药工艺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