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一些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增高。此外,非糖尿病个体动态检测与观察上述炎性指标,可以较好地预测,T2DM的发生与进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性预测因子 T2DM C反应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糖
  • 简介:1病例报告病例1,男,54岁,因下腹灼痛、尿便失禁、双下肢感觉、运动丧失36h入院。曾于1993年10月行二尖瓣置换术后持续服用华法林4mg/d,发病前无外伤史,未服用其他药物。查体:T10—12神经感觉平面痛觉过敏,L1平面以下痛温觉及本体觉丧失,双下肢呈上神经元性瘫痪。CT示T9-L1节段脊髓后均匀略高密度占位影,CT值50HV。椎管造影T12下缘深杯口样堵塞。

  • 标签: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 二尖瓣置换术后 病例报告 感觉平面 神经元性 尿便失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阿莫西林中2-乙基己酸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以3-环己丙酸作为内标物,在聚乙二醇毛细管柱上进行测定,分离效果良好。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00℃;结果:2-乙基己酸在0.002568294-2.568294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3541x-0.0379,R=0.9991,专属性、检出限、定量限、重复性、回收率等均符合相关要求,该方法适用于阿莫西林中2-乙基己酸的测定。

  • 标签: 2-乙基己酸 阿莫西林 气相色谱法 溶剂残留
  • 简介:目的观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手术切除的40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OX-2、VEGF、MMP-9和Bcl-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VEGF、MMP-9与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I+Ⅱ期的组织(P〈0.05)。COX-2、VEGF、MMP-9、Bcl-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参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与侵袭,且四者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鳞状细胞 舌肿瘤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移植瘤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影响,分析MMP-2及TIMP-2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24只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和实验组,分析移植瘤体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瘤体内MMP-2、TIMP-2及MMP-2/TIMP-2的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可使移植瘤体的MMP-2、TIMP-2含量增高,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可降低MMP-2/TIMP-2的比值和抑制移植瘤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组可降低移植瘤MMPV2/TIMP-2比值,对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可能具有抑制作用,进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

  • 标签: 胆管癌 裸鼠 移植 QBC939细胞 金属蛋白酶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精神障碍患者就诊时,为其实施抗精神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纳入研究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精神障碍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对照组(单一DM治疗),观察组(DM治疗+抗精神病治疗),分析血糖水平、精神障碍评定和综合疗效。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且精神障碍评定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观察组三项血糖数值分别为(6.17±1.49)mmol/L、(8.15±1.56)mmol/L、(6.48±0.74)%,较对照组皆明显更低(t=2.529,P=0.015;t=2.435,P=0.019;t=3.261,P=0.002);观察组BPRS评分结果为(54.94±1.61)分,较对照组更低(t=18.132,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较对照组更高(Χ2=11.524,P=0.001)。结论:对于T2DM伴精神障碍患者,为其实施单一DM治疗效果较弱,可采用联合治疗理念,为患者实施抗精神病治疗,能使其血糖和精神障碍症状稳定,综合疗效提升,研究有较大价值。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精神障碍 抗精神病治疗 血糖水平 精神障碍评定 综合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NAT2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按照统一的检索策略,全面检索至2013年8月1日有关NAT2多态性与肺癌风险关系的观察性研究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分别来自15个国家,累计肺癌病例4425人,对照病例6663人。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NAT2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未见显著关联。

  • 标签: N-乙酰基转移酶2 多态性 肺癌 META 分析 N-acetyltransferase2
  • 简介:【摘要】目的 以浸润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HER-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围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和西咪替丁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12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西咪替丁和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照组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从不良反应上看,试验组发生率3.33%,和对照组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从总有效率上看,试验组96.67%,和对照组78.33%相比更高(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和西咪替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极少。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西咪替丁 不良反应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55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55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变化,应用降压、调整血脂和血尿酸治疗,且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抗血小板等疗法,降低脑梗死疾病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效果
  • 简介:1921年夏天,四位加拿大医生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人类终于拥有了第一件堪与糖尿病较量的“武器”。之后的近百年,从日臻完美的胰岛素制剂,到专门针对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人类从未停止过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脚步。无论是广泛应用的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大器晚成的二甲双胍,抑或毁誉参半的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每一步都象征着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崭新认识。

  • 标签: 糖尿病治疗药物 2型糖尿病 GLP-1 促胰岛素分泌剂 胰岛素制剂 口服降糖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组织作为病例组,抽取40例胃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AB2I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AB2I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同时根据DAB2I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对随访资料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病例组的DAB2IP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AB2IP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DAB2IP阳性表达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DAB2IP阴性表达胃癌患者(P〈0.05)。结论DAB2IP下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能为胃癌的诊断、术后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基因 DAB2IP 基因表达 预后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RSK2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数证实,在恶性细胞或组织中RSK2的蛋白表达水平普遍高于正常细胞或组织。在一些疾病的研究中还发现,RSK2可以通过磷酸化与相应疾病发展有关的靶细胞或蛋白位点,从而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寻找RSK2的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一个新的突破口。本文将就RSK2及RSK2对于疾病发展研究现有的新进展做简要介绍。

  • 标签: RSK2 肿瘤 疾病 磷酸化 抑制剂
  • 简介:例1,男,23岁。头痛、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6天。神经系统检查:右侧中枢性面瘫,伸舌左偏,左面部痛觉减退。MRI图象显示延髓肿胀,偏右侧示一类圆形边缘欠规则的短T1、长T2信号影,病灶周围无水肿区,第四脑室未见受压、移位。静注Gd-DTPA后扫描,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MRI诊断:延髓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手术所见:延髓下端明显肿胀,后正中脑沟左移,脑干表面下2mm处发现水肿区及深棕

  • 标签: 陈旧性 延髓 胶质瘤 血肿 小脑蚓部 病理诊断
  • 简介:1对27岁夫妇,均因化脓性扁桃体炎静脉给予阿奇霉素0.2g。次日,2名患者均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尿常规:RBC分别为(+)、(┼┼┼),尿蛋白均为(┼┼┼),肝肾功能及ASO正常,泌尿系统B超检查未见异常。立即停用阿奇霉素,给予酚磺乙胺、维生素C及补液治疗,尿液逐渐转清,第8天尿常规恢复正常。随访1月,尿常规持续正常。

  • 标签: 阿奇霉素 血尿 蛋白尿
  • 简介:例1男,49岁,诊断为血管性头痛,长期口服去痛片、脑清片、镇脑宁胶囊每日3次,每次2片,3种药物交替使用,治疗效果不佳,于1999年10月21日来院就诊,经复查确诊为血管性头痛,给予太极通天液10m1,tid,po,患者首次口服10ml,约0.5h即出现胃胀、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带有泡沫状,但化验正常,再次来院急诊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入胃复安注射液10mg静滴,经治疗后痊愈,未见复发。

  • 标签: 太极通天液 药物不良反应 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