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乳腺癌患者淋巴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收治的94例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拟接受4~8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阳性患者接受内分泌或靶向治疗,其余患者根据情况接受2~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或放疗。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淋巴情况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新辅助化疗淋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淋巴危险因素。结果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阳性率为74.47%(70/94);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ER状态、HER-2状态、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cell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human nuclear antigen,Ki67)表达、完成化疗周期情况、化疗腋窝淋巴病理缓解情况和新辅助化疗肿瘤T分期与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淋巴有关(χ2值分别为30.053、10.233、6.303、7.666、18.162、10.148、12.418,P均<0.05);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3(OR=2.788,95%CI1.253~5.318)、ER阳性(OR=3.298,95%CI1.744~7.837)、Ki67表达≤20%(OR=2.469,95%CI1.184~4.301)和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pPR(OR=4.197,95%CI2.168~13.788)为新辅助化疗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阳性率较高,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3枚、ER阳性、Ki67阳性和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pPR为新辅助化疗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化疗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估MRI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手术确诊的子宫内膜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将所有患者的术前MRI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对于子宫深肌层侵犯的诊断敏感性为56%,特异性为85%;对于子宫颈管浸润的诊断敏感性为47%,特异性为83%;对于淋巴高危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76%。结论MRI在术前诊断腹膜淋巴方面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医生术前参考,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磁共振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的高危因素及淋巴规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9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淋巴清扫术的IB1-IIA2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淋巴的高危险因素,生存分析不同模式下淋巴的生存率。结果42例患者164枚淋巴发生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脉管侵犯与淋巴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及病理分级是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为82%.IB1期、IB2期、ⅡA期患者5年OS分别为92%、83%、和75%。单组淋巴30例,闭孔淋巴率66.7%,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率14.3%。无淋巴的宫颈癌患者5年OS显著高于有淋巴患者;髂总、腹主动脉淋巴患者5年OS显著低于单纯盆腔淋巴患者;双侧盆腔淋巴患者OS低于单侧盆腔淋巴患者;盆腔淋巴数目不同对患者的OS造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宫颈癌盆腔淋巴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及病理分级。双侧盆腔淋巴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单侧盆腔淋巴患者,髂总及腹主动脉淋巴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盆腔淋巴患者。

  • 标签: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对早期宫颈癌腹膜淋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5日至2020年8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肿瘤科因宫颈癌行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分析术前PET/CT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及临床特征,探讨影响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的高危因素。结果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的准确度为75.2%,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1.3%,曲线下面积(AUC)为0.707。单因素分析显示,2009 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肿瘤直径>4 cm、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阳性、浸润深度、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升高及细胞学分级是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 cm是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结论PET/CT对早期宫颈癌腹膜淋巴的评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不能完全反映淋巴的真实性;肿瘤直径>4 cm是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宫颈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对早期宫颈癌腹膜淋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5日至2020年8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肿瘤科因宫颈癌行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分析术前PET/CT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及临床特征,探讨影响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的高危因素。结果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的准确度为75.2%,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1.3%,曲线下面积(AUC)为0.707。单因素分析显示,2009 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肿瘤直径>4 cm、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阳性、浸润深度、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升高及细胞学分级是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 cm是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结论PET/CT对早期宫颈癌腹膜淋巴的评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不能完全反映淋巴的真实性;肿瘤直径>4 cm是PET/CT诊断后腹膜淋巴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宫颈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淋巴转移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了解胃癌周围淋巴的分布及转移情况,对术前分期、术式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影像学检查在胃癌淋巴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转移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研究肺癌淋巴的规律,探讨各病理类型、分期、部位肺癌淋巴的特点,为合理施行淋巴廓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1998年10月至2005年3月施行根治性肺癌切除的194例病人淋巴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淋巴频度较高的是第10组36.6%(71/194例)、第11组22.7%(44/194例)和第7组14.4%(28/194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淋巴情况;小细胞未分化癌76.9%(10/13例),腺癌59.3%(51/86例),鳞癌42.5%(37/87例)。T1期、T2期鳞癌和腺癌N0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肺上叶癌较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纵隔淋巴。肺下叶癌发生纵隔淋巴的机率高于肺上叶。结论各种肺癌根治术均应常规清除第10、11和7组淋巴,T1期、T2期腺癌纵隔淋巴清除的彻底性要高于鳞癌。肺上叶癌纵隔淋巴清除要注意其跳跃式淋巴的特点。肺下叶癌纵隔淋巴清除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 标签: 肺癌 纵隔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规律 临床研究 纵隔淋巴结清除
  • 简介:大肠癌淋巴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因此大肠癌有无淋巴转移转移数目的多少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文献中报道有关检测大肠癌淋巴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探讨几种检测大肠癌淋巴的方法,籍此能为临床综合合理治疗大肠癌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大肠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MRI技术分析下咽鳞状细胞癌咽后区域淋巴率和高危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靶区勾画。方法搜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2-2018年间的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的患者需经病理确诊,并且在所有治疗前接受了头颈部MRI检查,并且其淋巴诊断、临床靶区勾画都经过全科查房讨论审核确定。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找到原发灶体积GTVp及淋巴体积GTVnd的最佳界值,将患者区分为高GTVp组、低GTVp和高GTVnd组、低GTVnd组,纳入患者出现咽后区域LNM的高危因素分析,分别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患者326例,所有患者颈部淋巴率为90.5%,最常见的区域为Ⅱa区,其次为Ⅲ、Ⅱb、Ⅳ、Ⅶa (咽)、Ⅴ区。咽淋巴率为21.5%,原发灶位于咽后壁患者中咽淋巴率为53.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原发于咽后壁、双侧颈部淋巴、GTVp>47 cm3、GTVnd>22 cm3与咽淋巴显著相关(P值为0.002、0.020、0.003、0.023)。结论下咽癌咽淋巴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原发灶位于咽后壁患者。同时具有双侧颈部淋巴、较大肿瘤负荷患者容易出现咽淋巴。对于具有以上高危因素患者推荐临床靶区勾画时将咽淋巴引流区包括在内。

  • 标签: 下咽肿瘤 淋巴结转移,咽后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jugulo-omohyoid lymph nodes,JOHLN)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内静脉淋巴的预警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于本中心行侧颈清扫的患者资料,分析JOHLN与颈内静脉淋巴的相关性。结果JOHLN预测颈内静脉淋巴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3.5%、46.4%、82.0%、49.1%、74.1%,上部肿瘤JOHLN预测的准确率为84.3%;本研究有11例出现侧颈跳跃式转移,均有JOHLN转移,其中9例为上部肿瘤,2例位于中部。跳跃式转移中有6例出现颈内静脉淋巴,且均为上部肿瘤。结论JOHLN能有效预测侧颈转移的风险。尤其是上部PTC,术前评估JOHLN,可帮助决策侧颈淋巴清扫,减少再次手术或避免侧颈部过度治疗;对于上部肿瘤,JOHLN可能是癌细胞向侧颈转移的优先通道;JOHLN可能是上部肿瘤发生跳跃式转移的媒介。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 简介:摘要宫颈癌淋巴在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早期诊断淋巴显得尤为重要。MRI在诊断转移淋巴方面有着相同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使用MRI能够增加转移淋巴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我们在诊断宫颈淋巴的研究中对MRI的研究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研究中更好的和更加清晰的获得它的影响和重要地位的体现。

  • 标签: MRI 宫颈淋巴结 转移
  • 简介:目的研究胃癌淋巴率(M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21例胃癌患者M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管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是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P〈0.05)。MLR高低与病检淋巴数(大于或等于7枚)无相关性(P〉0.05),但MLR影响术后生存时间,两者间存在直线关系(P=0.001)。MLR预测术后3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与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R预测胃癌患者术后3年内死亡的准确性与N分期相当。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 预后
  • 简介: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建议根据分期的不同来选择早期胃癌的治疗策略。早期胃癌的治疗与淋巴状态密切相关,对淋巴状态的精确评估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目前评估淋巴状态的方法主要有:根据临床病理学因素评估、根据影像学和分子标志物评估以及前哨淋巴示踪活组织检查技术。对于适合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建议使用二步法来管理;对于EMR或ESD适应证之外的早期胃癌可结合使用影像学和分子标志物及前哨淋巴示踪活组织检查技术来判断淋巴状态。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因素 分子标志物 前哨淋巴结
  • 简介:近年来,一系列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了前哨淋巴活组织检查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其提供了循证医学Ⅰ级证据,并显著影响和引导了乳腺癌患者腋窝处理的临床实践,其对乳腺癌分期、预后及治疗的影响已被纳入第七版AJCC乳腺癌分期系统、NCCN指南、ASCOSLNB指南、最新St.Gallen专家共识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前哨淋巴活组织检查临床指南。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移 淋巴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64岁。右乳癌术后7年余,右腋下淋巴清扫术后5年余,右乳癌补根治术后2年余。2021-10-26于我院复查彩超示:双侧乳房切除术后改变,右上臂内侧低回声团块。于2021-10-27于我院门诊局麻下行“右上臂肿物切除术”,我院病理诊断为“转移性乳腺癌”。乳腺癌上臂淋巴临床少见,特分享此病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中央区淋巴(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强度概念,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侧区淋巴(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危险因素及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09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行PTC颈淋巴清扫术完整临床资料,根据颈侧区淋巴是否转移分为LNM阳性组(75例)、LNM阴性组(31例)。探讨性别、年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肿瘤位置、侵犯被膜、多灶性、肿瘤腺体内分布、肿瘤直径、CLNM数目、CLNM率等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CLNM强度对颈侧区LNM的影响。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P=0.087)、肿瘤位置(P=0.249)、肿瘤腺体内分布(P=0.219)、肿瘤直径(P=0.224)与颈侧区LNM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侵犯被膜(P=0.030)、多灶性(P=0.031)、CLNM数目(P=0.022)、CLNM率(P=0.001)与颈侧区LNM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NM数目和CLNM率增加与颈侧区LNM呈正相关;当CLNM数目≥4或(和)CLNM率≥20%时,颈侧区LNM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犯被膜、多灶性是颈侧区LNM的危险因素;当CLNM强度:转移数目≥4枚或(和)转移率≥20%时,建议行颈侧区淋巴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强度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报告1例睾丸成人型粒层细胞瘤伴肺和腹膜淋巴病例。患者,26岁,行患侧睾丸切除术,术后放疗并定期随访,术后5年出现肺和腹膜淋巴。睾丸成人型粒层细胞瘤具有恶性潜能,一旦出现远处转移,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睾丸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