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无乳链球菌(GBS)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例GBS脑膜炎(病例组)和2例非GBS脑膜炎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的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脑脊液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糖化物水平明显升高,住院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明显增加(均P〈0.05)。病例组5例治愈/好转,1例未愈转院;对照组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GBS脑膜炎临床表现有着非特异性,住院时间和脑脊液恢复时间较长,预后欠佳。应做好早期预防、诊断以及积极的青霉素治疗。

  • 标签: 脑膜炎 无乳链球菌 新生儿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胺丁醇片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3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胶囊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乙胺丁醇联合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其中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胺丁醇片联合利福平胶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起效快,疗效好。

  • 标签: 活血利水 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对脑膜炎患儿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使用脑脊液乳酸脱氢酶进行检测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 2019年 4月 20日到 2020年 4月 20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脑膜炎患儿当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 3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按照患儿的病因类型,将这 34例患儿分为细菌组和病毒组。除此之外,再选择 34例健康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成员。对以上参与研究的 68例患儿均进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最后统计各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不管是在急性期内还是在恢复期内,细菌组儿童检测结果当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都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儿童,差异十分显著, p小于 0.05。从同类型脑膜炎的发展情况来看,细菌组在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而病毒组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结论:使用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法来对脑膜炎患儿进行检测,不仅能够帮助医疗人员明确患儿的具体疾病类型,与此同时,还能够明确其具体的患病阶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脑脊液 小儿脑膜炎 乳酸脱氢酶检测 细菌组 病毒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16例在2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25例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1例的结核性脑膜炎病症有了好转。5例死亡。结脑的临床治疗上,我院取得了理想的收获,也吸取了一些临床治疗的经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需要医、护、患三方面的共同配合,良好的护理可使患者病程缩短,减少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硬脑膜在重型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3年 1月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200例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行硬脑膜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的患者共 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自体膜修补的患者共 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皮下积液、脑膨出、颅内感染及癫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二期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和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二期颅骨修补手术时,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人工硬脑膜安全可靠,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为二期颅骨修补创造条件,是硬脑膜修补的理想材料,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首选使用。

  • 标签: 脑外伤 大骨瓣减压 硬脑膜修补 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的 5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占 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开展细节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敷料松 脱、欠标识、管道处理不当、管道移位、记录不全面等各项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且 p< 0.05;轻度、中度、高度、重度等压疮发生风险的护理效果均优于 对照组,且 p< 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预防压疮及管道等方面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导致延误治疗时机,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近来年,脑脊液中的其它指标、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MRI 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应用中有了新的进展。本文 主要综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方法。

  • 标签: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 16srRNA 基因,磁共振成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提高新生隐球菌的检出率。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 55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作以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5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墨汁染色阳性 42例,革兰染色阳性 38例,真菌培养阳性 49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 52例。 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 CM脑脊液标本 4种不同检验方法,笔者认为对同一份标本应联合使用 3种以上方法检测,使结果互相印证,从而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 ]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墨汁染色;革兰染色;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真菌培养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samples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 and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55 cases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cerebrospinal fluid examination results of 55 patients: ink staining positive in 42 cases, gram positive in 38 cases, fungal culture positive in 49 cases,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positive in 52 cases. Conclusion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four different methods of CM CSF sample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more than three methods should be used in the same sample, so that the results can be confirmed each other, so as to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rat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异烟肼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TB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6月— 2019 年 6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60 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方案,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33%(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常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有效改善脑脊液常规水平,临床症状改善较快,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地塞米松 异烟肼 鞘内注射,疗效
  • 简介:患者女,27岁,孕2产0,孕25周。3年前因患麻疹行人工流产术,平素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史。超声检查提示,胎头处未见完整的环状颅骨强回声,见一大小约84mm×46mm似脑组织样混合性回声,胎儿颜面部不清,脊柱及四肢长骨未见异常,内脏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中孕单活胎,胎儿颅脑畸形(无脑儿并脑膜脑瘤,图1)。引产一长约50cm的死女婴(图2),无颅顶骨,脑顶部脑膜脑瘤样膨出,两眼间距增宽,右眼发育不良,唇腭裂,右踝关节畸形,短指(趾)及并指(趾)畸形。

  • 标签: 脑膜脑瘤 羊膜带综合征 无脑儿 并指(趾) 误诊 超声检查
  • 简介:为了开发新的抗偏头痛药物,用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和辣椒素静脉注射刺激的方法,造成大鼠硬脑膜内血浆蛋白渗出,建立神经原性炎症动物模型。本实验观察到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增加了刺激侧硬脑膜内~(125)Ⅰ-HSA的渗出,而非刺激侧~(125)Ⅰ-HSA的渗出水平未发生明显波动。另外观察到抗偏头痛发作药物二氢麦角胺具有减少血浆蛋白渗出的作用。

  • 标签: 偏头痛 神经原性炎症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占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开展细节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敷料松脱、欠标识、管道处理不当、管道移位、记录不全面等各项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轻度、中度、高度、重度等压疮发生风险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预防压疮及管道等方面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根据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70例结合脑膜炎的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参照组(普通治疗组)和针对性方案治疗观察组(特殊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参照组采用常规的 2HREZ/4HR 治疗方案【1】,针对性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甘露醇治疗。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对于结合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做出相关研究。结果: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针对性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利与患者康复。结论:经研究表明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后,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治疗中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利于治疗的正常进行。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结核性脑膜炎护理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0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护理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大范围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细节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模式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10月所收治的此类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患者被平分到两个小组中,分别为实验组、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所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服务,而实验组则接受的是细节护理服务,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失误情况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判断数据统计学意义的依据为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结果:实验组医护人员的护理失误情况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也要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结核 脑膜炎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名结核性脑膜炎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对照组仍然使用传统的临床抗结核治疗方法,探究组在传统治疗方式上加以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儿童体内的脑脊液情况(包括蛋白质、白细胞、糖、氯化物)。结果:两组儿童的病况均有所改善,但探究组儿童治疗后的脑脊液中的糖和氯化物高于对照组,而蛋白质和白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可以有效运用于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利奈唑胺 结核性脑膜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同时分别为两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并比较效果。结果①相比于对照组(22例,占73.33%),观察组(28例,占93.33%)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相比于对照组(12例,占40.00%),观察组(4例,占13.33%)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护理中,能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的疗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