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护理措施

张云云

柘城县人民医院, 河南 商丘  476200

【摘要】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同时分别为两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并比较效果。结果①相比于对照组(22例,占73.33%),观察组(28例,占93.33%)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相比于对照组(12例,占40.00%),观察组(4例,占13.33%)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护理中,能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的疗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病毒性脑膜炎是临床上严重且常见的脑科疾病,这是患者的脑中枢神经系统,因病毒感染而导致发病。现如今对于这种病症的发病机制还尚不明确,一般临床认为导致病毒性脑膜炎发生的主要机制可能和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之后的免疫反应存在关联。症状性癫痫主要是因为脑损害或者全身性疾病而导致的一种脑袋血失常而引发的癫痫症状。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常常会合并症状性癫痫存在,有临床研究认为病毒性脑膜炎是导致症状性癫痫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临床应重视对这一病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以便于提升患者整体的护理效果。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所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法,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有男16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51.15±13.15)岁;病程1~15个月,平均(7.45±2.06)个月。对照组有男15例,女15例,年龄23~75岁,平均(51.34±13.08)岁;病程1~14个月,平均              (7.25±2.13)个月。经《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检验符合标准,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一般资料中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备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该病毒性脑膜炎和症状性癫痫的标准。②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病史、局限和弥散性的脑损害症状体征、脑电图检验、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相关的方法得到确诊。③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签署临床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①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相关的脑膜炎病症。②因其他原因而导致的癫痫症状。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④对本文所应用的干预方法不耐受的患者。

1.3方法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指导,需要对患者实施常规的监督,并使患者能定时定量地遵医嘱用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对患者进行隔离的时间。对存在饮食困难的患者需要积极的进行饮食指导,增强患者机体的营养摄取,满足营养需求。还要对患者定时进行翻身和拍背,防止患者出现压疮。对病房要做好清洁的工作,每日进行2~3次的消毒,这是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通过优质护理实施干预,干预方法如下。①强化基础护理:每日都要保证病房的清洁整齐,维持病房的空气清新,保证住院的舒适性。需简单介绍住院时的注意事项,责任护士要注意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护理中维护患者的安全性。检验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了解并评估患者的健康情况。②病情观察:患者因为颅内压升高等情况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和呕吐症状。因此在护理的时候应倾听患者的主诉,需要主要留意患者的瞳孔变化、意识表现和生命体征,并进行定点记录。当患者出现异常或有异常征象的时候,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以便做出及时反应。

常规遵医嘱对患者用药甘露醇降颅压,同时提供良好的用药护理。③腰椎穿刺护理:患者实施腰椎穿刺之前应对其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和配合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配合的重要性,并且使患者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问题,叮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叮嘱患者将大小便排空,并准备好腰椎穿刺的相关物品,关闭门窗,调节合适的室温。腰椎穿刺的过程当中,要协助患者摆放好适当的体位,并且在穿刺过程当中对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指导,协助医师对患者留取脑脊液标本,以方便送检。腰椎穿刺结束以后,要叮嘱患者确诊,平卧大约6 h,鼓励患者多进行水分的补充,并且进行补液,避免患者低颅压性头痛和眩晕症状出现,防止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要密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特别留意患者的面色、脉搏、血压、呼吸、意识、是否存在头痛呕吐等相关状况。如果患者存在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干预,同时要协同患者做好生活干预指导工作,告知患者做好穿刺针眼的防潮和防污染工作。所以患者在24 h之内不能淋雨,这样可有效的避免局部出现感染情况发生。④精神护理:患者因为病情的影响很容易合并精神异常等相关表现,甚至会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存在胡言乱语的情况,所以要强化对患者的巡视工作,如果发现异常情绪等,应通知医师和家属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避免患者伤及自己和他人。对患者应24 h设置有专人的陪护,同时协助相关的医师进行专科会诊,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患者如果存在烦躁不安,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以后为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

1.4观察指标①统计所有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病毒性脑膜炎和病症状性癫痫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或者和治疗前相比改善超过70%,则说明有效;如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则说明治疗无效。②统计两组患者整体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1.5统计学分析以IBM SPSS25.0进行统计学检验。所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相比于对照组(22例,占73.33%),观察组(28例,占93.33%)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相比于对照组(12例,占40.00%),观察组(4例,占13.33%)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两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n

疗有效率

不良反

察组

对照

30

30

28(93.33)

22(73.33)

4(13.33)

12(40.00)

t

P

4.3200

0.0377

5.4545

0.0195

3讨论

癫痫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有研究认为病毒性脑膜炎会导致患者合并有各种不良症状,如患者会存在恶心,呕吐和发热等表现,这样会导致患者存在有头痛、反射性呕吐、惊厥、嗜睡以及神志改变等脑实质的受累表现,进而会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脑实质异常放电,这样就容易导致患者合并症状性癫痫情况发病。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患者一般的病症表现较为严重,在临床进行护理的时候要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本文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使得对患者所提供的各项护理更加的严谨。优质护理能够以严谨的护理态度和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指导,这种护理重视对患者进行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干预,维持患者具有良好的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内外条件,使得病情能够更好的康复和转归。通过对本文的调查分析能够看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落实优质护理的价值。

总之,优质护理应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护理中,能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的疗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王延芬,李黄艳,刘艳,谭琳.预见性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7):1-3.DOI:10.19435/j.1672-1721.2022.27.001.

[2]孙晓敏,孙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成人癫痫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评价[J].贵州医药,2022,46(08):1343-1344.

[3]林建萍,王敏涵,刘玉凤,黄小琼,李琦.全面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精神状况及癫痫发作次数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