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丽是一位怀孕23周的准妈妈,她来到胎儿医学部就诊是因为在超声检查中发现腹中的胎儿胼胝体缺失,胼胝体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桥梁”,当该区域发育异常时,可能会影响到大脑的功能。但这位妈妈并没有想放弃这个胎儿,因为在年之前,小丽曾经怀孕过一个宝宝,在孕7多月是出现重度脑积水,之后终止了妊娠。所以对于现在腹中的胎儿,她和她的先生认为,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有好的希望,还是想让宝宝出生。

  • 标签: 单基因 胼胝体缺失 右大脑半球 疾病 重度脑积水 超声检查
  • 简介:不相关与相互独立足概率论中一重要的概念.从本质上分析揭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这一概念.

  • 标签: 随机变量 不相关 相互独立 分布列
  • 简介:“国学”进语文课程,更多的是为了“国学”而不是为了语文,实现“培养综合型人才”“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实现道德重建”的目的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国学”大量渗入语文课程,是“语用”属性的挑战,也挤压了当代语言智慧的空间;“国学”还不是什么学科,也不具有基础性,独立为课程违背了基础教育课程原则。当下,摆脱渗入与独立的双重难题,要么制定专门的课程标准,要么“三分语文”,要么高校开“国学”必修课程。

  • 标签: “国学” 语文课程 独立 渗透 语用
  • 简介:张恨水自少年时代就接触了国学名著《水浒》,他收藏了很多版本的《水浒》,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出《水浒人物论赞》、《水浒别传》、《水浒新传》等“水浒”系列作品,从而丰富与发展了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

  • 标签: 张恨水 《水浒》 收藏 研究 传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唐代女性开放、自由一向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也有很多人认为唐代女性是中国妇女中幸运的一群,但是在这种开放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传统道德观念依然在发挥作用,在此,笔者以《唐书.列女》为例,简要分析一下唐代女性的道德观念,说明她们并未能超越时代的限制,仍然受到传统礼教的束缚。

  • 标签: 唐代女性 道德观念 传统礼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孕前检查中乙肝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乙肝母婴阻断和提高人群乙肝免疫力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x2检验1324例孕前检查者的HBVM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孕前检查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女性生育第一胎与生育第二胎之间有显著性差异;HBVM全阴及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在男女之间及男性、女性生育第一胎、第二胎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提高生育第二胎者孕前检查率,尽早发现乙肝感染,及时处理,阻断母婴传播。开展社区乙肝疫苗(HepB)接种宣教,提高人群整体免疫力。

  • 标签: 孕前检查 乙肝标志物 乙肝疫苗 乙肝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定性酶标测定与定量检测乙肝半结果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分别检测患者的乙肝半各项标志物水平。结果种检测方法的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半型定性检测可以作为患者的预防性筛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可以为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动态数据。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差异 临床意义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半检查与 HBV-DNA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 2011~ 2012年收治的肝炎患者 125例, 采取患者的血清标本,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及“半”检测法, 同时利用荧光聚合链反应定量检测患者的 HBV-DNA。将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荧光聚合链定量检测法检测有 80例患者 HBV-DNA定量为阳性, 检出率为 64.0%, 其中 HBsAg、 HBeAg、抗 -HBc标志物阳性的 HBV-DNA的检出率最高, HBsAg、抗 -HBc次之, 抗 -HBc最低。结论 HBV-DNA与病毒的活动性和感染性相关联, 确定 HBV-DNA可了解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的状况, 可作为不同临床类型肝炎患者的辅助检查, 可作为判断 HBV感染者病毒是否有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半; HBV-D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half tests 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HBV-DNA. Methods 125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2 were selected. The serum samples of the patient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wo and a half"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HBV-DNA of the patients was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fluorescent polymerized chain reaction. Compare the two results. Results 80 cases of HBV-DNA were detected as positive by fluorescence polymerized chain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64.0%. The detection rate of HBsAg, HBeAg, anti HBC markers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HBsAg, anti HBC, and anti Hbc. Conclusion HBV-DNA is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and infectivity of the virus. The determination of HBV-DNA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replication and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t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test for different clinical types of hepatitis patients, and it can be used as a new standard to judge whether the virus in the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 has activity and greater infectivity.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半检查与HBV-DNA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8~2019年收治的肝炎患者125例, 采取患者的血清标本,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及“半”检测法, 同时利用荧光聚合链反应定量检测患者的HBV-DNA。将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荧光聚合链定量检测法检测有80例患者HBV-DNA定量为阳性, 检出率为64.0%, 其中HBsAg、HBeAg、抗-HBc标志物阳性的HBV-DNA的检出率最高, HBsAg、抗-HBc次之, 抗-HBc最低。结论 HBV-DNA与病毒的活动性和感染性相关联, 确定HBV-DNA可了解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的状况, 可作为不同临床类型肝炎患者的辅助检查, 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病毒是否有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两对半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HBV-DNA、乙肝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20年3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选择院内接受治疗的53例患者,指导所有患者均接受HBV-DNA、乙肝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53例患者进行检查,发现HBsAg阳性的HBV-DNA阳性检出人数更多,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更为明显,大三阳,HBsAg、HBeAg阳性检出患者的HBV-DNA阳性检出人数更多。结论:通过慢性乙肝患者做好HBV-DNA、乙肝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提高临床病情分析准确性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慢性乙肝患者 HBV-DNA检验 乙肝两对半 肝功能指标检测
  • 简介:独立学院的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朱永新教授认为,已有的“名校办民校”,包括独立学院,是“假民办”,最好由政府公共财政包办将其全部转为“公办”。作者结合实际,从独立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办学现状及其优越性等方面指出朱教授的观点不可取,并进一步这一问题展开积极的探讨。

  • 标签: 独立学院 高等教育 理性思考
  • 简介:本文曾侯乙墓、信阳、望山、包山、仰天湖、五里牌等6批战国竹简策的物量表示法和量词进行了穷尽性研究,总结说明了物量表示的四种方式,分析了18个固定量词的用法和意义。

  • 标签: 竹简 战国 曾侯乙墓 天湖 表示法 量词
  • 简介:明代中朝边疆地带的人员流动及还几乎是一个与明王朝相始终的持续性的现象,其人员构成也较为多元复杂。这其中既包含国边民、驻边军士、僧侣等由于各种原因而潜逃至对方境内形成的'逃人';还包括国边民中那些被女真人或倭寇掳掠后又得以逃脱的'走回人',以及在海上活动中遭遇海难事故的'漂流人'等。这三类人员在中朝国官方的主持下,最终大部分又经由国的边疆地带得以返回故土。值得强调的是,在其返还故土的过程中,明朝的辽东都司以及朝鲜的平安道、咸吉道等边疆地方无疑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明代 中朝边疆地带 逃人 走回人 漂流人
  • 简介:《宋史》卷三三二《游师雄》记载其“人拜祠部员外郎,加集贤校理,为陕西转运使”。然而,国家图书馆藏游师雄墓志铭则称“乃除公集贤校理,权陕西转运副使”(《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0册)。《束都事略。游师雄》则记载“师雄为陕西转运判官,又为转运副使”。究竟是“陕西转运使”还是“权陕西转运副使”,抑或是“陕西转运副使”呢?

  • 标签: 转运使 陕西 使事 图书馆藏 《宋史》 石刻拓本
  • 简介:<正>一衮代的身世及获罪大归真相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妃衮代,于天命五年(1620)被令大归(休回母家),其事散见于官稗野史之中。《清史稿·列传一·后妃》中记叙衮代曾辅佐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全文如下:“继妃,富察氏。归太祖亦在孝慈皇后前。岁癸已,叶赫诸部来侵,上夜驻军,寝甚酣,妃呼上觉曰:‘尔方寸乱耶?惧耶?九国兵来攻,岂酣寝时耶?,’上曰:‘我果惧,安能酣寝?我闻叶赫来侵,以其无期,时以为念。即至,我心安矣。我若负叶赫,天必厌之,安得不惧?

  • 标签: 福晋 太祖 努尔哈赤 大贝 皇太极 天命
  • 简介:《语文新圃》2002年第五期刊有叶群英同志的文章《兰芝被为哪般?》(以下简称叶文),文章通过综合比较,先排除了“四德”中的后三项,从而确定问题出在“妇德”上,又进一步说是因为兰芝“不顺婆婆”,随后还列举了《汉书》、《后汉书》中的例子。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 标签: 语文 综合比较 商榷 后汉书 母亲 封建社会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唐使与唐代中华文明传播的研究,揭示了唐使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外交交流,唐代中华文明的演进与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时期中华文明繁荣昌盛,而唐使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播。本文通过唐使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在唐代中华文明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深入理解唐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唐使的历史地位、任务与使命以及文化交流的实践进行探讨。探究唐使唐代中华文明的传播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 标签: 遣唐使 唐代 中华文明 传播 外交交流
  • 简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稻国(稻米产量占世界1/3),也是世界最大的稻米消费国,13亿人以此为主粮。保证中国稻米的品质和安全性,是有关国之命脉的大问题。

  • 标签: 转基因 稻米产量 忧虑 世界 消费国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