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象征。汉字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设计图形符号,经过不断演变,由萌芽到成熟,再到图形的应用,在标志设计中以其独特的构成方式成为了一种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设计元素。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其中蕴含的文化是标志设计取之不尽的宝藏。在汉字图形标志设计的赏析中,我们感受到它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语言和视觉传达方式,更可贵的是它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 标签: 标志设计 图形化 汉字 应用 文化意义 文明起源
  • 简介:基督教中国,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 标签: 基督教中国化
  • 简介: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与标准韦小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自从道尔(E.Doll)在本世纪30年代编制出第一个标准的适应行为量表以来,适应行为的评定已成为儿童心理评估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特殊教育领域,适应行为量表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智力落后...

  • 标签: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传统智力测验 智力落后儿童 分量表 智力落后学生 普通儿童
  • 简介:个人是国家、民族、社会的有机分子和最终载体,因而全球必然对个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个人面对全球主要有三大挑战和压力:参与与适应,竞争与互赢,合作与和谐。这就使得个人必须针对全球而努力超越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因此,成功应战全球最关键之处在于由外在转向内在,塑造健全的个体人格。全球背景下塑造健全个体人格的首要前提是培养全球意识,根本任务是塑造个人的自由人格、崭新人格和全面人格。

  • 标签: 全球化 全球意识 健全人格
  • 简介:引言近来学界、政界以及教界纷纷提出基督教中国议题,笔者也愿就此题发表一些想法。所谓"基督教中国"其实并非某种新的提法,虽然此前并未明确打出此口号,但自从基督教入华以来,"中国"的历程就一直未有间断过。从某个角度来看唐朝景教,元朝也里可温,明清天主教以及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本色教会都可视为中国的产物。虽然如此,"基督教中国"的提法也有与以往不同之处。许磊认为景教至明清天主教的"中国"只表现在形式上的嫁接,并未达到"融"和

  • 标签: 基督教信仰 也里可温 至明 汉语神学 希伯来文 浙江神学院
  • 简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中所包含的能力性质、能力范围、能力体现,合称为国家治理的道德能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主要表现为人的能力的现代,其伦理意蕴主要体现为治理主体的道德能力、治理过程的道德落实、治理客体的道德塑造以及治理的国际伦理意义等几个方面。

  • 标签: 国家治理 道德能力 伦理意义
  • 简介: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正确地指出:“从古至今,经济民族主义对国家权力和独立性的奋斗目标始终是压倒一切的。只要国家体系存在,经济民族主义就会对国际关系施加重要影响。”即使在全球进程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加快的世纪之交,虽然国家的作...

  • 标签: 经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全球化进程 后发展国家 跨国公司 文化民族主义
  • 简介:<正>全球的问题研究最近几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个前沿课题。它不仅吸引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注意力,也引起了专事政治学及国际问题研究的学者的注意。由于全球所产生的辐射性效应之广阔以至于它也引起了人文学科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试图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即从理论上最早探讨全球问题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而且时至今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仍对这一现象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既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这个热门话题,而且建树颇多,那么我们东方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是也直该对之

  • 标签: 全球化理论 国际问题研究 人文学科 人文社会科学 热门话题 文化价值观念
  • 简介:以湖北省当阳市“一户三”活动为个案,探讨文明村镇创建的市场模式。从理论上说,文明村镇创建市场运作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实践上说,创建文明村镇关键在于要积极培育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市场,要努力提升文明中心户的市场竞争力,要认真搭建文明中心户与农民群众互动的市场平台。

  • 标签: 文明村镇 市场化 当阳市 一户三化
  • 简介:20世纪中国庄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影响下逐步现代,其现代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是同一个历史进程。20世纪上半叶,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些进步学者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自己的庄学研究,迈开了中国庄学现代转型的步伐。20世纪50—7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深入,中国庄学研究者们纷纷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庄子哲学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同时,由于政治话语的强化,庄学在现代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简单和程式的缺憾。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庄学 现代化
  • 简介:普遍原则是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学中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则,是一切有效规范必须满足的条件。中国社会转型期复杂多元的社会矛盾凸显了社会道德规范有效性要求,普遍原则为有效性规范的产生呈扬了新的伦理致思向度,以人为本和民主协商应成为规范有效性生成的双重维度,共时体现实质普遍与程序普遍。这也必然成为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的逻辑基础。

  • 标签: 社会道德规范 普遍化 以人为本 民主协商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内涵研究,是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内涵一个统一的科学界定,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内涵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表述,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内涵的分析和研究。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涵辨析 科学界定 内涵研究 学术界
  • 简介:黎族是我国唯一聚居在海南省内的少数民族,信仰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主.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在海南建郡立县,汉文化开始传入海南.由于长期汉、黎民族的历史交往与融汇,汉族本土宗教道教对黎族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道教在黎族地区自唐、宋传入,经元、明两朝,至清代民族化成型,民国时期达到高潮.道教与黎族原始崇拜相结合,成为黎族地区的主流宗教,至今仍然对黎族民间习俗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 标签: 黎族地区 海南 民族化 道教 传播 少数民族
  • 简介: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的正道。

  • 标签: 回儒 伊斯兰教 中国化
  • 简介:儒学是积极人世的学问,每个时代的儒学都是在回应那个时代的问题,从而在观念上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成为那个时代的学术形态。然而,一方面,现有的儒学史的叙述,例如所谓“宋明理学”研究,往往脱离了儒学的历史时代性质,成为一种纯粹的概念游戏,遮蔽了儒学的时代特征真相,有鉴于此,我们提出“重写儒学史”问题;另一方面,当代儒学面临着中国的现代、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全球等问题,需要建构儒学的现代的学术形态,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儒学现代版本”问题,这是“续写儒学史”,即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写儒学史”。

  • 标签: 儒学 重写儒学史 儒学现代化版本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说明了文化在现代建设中的定位,即是精神动力、综合国力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标志之一。

  • 标签: 文化建设 现代化进程 综合国力竞争 精神文化生活 民族凝聚力 现代化建设
  • 简介:政治现代的研究始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戴维·阿普特的《现代的政治》(1965),鲁·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1996)和塞缪尔·亨延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等,是上世纪60年代比较政治学界以发达国家为蓝本来衡量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进程时提出的比较政治学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学界莫衷一是。享延顿认为,“政治现代可以被定义为从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运动过程,也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的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布莱克则认为,政治现代就是用一种合法制度来代替个人独断,全体公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参与选择政治领袖和政策,个人选择权可以通过有效的公民参政权得到保障。我国学者罗荣渠给政治现代下定义时指出,政治现代是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大转变中,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引起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钱乘旦则直截了当地将政治现代概括为就是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变的过程。总的来说政治现代指的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政治领域的反映。

  • 标签: 政治现代化 评价标准 政治参与 民主政治
  • 简介:作为一名较长时间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也是中国人和中国教会的一名真诚的朋友,我很愿意就"基督教中国"的这一概念谈谈其中的几个潜在的维度。这当然对于中国教会来说它是大有希望也是满有积极意义的。按照我所理解的,"中国"这一命题是一个丰富的理念,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层面。我就此提出四方面。A.政治层面首先,"中国"概念具有政治和社会意义的层面。的确在起初,

  • 标签: 基督教信仰 平信徒 政治层面 耶稣基督 全球化问题 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