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消毒灭菌效果,以便改进和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9~2012年手术室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连续四年空气的合格率为92.33%~97.33%、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为96.45%~100%、无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9.18%~100%,物体表面和灭菌器生物学的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保障外科手术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灭菌 效果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家长听觉口语师评估听障儿童听能技巧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听能技巧检核表(auditoryskillschecklist,ASC)对50位听障儿童的家长和听觉口语师进行检测评估。结果整体上,家长听觉口语师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且两组评分者的评分无显著差异。对4个听能阶段进行分析,发现两组评分的平均值在各听能阶段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家长评分皆高于听觉口语师评分,但仅在理解阶段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评估听障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儿童的听能技巧时,应同时考虑家长和专业人员的观察角度,两者可能存在差异。此外,听能技巧检核表是可供听觉口语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用于指导家长观察听能技巧及监控听障儿童听能技巧发展的临床工具。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能技巧 评估 家长 听觉口语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进行配伍探讨,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进行配伍,在4℃及25℃保存下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测定配伍溶液的pH值,以及配伍溶液中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结果在4℃时,12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及溶液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不大;而25℃时,2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不大,超过2h,则有沉淀产生。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4℃保存时,12h内可用;25℃保存时,2h内可用。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
  • 简介:目的研究北京市听障儿童智力发育的特点,比较听障儿童健听儿童智力发育的差别,为北京市听障儿童康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希一内学习能力测验的健听常模对56名听障儿童和56名相同年龄的健听儿童的智力进行测验。结果3~7岁听障儿童的比率智商是94.99±14.27,56名健听儿童的比率智商是96.49±12.98,两者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4岁之前二者的智力水平发展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二者的差距增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的手眼协调、空间知觉、视觉记忆和抽象思维发展较好,而色彩记忆和分析综合能力发展滞后。结论北京市听障儿童智力发育良好,已接近健听儿童的水平,社会和家庭应继续关注听障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心理健康,以期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 标签: 听障儿童 健听儿童 智商 智力测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kegel训练促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我科门诊行产后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甲(80例)、乙(80例)2组,甲组阴道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乙组盆底kegel训练;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阴道电刺激联合生物治疗的患者盆底肌力达到正常率显著高于kegel训练的患者(P<0.01)。结论阴道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促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是一种安全、合理、高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电刺激 生物反馈 Kegel训练 盆底肌力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豚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耳蜗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mRNA和蛋白含量变化,探讨PBMC耳蜗组织中GR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32只健康白色豚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5mg/ml,10mg/kg/day)腹腔连续注射7天,对照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连续注射7天。给药结束后次日取豚鼠PBMC及双侧耳蜗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豚鼠PBMC和左耳耳蜗组织中GR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blot结果半定量分析豚鼠PBMC和右侧耳蜗组织中GR蛋白的含量,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一步分析豚鼠PBMC耳蜗组织中GRmRNA及GR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及短期全身使用地塞米松对其表达量的影响。结果GRmRNAGR蛋白在豚鼠PBMC耳蜗组织中均有表达,地塞米松组PBMC及耳蜗组织中GRmRNAGR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地塞米松组及对照组的PBMC耳蜗组织的GRmRNA、GR蛋白表达量存在正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豚鼠短期全身使用地塞米松可以使PBMC耳蜗组织中的GRmRNA、GR蛋白含量均同步上调,豚鼠PBMC耳蜗组织中GRmRNA、GR蛋白的含量变化具有正相关性。PBMC中GR含量可间接反映耳蜗组织的GR表达水平。

  • 标签: 受体 糖皮质激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耳蜗 豚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MED)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5月~2014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18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的意愿确定手术方式,行MED治疗78例,行FD治疗102例。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随访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MED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FD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症;而FD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住院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恢复较慢,但适用于各种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 简介: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1555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Real-timequantitativePCR和Amplificationrefractorymutationsystem,RT-ARMS-qPCR系统)对含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1555位点的拷贝数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比例。共检测散发组12例、家系组7例异质性突变患者,结合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变型野生型的比例耳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散发组mtDNAA1555G异质性突变的患者中,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771,P=0.003);家系组患者中,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亦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850,P=0.015)。结论突变型mtDNA占所有mtDNA的比例耳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非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 标签: 非综合征型耳聋 线粒体DNA 突变 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RT-ARMS-qPCR)系统 拷贝数 临床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氧化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并与α-糜蛋白酶进行对比。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48.0%),有效29例(38.7%),无效10例(13.3%),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15例(25.0%),有效27例(45.0%),无效18例(30.0%),总有效率7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氧化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乙酰半胱氨酸疗效优于α-糜蛋白酶。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 &alpha -糜蛋白酶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neuropathy,AN)患者在不同测试强度下的单音节识别率,总结AN患者在言语识别方面的特点。方法AN患者10例,共20耳。根据听力图形状将AN患者分为上升型听力组和非上升型听力组,两组分别包括12耳和8耳。分别在患耳0.5、1、2和4kHz纯音平均听阈(4FA)以及4FA上10dB、20dB、30dB共4个强度测试单音节识别率。绘制得分一强度(Performance--Intensity,P—I)函数曲线。结果AN患者的P—I曲线大致可以分为3段。在昕阈附近得分较低,在4FA+20dB处达到相对较高得分,平均最大言语识别率为42.8%±23.8%;在4FA+20dB以上得分没有随强度增加显著增长,而是总体得分呈轻微回跌。大多数AN患者P—I曲线呈非单调性,且变异范围较大,最大言语识别率得分的差异可达60%~70%。在各强度下,上升型听力组和非上升型听力组在全部4个强度下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N患者的单音节P—I曲线呈现低得分、非单调、变异大的特点。

  • 标签: 前庭耳蜗神经疾病 言语知觉 测昕法
  • 简介:摘要目的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对比,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食管癌切除术临床价值。方法收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左胸小切口术组)36和对照组(常规手术组)32,将其分别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食管癌切除术和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切口长度、开胸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对食管癌进行治疗,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达到了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管状胃 食管癌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DPOAE)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将58例样本依照听力监测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2等份,其中对照组为DPOAE组,研究组为超高频纯音听阈组,临床观察2组的筛查成果。结果研究组总符合率93.10%(27/29)对照组89.66%(2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OAE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效果相当,均可作为有效监测手段,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较为可喜的成就。

  • 标签: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超高频纯音听阈 耳蜗性听力损害 听力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不同层厚下,后处理减影效果与低剂量研究。方法将我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组为平扫、增强层厚,层间距同为0.625mm;B组1.25mm;C组2.5mm;D组3.75mm;E组5.0mm每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进行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完毕后使用后处理图像重建技术(RetroRecon),除A组外余下4组均进行薄层重建至亚毫米层厚0.625mm,使用AW4.5工作站对每组重建后图像进行后期减影处理,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使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同时比较每组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五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图像质量相仿并优于D、E组,其中A组辐射剂量最高,随后依次递减E组辐射剂量最低,对五组CTDIvol、DLP辐射剂量大小差异进行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层厚下使用ATCM技术进行CTA扫描,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无较大差异,同时降低了球管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 标签: 头颈部CTA 后处理重建 减影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超高倍显微镜在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与门诊血尿标本217例,对同例样本分别采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超高倍显微镜检测,分析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结果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超高倍显微镜检测结果准确率较高,且两种方法之间均无差异性。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超高倍显微镜需结合使用,以克服两种方法的缺陷,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诊断提高确切依据。

  • 标签: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 超高倍显微镜 尿液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MP1和TIMP4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MP1和TIMP4基因在20例喉癌及癌旁正常粘膜中mRNA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应用SP法检测其在50例喉癌及癌旁正常粘膜中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MMP1mRNA喉癌组织中的表达0.548±0.274髙于癌旁组织0.215±0.181(P<0.05),TIMP4mR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0.478±0.24低于癌旁组织0.223±0.161(P<0.05);MMP1在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0%和27.2%;TIMP4在其两组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54.0%和86.36%;MMP1和TIMP4mRNA及蛋白表达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喉癌组织中MMP1和TIMP4mRNA及蛋白表达未检测到相关性(P>0.05)。结论MMP1和TIMP4表达喉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它们有可能作为确定喉癌转移和预后的新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喉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L-18)胎膜早破(PROM)的相关研究,为胎膜早破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找出更多预测新指标。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PCT和IL-18浓度,分析其在各实验组中的变化,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孕周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28.701,P<0.001);2.PCT组浓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IL-18组浓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T和IL-18的相关性呈正相关(r=0.922,p<0.001)。结论PCT和IL-18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中的浓度最高,说明两者胎膜早破发生的有关,可作为胎膜早破预测的新指标,其对诊断胎膜早破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合理性发生作用,为孕妇诊断胎膜早破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胎膜早破 足月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 血清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18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耳后注射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甲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符合研究条件的78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后注射组39例,耳后注射甲强龙40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鼓室注射组39例,经鼓膜穿刺,鼓室注射甲强龙40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2周.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变化、副作用及血糖浓度波动.结果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痊愈率分别为17.95%,15.38%;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71.19%,两组患者各频率平均听阈均有改善,但中低频听力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45>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浓度均有所提高,经调整饮食和药物控制,血糖未出现剧烈波动.耳后注射组无鼓膜穿孔的风险.局部疼痛及一过性眩晕,耳后注射组发生率分别为20.51%,7.69%;鼓室注射组为58.79%,28.21%;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614,8.791;P<0.05).结论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甲强龙联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血糖浓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鼓室注射,耳后注射甲强龙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听觉丧失 突发性 2型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中应用气体置换的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颅内压变化、所用气体的安全性检测,术后并发症及气体残余血肿吸收时长的因素的比较分析,评价微创引流术中气体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结果30例采用微创术中气体置换方法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无张力性气颅、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发生,残余血肿吸收时长明显缩短,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引流术中应用气体置换的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等诸多优点。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气体置换 安全性 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听力水平的中老年人GJB2基因的突变类型和基因型频率,探讨GJB2基因的各种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SNPs)是否年龄相关性耳聋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方法通过普查共收集到648例中老年人的听力学资料和血样,根据听力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四组。提取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利用直接测序方法获得所有样本的基因型,区分致病突变和多态性改变,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各种突变和多态在各组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听力学结果将所有样本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157人)、轻度听力下降组(199人)、中度听力下降组(226人)、重度听力下降组(66人)。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发现4种移码突变,包括235delC杂合突变16例、299-300delAT杂合突变3例、176-191del16杂合突变1例、512insAACG杂合突变2例;1种错义突变109G>A;6种多态,包括79G>A、341A>G、608T>C、457G>A、368C>A、571T>C;3种已报道但疾病关系不确定的突变11G>A、187G>T、558G>A;5种没有报道过的突变...

  • 标签: 年龄相关性耳聋 GJB2基因 突变 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