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胃癌E-cad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上皮中E-cad全部表达.Ⅰ期E-cad的异常表达率为19.6%,而Ⅱ、Ⅲ、Ⅳ期的异常表达率分别是57.2%、62.1%和69.3%,Ⅰ期和Ⅱ、Ⅲ、Ⅳ期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者51例中异常表达为74.3%,而无淋巴结转移者40.2%,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在进展期胃癌中按肿瘤生长方式分组,结节型E-cad异常表达率41.2%,而溃疡浸润型异常表达率67.3%,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分化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32.0%,而低分化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69.6%,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癌细胞浸润深度达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者E-cad异常表达率为30.1%、38.2%,而浸润至浆膜及浆膜外者异常率为67.3%,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癌组织分化、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结论:E-cad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上皮型钙粘蛋白 胃癌 免疫组化
  • 简介:背景目的:垂体巨、大腺瘤是否采用经蝶手术尚有不同看法,本文总结垂体瘤手术经验,探讨经蝶入路显微切除垂体巨、大型腺瘤的理论依据、策略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第一、第三医院收治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300例开颅术和1110例经蝶手术疗效(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重点讨论经蝶手术的策略和技巧。结果:经蝶切除垂体巨、大型腺瘤全切除率高,合并症少,生活质量好。结论:经蝶显微切除垂体大、巨大型腺瘤仍是最安全有效的首次和再次手术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入路 显微外科
  • 简介:背景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l(AQ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血管母细胞瘤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并通过测量积分光密度值(IOD)研究AQP-1VEGF在30例囊性血管母细胞瘤、10例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以及10例正常小脑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AQP-1VEGF在30例囊性以及10例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中表达显著增强(P〈0.05),且AQP-1在囊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实体性肿瘤。结论:AQP-1的高表达可能在维持肿瘤细胞的高代谢需求中起促进和维持肿瘤增殖的重要作用:VEGF则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而且AQP-1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血管的生成。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水通道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HPV作为宫颈癌发病的明确病因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发现的HPV有120余种,研究证实不同型别HPV所表现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有明显差别,因此明确HPV感染疾病的相互关系,对认识不同病毒致病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HPV感染 不同型别 癌症
  • 简介:淋巴结转移是胃癌主要转移方式之一,区域淋巴结状态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淋巴结转移分期是预测胃癌预后最主要的临床病理参数之一。自第5版AJCC胃癌TNM分期系统发表以来,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报道以转移淋巴结数量(metastaticlymphnodenumber,pN)为基础的N分期系统比以淋巴结解剖位置为基础的分期系统能更好地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癌患者 预后 TNM分期系统 评估 临床病理参数 淋巴结转移
  • 简介:背景目的:椎管内先天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治疗上也各不相同。本研究旨在总结椎管内先天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的135例椎管内先天性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表皮样囊肿35例.脂肪瘤26例,肠源性囊肿24例,皮样囊肿24例,畸胎瘤19例,脊索瘤7例。全切39例,近全切除52例,大部切除44例。术后症状好转100例,无变化22例,加重1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椎管内先天性肿瘤多为良性.MRI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椎管内先天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椎管内 先天性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跖跗关节新鲜损伤陈旧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22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其中10例为新鲜损伤,并在伤后7天内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另外12例为陈旧损伤,在伤后4~24周发现漏诊,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或跖跗关节融合治疗。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12~48)个月。采用AOFAS(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中足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新鲜损伤组AOFAS评分平均为94.08分,而陈旧损伤组AOFAS评分平均为79.92分,新鲜损伤组在疼痛,活动度,行走距离等评分上显著优于陈旧损伤组(P〈0.05)。造成患者陈旧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是初诊时急诊医师的漏诊。结论对新鲜的跖跗关节损伤,只要能获得精确的解剖复位和良好的固定,一般都能获得比陈旧损伤更为满意的效果。但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关节融合术也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 标签: 足损伤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跗跖关节
  • 简介:儿童脑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由一组异质性的疾病组成。其中髓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SPNET)和原发中枢生殖细胞瘤(CNSGCT)是最常见的儿童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这些胚胎源性肿瘤对放疗化疗较敏感,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是标准的治疗。然而,全中枢放疗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国外已进行大量的联合化疗减少放疗剂量方面的临床研究。本文主要是复习有关儿童髓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和原发中枢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研究及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 标签: 童脑瘤 髓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 手术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回顾63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同期收治的111例甲状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合并病变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3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9例并存甲状腺癌,占6.1%.而同期收治的111例甲状腺癌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39例,占35.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是甲状腺癌的癌前病变.应放宽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一旦发现,宜积极手术治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前病变 对照研究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系统和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调节细胞,CIM+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以下简称Treg细胞)在体内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抑制效应性T细胞增殖,在诱导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肿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局部的聚集和维持,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为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趋化因子。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趋化因子及受体(特别是趋化因子受体5)Treg细胞关系的研究讲行综沭。

  • 标签: 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免疫逃逸
  • 简介:目的比较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乳腺癌、甲状腺癌和大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Mfn2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癌、甲状腺癌和大肠癌标本各20例,另取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对Mfn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P〈0.01).结论Mfn2在乳腺癌、甲状腺癌和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Mfn2这3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三种恶性肿瘤转移及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线粒体融合基因 MFN2 肿瘤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家族成员在人类多种实体肿瘤如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食管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神经胶质瘤等均有过度表达,这种现象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长及细胞凋亡的抑制等有关。本文就食管癌组织EGFR家族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EGFR家族 食管癌组织 临床研究 蛋白表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RECEPTOR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直肠癌发病率植物性食物的相关性,为直肠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从五大洲肿瘤发病率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收集42个国家(地区)直肠癌发病率和食物相关性的资料,用SPSS8.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所分析的食物中,豆类食物的消费量男性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的负相关,谷类、油作物、植物性调味品的消费量直肠癌虽呈一定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可可豆、咖啡、酒类饮料的消费量直肠癌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植物性食物中豆类食物可能对直肠癌发生的具有保护作用,而可可豆、咖啡、酒类饮料可能是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子。

  • 标签: 直肠癌 植物性食物 男性 发病率 豆类食物 癌发生
  • 简介:目的评价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腹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腹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腹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均少于腹式组(P<0.05),但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腹式组(P<0.01).结论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缺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而对于体积较大且多发性的子宫肌瘤,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较合适的选择.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疗效对比分析
  • 简介: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objcctidcntific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这些标识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而网上的文档一旦变更了网址(URL)便无从追索。

  • 标签: 数字信息 发表论文 杂志 关节 中国 出版物
  • 简介:患者对恶性肿瘤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医护人员又顾虑对患者告知真实病情后患者会产生或加重不良的精神心理反应或行为,害怕承担医疗风险,使得告知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在中国很困难。现存的告知模式包括仅告知家属的模式、SPIKES模式和SHARE模式等。在SPIKES模式中,恶性肿瘤的告知模式由以前的隐瞒转变为直接告知,即此模式认为只有患者本人才是最终医疗决策的决定者;日本心理肿瘤医学学会设计出的SHARE模式是委婉、分步骤地告知患者真实病情,此种模式更符合东方文化。当患者高度怀疑自己患有恶性肿瘤,但是又得不到证实时,其焦虑情绪会更高;反而当患者知晓其真实病情后,会产生从恐惧与否认期变为过渡接受期的心理变化,精神和心理极度不适的表现也会自然消退,精神压力会转换为治疗的动力,从而机体的免疫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患者才有可能充分地利用其剩余时间,维持较好的生命质量。告知肿瘤的关键是掌握对肿瘤患者的综合评估技能和告知的沟通技能。本文对国内外告知恶性肿瘤患者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探讨更好的告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告知模式 影响因素 医学告知
  • 简介:1881年Billroth首例胃癌切除成功后、随着外科学肿瘤学的迅猛发展、历经六七十年、胃癌外科治疗已从安全关走出.遵循认识论的宴践-认识、再宴践-再认识的规律,胃癌手术切除范围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到过大,再缩小,再谜择扩大的过程,由认识偏颇逐渐走向合理.本文简要综述近半世纪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变革历史,以期对当今的治疗原则、手术适应证、术式、以及某些具体技术的操作获得一个发展的、完整的了解,以便科学、合理地掌握胃癌的现代外科治疗.

  • 标签: 变革现状 外科治疗 治疗重大
  • 简介:评价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2011年收治的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214例,其中单纯手术93例(单纯手术组),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121例(术后放化疗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5.37%和27.38%(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6.23%和31.65%(P<0.05);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5%、23%和98%、74%、52%(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7个月和64.6个月(P〈0.05)。术后放化疗组不良反应以1-3级为主,3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和咳嗽,晚期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和吻合口狭窄。结论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安全、可行,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食管肿瘤 手术 术后放化疗 替吉奥 调强放疗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TGFβ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在胃癌血管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胃癌TGFβ1蛋白的表达,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结果TGFβ1阳性表达产物主要见于细胞的胞质内.胃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60.0%)和强阳性表达率(22.22%)显著高于癌周组织(26.67%)(8.89%)(P<0.05).胃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质呈棕黄色染色.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值(58.13±19.99)显著高于癌周组织(24.02±10.28)(P<0.05).TGFβ1表达阳性MVD值(60.94±16.91)显著高于表达阴性MVD值(40.26±18.83)(P<0.05).结论TGFβ1在胃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它可能参与胃癌的血管形成.

  • 标签: 胃癌 TGFΒ1 表达 血管形成 研究 癌周组织